收藏本站 官方微博 欢迎浏览杭州党史与地方志

关于党史资政工作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6-12-16 点击率:

省委党史研究室 王祖强

(2013年7月10日于杭州纳德四楼会议室)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党史资政工作。说实话,坐在这里给大家介绍,我的心里确实是十分忐忑不安的。党史资政工作虽然大家一直都在做,但以前主动做的不多,系统做的更少。真正破题还是2010年10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党史资政工作研讨会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杭州的党史资政工作不仅走在全省的前列,也走在全国的前列,有许多很好的经验与做法,得到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充分肯定。我注意到,前不久,市委党史研究室专门组织力量,对今年继续开展市县两级党史部门资政课题研究工作进行研讨,并提出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史工作实际相结合,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民营经济的发展”等四方面内容为选题,从历史回顾和对策分析的角度开展研究,最终将以主课题和子课题的形式,形成17个课题报告,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这都是很好的党史资政的实践。

而我,从实践上说,也参与过一些党史资政项目,但并没有比大家做得更多、做得更好;从思考上说,也作过一些回顾与思考,但也可能没有梳理得十分清晰、十分管用。利用今天这个机会,只是向大家汇报一下这些年来我对党史资政工作的一些实践与思考,以思考为主,主要说说想法。这么热的天,大家已经听取很多课了,很辛苦,我尽量说得轻松一些,不需要记录,需要材料,我会拷贝给会务组。为此,下午我想以一个党史资政工作的思考者与实践者的身份,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关于党史资政工作初步思考的成果;二、关于党史资政工作的几点思考;三、关于党史资政工作的再思考。

一、关于党史资政工作初步思考的成果

2009年9月25日,我应嘉兴市委党史研究室的约请,专题作过一次党史资政方面的交流。当时我给讲座取题为《方兴未艾 任重道远——浅谈加强党史资政研究工作》。之所以说是“浅谈”,没有丝毫的客气,一来是由于当时我省对党史资政工作尚缺乏比较系统地研究,集中讲党史资政工作可能还是第一次;二来是由于当时我正好在省委党校学习,还兼顾着研究室的一些经常性工作,时间上十分紧张,整个准备工作比较零碎,因此只能进行“浅谈”。

当时背景下,我主要的资政实践是2007年6月参与编写了《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中共浙江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以来》;2009年3月执笔写作了《坚持改革开放 力求科学发展——浙江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历史回顾》。前面一本书,是系统总结习近平执政经历的第一本专著。后面的资政报告,是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动资政的第一篇成果,受到了高度重视:2009年2月12日领到任务,3月27日交稿。4月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批示:此报告写得很好,较全面、真实反映我省改革开放的一些重大决策,可发各地。4月2日,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黄坤明批示:这是很有意义、很有深度的报告,对于回顾壮丽历程,总结宝贵经验,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都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请各位部领导阅,亦请社科院社联主要领导阅。4月10日,省委副书记夏宝龙批示:以史为鉴,省委党史研究室结合我省实际搞了历史回顾很有意义。我到省委工作五年多,亲身感受到党的十六大以来和十七大以后我省的发展变化,值得总结,值得研究,只有不断地研究总结,才能使我省的工作不断发展。4月2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政务工作交流》第28期刊登这个课题的摘要,并附按语印发各地供参阅。4月25日出版的《今日浙江》2009年第8期,刊登了课题稿中的第一、第八和第九三个部分,并附按语指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借鉴作用。5月23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批示:这个报告很有份量,研究的很深入。报告全景式地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的基本经验,为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作出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的决定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上的参考。希望党史研究工作继续围绕省委中心工作、全省工作大局,加强专题研究,发挥好以史政、以史育人的作用。5月25日,省委常委、秘书长李强批示:洪祝书记对《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党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党史室要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专题研究,切实服务好省委工作大局。

这里,可以先与大家交流一下党史资政工作的提出及对资政概念的界定。

长期从事党史工作的同志应该知道,资政工作是党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并且一直是随着党史工作的深入而深入,随着党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转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资政工作水平代表着党史工作的水平,资政工作开展的程度决定着党史事业的高度。

大家知道,党史工作通常用六个字来概括:“存史、资政、育人”。从这六个字中就可以看出,资政研究的格外重要性。资政本身不用多说,存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本质上的资政,存什么不存什么,存多还是存少,存了以后给不给人看,都是有选择的,选择的标准就是政治的需要、大局的需要、稳定的需要(比如“文革”档案的销毁、负面档案的控制、档案密级的设置、查档时的很多困惑等)。这难道不是资政?育人应该是最大的资政,用党的历史去教育人、培养人、感染人,这个工作做好了,使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这还不是资政吗?这就是大资政。因此,党史资政工作是与党史工作相伴随的,有了党史研究室这个单位,开始了党史工作,也就开始了党史资政工作。只是一开始这个意识还不是十分强烈,只是一开始这个工作还是不十分突出。

资政工作什么时候开始突出了呢?现在一般认为,是从1998年10月开始的。这个月的22日,江泽民同志致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指出:“学习理论要同了解历史事件、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他表示:“希望各级党委重视党史工作,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从事党史工作的同志,要看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拿出更多的成果。”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党史工作要充分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把它明确地作为重要任务提了出来。

我们知道,要做好一项工作,必要对这项工作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此后,无论党中央分管党史工作的领导同志,还是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领导专家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资政概念作出了不断深入的界定。

曾庆红同志2001年6月30日在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暨全国党史系统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表彰会和全国党史系统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党史工作资政育人的作用。他说:“资政,就是为执政提供治国安邦的历史借鉴。发挥党史资政的作用,就是要研究、总结我们党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为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进入新世纪,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压力。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需要党史工作者深刻总结八十年来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顺应世界发展进步潮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服务;总结我们党五十多年来的执政经验,为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服务;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新鲜经验,为全面、正确、积级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

2003年7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党的思想理论与时俱进的历史考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启华研究员结合党的历史发展,重点介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改革开放前我们党在理论探索和创新方面进行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并谈了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体会。她认为:“所谓资政,就是科学总结既反映党的历史规律又富有时代特色的宝贵经验,不断产生既富有历史智慧又贴近时代需要的研究成果。”

2010年3月,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在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上对党史资政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他指出:“资政育人是党史工作服务大局的根本任务。”他分析,做好党史资政服务工作,目前,主要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去努力:第一,修好党的历史,为党和政府提供基础性资政服务;第二,加强应急性专题研究,为党和政府提供现实的资政服务;第三,加强长期性专题研究,为党委和政府提供预见性的资政参考。

这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对此作了更为清晰的解释与要求。他指出:“资政,就是要通过深入的研究成果,用党的丰富历史经验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通过对党的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为人们正确认识现实和改造现实提供历史根据和历史启示,更好地为党的政治路线和政治任务服务。”他还用五个“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对党史资政的内涵和作用作了科学阐发。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史资政的科学内涵、重要作用、基本要求和实现途径,科学回答了党史资政是什么、做什么的问题,为我们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党史资政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做好资政工作指明了方向。

上个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阐发了党史资政工作的重要性。他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l1] 

回到那次在嘉兴,我主要“浅谈”了两个问题,一是党史资政工作“方兴未艾”;二是党史资政工作“任重道远”。

关于党史资政工作“方兴未艾”,我主要从三方面展开:

首先是现状十分喜人,昭示着“兴”的迹象。这方面我主要介绍了中央党史研究室2009年资政研究的主要工作、兄弟省市党史研究部门2009年资政研究的主要工作、我们省委党史研究室2009年资政研究的主要工作,以及省内市县特别是嘉兴地区党史部门2009年资政研究的主要工作,当然也离不开讲讲杭州当时的党史资政工作。

其次是定位不易过高,“兴”的前面还要加上“方”字。还只是“刚刚”、“初步”、“开始”,“小荷才露尖尖角”。要看到党史资政工作从总体上看:资政数量还比较有限,尤其是党史部门所占的份额还不大;资政形式还比较单调,手段创新还不多;资政水平还有些参差不齐,有的内容严格地说还不能算党史资政成果;资政意识还有待加强,很多单位与这些单位的主要领导还没有把资政工作放到应有的高度;社会影响还比较有限,即使有的成果是党史部门做的,但社会上的人并不知晓。因此,定位不易过高。党史资政工作只能说“方兴”,还有其他几方面的原因:地位决定,一开始没法“兴”(人微言轻),只能慢慢来;条件不允许,史料基础不充分;时间不允许,需要先打基础;人手不允许,缺乏足够的和专业的资政人才;主观无意识,客观无要求(环境)。

再次是前景相当乐观,“未艾”趋势比较明显。“未艾”就是不停,前景看好,不会停息。这主要是因为:理论层面上有党史资政的迫切要求:传统史学具有这样的传统;党的建设有这样的要求;党的领袖有这样的要求;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有这样的要求。现实层面上也有党史资政的迫切要求:党史工作有这样的要求;当下更为迫切;社会现实的需要。等等。

关于党史资政工作“任重道远”,我当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方面,任务十分繁重,需要迎接挑战:要从承担的工作中,摆正资政研究工作的位置;要从资政工作的任务中,找到切合实际的落脚点;要看到党史资政工作的差距与不足:存史与资政的关系处理得不够好,存得多,资得少;育人与资政的关系处理得不够好,育得多,资得少;敢不敢资政的问题解决得还不够好,意识还没到位;工作还没到位;人才还没到位;同时,有没有扰政的问题也还没有解决得十分好,比如史实不够准确(时间、内容等);数据不够可靠(统计数据);观点不够正确;表述不够到位(领导人定位);角度不够恰当(离开了党史研究)。等等。

另一方面,道路十分漫长,需要孜孜不倦:做好党史资政工作,要求是很高的,为什么我们需要专题来研究加强党史资政工作,就是因为这项工作有困难、不好做,因此要强调、要研究,要了解道路是漫长的,需要长时期地孜孜不倦,以求提高。要提高的方面主要有:能力的要求;方向的要求;实践的要求。

我当时提出,党史资政成果最直接、最集中的形式是党史资政研究报告,其突出的表现是第一,能够送到领导手里,有资政的条件;第二,能够让领导花时间来看,有资政的必要;第三,能够让领导对此有所看法,有资政的成效。这是我四年前到嘉兴第一次讲党史资政研究的大概内容。

二、关于党史资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再次对党史资政工作进行系统思考,是一年后的全国党史资政工作座谈会引起的。

当时背景下,我比较突出的资政实践是2010年上半年主持并主笔《为了浙江的明天更加美好——浙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阶段的历史回顾》,3.7万字,被印发至省委专题学习会作为学习参阅材料,并受到好评。经修改完善后,又在当年6月29日《浙江日报》和《今日浙江》2010年第12期刊发,约8000字,赵洪祝书记作出批示肯定并多次进行表扬。这个成果今年还被引用,5月19日,《浙江日报》第3版《太湖文化论坛特别报道》中的“历任书记论生态”就是引用了当年我们的课题成果。另外比较重要的资政实践就是开了我省党史资政年度执政系列的先河,于2010年1月12日在《浙江日报》全文刊发《标本兼治 保稳促调——2009年省委、省政府应对危机、科学决策纪事》,同时在《今日浙江》当年第1期刊登,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好评,以后我们每年都完成一篇,已经坚持了4年。

回头说说2010年的全国党史资政工作座谈会。这个会原定2010年4月召开,后来一直往后拖,最后会议是在10月召开的。这个情况,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同志十分清楚,当时也十分纠结,但大家处理得很好,很有大局意识,得到了中央党史研究室和省委、市委的高度肯定。10月会议前,我省第八次党史工作会议后,9月10日上午,中央党史研究室在新新饭店召集了一次座谈会,为欧阳淞主任的主题讲话作准备。我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作了一个发言。杭州和萧山的有关同志也参加这次会议。我的发言时间不长,大约20分钟,为作这个发言,这天早上,在上班去的路上,我构思了一份发言提纲,题目是《关于党史资政工作的思考与实践》。主要讲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基本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根本任务,关注焦点。二是主要做法与体会:我分析了直接资政与间接资政,并对做好党史资政工作讲了8个方面的要求:要有丰富的史料积累;要有扎实的理论思维、研究能力;要有准确的政策把握;要有团结的研究团队;要有独特的研究视角;要有创新的史学追求;要有最新的数据信息;要有充分的参考系统。三是未来走向:我主要讲了党史资政工作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结合实际、走出新路。也讲了五个方面的思考:要变被动资政为主动资政;要变零碎资政为系统资政;要变面上资政为点上资政;要变普通资政为特殊资政;要变刻意资政为自觉资政。总之要提高党史资政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不曾想,这个发言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中央党史研究室当时的秘书长,现在的副主任张树军同志认为这是到那个时候考虑最充分的一个发言,他和金主任都要求我对这个发言作个系统整理,最好能够形成一篇文章。在这个基础上,我化了一个双休日,写成了一篇相对完整的文章《关于党史资政工作的几点思考》,发表在《足迹》杂志当年的第6期上,2011年荣获华东地区党史报刊2010年度优秀文章一等奖。

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我又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于2010年10月底,在我们全省党史系统的业务培训班上,作了一次专门的讲座。题目是《“存史要用史,资政为执政”——关于党史资政工作的八个“为什么”》,重新梳理了党史资政工作,主要谈了8个为什么:一是为什么说党史工作具有资政的内容;二是为什么说资政是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三是为什么说党史资政工作需要具备必要的条件;四是为什么说党史资政工作需要掌握必要的方法;五是为什么说党史资政工作需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六是为什么说党史资政工作可以有多种实现途径;七是为什么说党史资政工作“方兴未艾”、“任重道远”;八是为什么说党史资政工作要努力提高科学化水平。

关于为什么说党史工作具有资政的内容,我重点介绍了党史资政工作的提出及对资政概念的界定;中央有关文件和全国党史工作会议要求做好资政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求做好资政工作;党的建设要求做好资政工作;党的领袖要求做好资政工作;各级党委要求做好资政工作;历史科学要求做好资政工作。

关于为什么说资政是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我主要介绍了科学总结历史经验,需要做好党史资政工作;不断增强执政能力,需要做好党史资政工作;坚定信念凝聚人心,需要做好党史资政工作;改革攻坚转型升级,需要做好党史资政工作;发挥部门职能优势,需要做好党史资政工作;实现自身应有价值,需要做好党史资政工作。

关于为什么说党史资政工作需要具备必要的条件,我主要介绍了党史资政工作,需要有扎实的史料准备、丰富的专题基础、清晰的历史脉络、较强的文字功底、宏观的政策水平、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谐的研究团队。

关于为什么说党史资政工作需要掌握必要的方法,我主要介绍了选题要突出视角独特、过程要重视调查研究、结构要保持逻辑严密、综合要关照广阔视野、修改要十分讲究规范、要特别注重细节。

关于为什么说党史资政工作需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我主要介绍了要变被动资政为主动资政、变零星资政为系统资政、变面上资政为点上资政、变一般资政为特殊资政、变刻意资政为自觉资政。

关于为什么说党史资政工作可以有多种实现途径?我主要介绍了对党史资政工作的不同分类方法,说明党史资政成果就具体载体来说,它们可以是一部著作,也可以是一篇文章或研究报告;可以是一份有参考价值的史料,也可以是对某个咨询问题的回答。但无一例外,它们都应当是深入研究的结果。一般认为,广义资政是指,对党和国家以及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历史智慧的党史研究成果,如重要党史著作、论文、调研报告。狭义资政是指,紧密结合形势、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论文、调查报告,即资政报告。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我们对党史资政工作有不同的概括:从资政的范围上说,有广义资政(大资政)与狭义资政(小资政);从资政效果上说,有直接资政与间接资政;从资政的时效上说,有常规资政与应急资政;从资政的态度上说,有主动资政与被动资政;从资政的地位上说,有战略性资政与一般性资政;从资政的规模上说,有零散资政与系列资政;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日渐深入的党史资政工作的实践,来把握规律,提升水平。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我还分析了新形势下做好党史资政工作的三个重点:编修党的历史,做好基础性资政服务;研究现实专题,做好即时性资政服务;开展战略研究,做好预见性资政服务。

关于为什么说党史资政工作“方兴未艾”、“任重道远”?我主要介绍了努力实践,成效明显;要求提高,困难不少;面向未来,任重道远。

关于为什么说党史资政工作要努力提高科学化水平?我主要强调了做好党史资政工作要坚持方向性、保证准确性、突出针对性、讲究时效性、把握规律性、注重持久性、增强可读性。

这是我关于党史资政研究工作第二阶段的思考。

三、关于党史资政工作的再思考

这是我今天要讲的重点,主要是围绕学习去年6月欧阳淞主任在全国党史部门党史资政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精神和此后党史工作形势的发展对党史资政工作的新要求、新变化,谈一些体会。

这一段,我比较突出的资政实践是:2011年配合建党90周年,撰写了《探索中前进 曲折中发展——〈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视野中的浙江》,此文是全国各地结合地方党史实际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发表的第一篇专题文章。时间离党史二卷正式出版仅34天(《浙江日报》2011年2月14日),《中共党史研究》于当年第4期作了全文刊发。以后该文又在当年先后被《浙江学刊》(2012年第4期)、《光明日报》(2012年4月13日第11版)、《共产党员》(2012年第4期)等报刊转载。文章在党史部门学习党的历史,特别是党史二卷的过程中产生了较好影响。文章发表后,全国不少地方从类似的视角,出现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去年比较突出的还有配合党的十八大编写了三本书,《决策: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纵览》是一本反映党的代表大会历史沿革的通俗性党史读物。《风展红旗如画——新世纪科学发展中的浙江样本》是一部全面总结浙江科学发展实践经验,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重要献礼图书。《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中共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以来》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定的参阅材料。该书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受到了省领导和与会代表的广泛好评,两次作为全省宣传部门的推荐图书。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一个星期,我们在之江饭店专门召开了媒体通气会,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为此,我进行的再思考主要内容有:

(一)要正确认识党史资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党史资政工作已经开过两次全国性的会议,一次是2010年10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党史资政工作座谈会,一次是去年6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党史资政工作经验交流会。我们今后的党史资政工作必须在这两次会议的基础上开展,这就是党史资政工作与以前不一样的地方,平台不一样了,要求也不一样了,这就是新的形势。另外,从新形势来说,现在党史、国史是必修课了,而且各级领导干部的全面换届,更需要修好这本课程,再说我们各级党史部门和党史干部队伍的不断成长,为广大干部修好这门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与条件。

(二)要充分看到党史资政工作取得的新成果

近些年来,在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各省区市党委和党委有关负责同志的领导和指导下,各级党史部门紧紧抓住贯彻落实中发〔2010〕10号文件和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重要契机,按照杭州会议和南京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谋划和开展党史资政,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⒈扎实推进党史基本著作编写出版

就浙江而言,省二卷本已经正式出版,杭州市有二卷编写任务的市县全都已经完成出版任务。全省已有20个单位出版二卷,占总数的24%;40个单位完成二卷初稿和部分初稿写作,占总数的48.2%。去年,我们又把三卷编写正式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了全省地方党史三卷编写工作现场会,启动了专题资料征集工作。杭州在这方面更是走在全省的前列,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史专题工作启动早、成果多、经验比较丰富,去年全省的现场会专门请杭州作了介绍。上个星期,杭州还专门召开了新时期党史专题写作培训会。党史基本著作的出版,为党员干部全面准确地了解党的历史、了解当地党的发展史,更好地从实际出发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基本教材和权威读本,在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及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党的专门史、编年史编写稳步推进。专门史、编年史是党史基本著作分别向横向、纵向两个方面的展开和延伸。近年来,专门史、编年史编写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中央党史研究室启动了中国共产党编年史的编写工作,我省的《浙江日史》工作也已经全面铺开,并且已经形成了比较初的初稿。《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轨迹》、《浙江专业市场发展回眸》等专门史著作已经出版,《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回眸》编写工作已经全面铺开。

⒉着力推进党史资政专题研究

党史资政专题研究是党史资政的一种主要形式。近年来,各级党史部门围绕党委和政府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找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主动开展专题研究,积极提供资政服务,受到党委和政府的普遍认同和高度肯定。我省这方面最值得一说的是三大资政系列。

一是以年度党委政府执政纪事为切入点,形成年度执政纪事系列。近年来,我室每年选取一个主题开展执政纪事编写,为党的执政留下历史的记录,为新一年工作提供启迪,得到省委领导的好评。2010年撰写的《标本兼治,保稳促调——2009年省委、省政府应对危机、科学决策纪事》,分别在省委机关报刊《浙江日报》和《今日浙江》杂志上发表。2011年撰写的《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富民强省——2010年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推进发展纪事》报送省委主要领导参阅后,在《足迹》杂志上刊登。2012年初撰写的《开局之年谋新业,富民强省谱新篇——2011年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推进科学发展大事记》,经省领导审阅后,在《今日浙江》上刊登;今年初撰写的《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开启“两富”浙江新征程——2012年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推进发展纪事》也呈送省领导参阅,起到了应有的资政效果。

二是以我省重要发展战略的研究为切入点,开展相关议题的历史研究,形成专题资政报告系列。我们围绕浙江 “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及转型升级、生态文明、海洋经济、市场建设、社会管理和党的建设等热点问题,从党史的角度开展研究,取得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为总结浙江专业市场发展的历史经验,我们编写出版了《浙江专业市场发展回眸》一书;为总结浙江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我们拟定了18个研究课题,向社会公开招标,现在已经有9个结题出版。2010年我室撰写的《为了浙江的明天更加美好——浙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阶段的历史回顾》专题资政报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多位常委给予批示,并分别在省委、省政府的刊物上刊登,今年还在《浙江日报》上被引用。2011年,我室撰写的《党的十五大以来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历史回顾和现实启示》、《以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推动资政育人的思考》等资政文章,分别被省党建研究会召开的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讨会和省委组织部编辑出版的《执政党建设的时代命题——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采用。今年省委组织部承担的中组部课题《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的回顾与启示》点名要求省委党史研究室参与并完成,现在已经上报。

三是以一届党委的主要工作为切入点,开展总结研究,形成一届党代表大会的专著资政系列。我室从1998年省第十次党代会前开始编写上一届省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纪事,并在党代会上发给每一位党代表参阅,目前已编撰了4届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纪事。由于这一研究系列史料丰富、立论准确,展现了一届党委的工作全貌,因此深受领导重视和广大党代表的欢迎,现在已被省委指定为每届省党代会的唯一参考资料。张德江、习近平、赵洪祝担任省委书记期间的主要工作均得到了完整、准确地记载、反映,起到了较好的资政效果。

应该说,中央党史研究室对党史资政成果的认识越来越重视。去年,我们根据中央党史研究室的要求,组织了我省申报近年来全国党史科研成果的评审工作,中央党史研究室给我省的名额总共15个,党史资政类就有5个。申报的结果中,15个名额省里的占了9个,我刚才所说的三个系列的资政成果都上了榜,省里的9个中,我执笔的有2个(第一个年度执政纪事和二卷中的浙江),组织并参与执笔的有2个(“两创”和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是都是资政类的。这也可以看出,党史资政的理论思考与实践都在得到加强。

(三)要认真梳理党史资政工作形成的新认识

⒈关于党史资政的内容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用了五个“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来阐发党史资政的主要内容。对于地方党史部门来说,这五个“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最重要的又是其中的四个,这就是: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为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而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坚持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

以上四个“用”,是中发〔2010〕10号文件对党史资政育人的总要求。这四个“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缺一不可,涵盖整个党史工作的主要功能。有同志可能会说,前两个“用”好像对“育人”强调得更多一些,不完全属于“资政”的范畴。这个看法也有一定道理,但还应看到,从内涵上说,资政育人作为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有一个大体并列的关系,也有一个部分交叉或者部分包容的关系。资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执政,而执政归根结底要靠“人”去实现,因此,用党史“育人”,提高人的觉悟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落实决策、投身执政实践,实质上是另一种形式的“资政”。或者说,党史资政是比党史育人更大的概念,我们既要看到二者的区别,又要看到二者的联系。不能画地为牢,人为地将二者割裂开来。

再深入一步,以上所说的五个“提供”,实际上属于党史资政的任务和角度;四个“用”属于党史资政的途径;而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去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则属于党史资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们共同构成了党史资政的基本内容。当一个这样的过程完结后,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的新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再通过四个“用”去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需要说明,这种建议仍然是基于党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经验提出的,于是,党委和政府关心的又一个实际问题,又有了新的来自党的历史的借鉴,党史资政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党史资政乃至于整个党史工作,就在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前进了,与时俱进,与党同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起前进。我们可以依据这样的基本线索来理解党史资政的内容并切实付诸实践,努力取得实效。

⒉关于党史资政的形式

⑴关于编写党史基本著作。党史基本著作实事求是记载和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管党的经验和智慧,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的特点,是活生生的具有资政功能的基本教材,是发挥党史资政作用的主体成果。在编写党史基本著作时,中央党史研究室提出了“6+1”的原则要求。

一是导向正确。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遵循党中央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准确记载和反映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党的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历史事实阐明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二是结构合理。编写党史基本著作要有明确的思路,按照党的历史原貌,设计合理的框架结构。要在尊重以往分期的基础上,按照党史发展脉络和阶段性特点,科学划分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特别要注意研究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阶段划分问题。要注意合理谋篇布局,各个时期内容、篇幅要大致平衡,防止畸轻畸重。章节之间、段落之间,要注意起承转合。

三是史实准确。要以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确保史实准确无误。无论是参考吸收现有研究成果,还是参考原有的党史基本著作,都要对照第一手资料,对重要史实、统计数字、引文等认真进行核实。对一时难以查清的史实、数字等,可暂不反映。对互联网上的材料要注意鉴别使用。

四是点评精当。要发扬我国史书编写的传统,以叙为主、以叙为本、以叙为体,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夹叙夹议。在准确叙史基础上,在适当的地方加以恰到好处、要言不烦的议论,以增强史书的思想性、针对性、导向性。议论和点评要有根有据、准确生动,要富有哲理、富有启发、富有感情,既要体现历史感,又要体现时代性。叙史主要是讲出历史的本然,点评主要是讲出历史的所以然。叙史是“画龙”,点评是“点睛”,在党史基本著作中要有一定数量的“点睛”之笔。

五是逻辑严密。历史不是有闻必录,不是流水账,不能就事论事,要写出历史的条理,对历史发展的关键点、历史转折的地方尤其要把握好。要找出每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用辩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研究和编写历史。要注意把历史事实的背景、具体的历史事实和作者对历史事实的抽象这三部分搭配好。各个时期之间,每个章、节、目之间,都要注意其中的联系,注意内在的逻辑关系。

六是文字生动。要注重修辞,讲究写作方法,文字要有波澜起伏,有提神之笔,叙述要有重点、有典型细节。有时还可以引用一些重要报刊、记者、作家的评论,以增加行文的生动性。要带着感情写史,使历史上动人的事情在书中也是动人的。

编写党史基本著作,在做到以上六个方面要求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创新。如果没有敢于创新的气魄和信心,就不可能推出精品力作。注重创新,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态度上,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二是内容上,要使用新史料,提炼言之成理的新观点;三是形式上,对于框架结构、语言风格、板式设计、图表使用等方面,都要有新的探索和新的尝试。

⑵关于党史资政专题研究。党史资政专题研究,是资政的一种重要形式。党史资政专题研究与党史基本著作的编写思路具有明显差异。党史基本著作重在客观再现,其指向是还原历史原貌;而党史资政专题研究则重在以史鉴今,其指向是直接服务现实。资政专题研究,就是按照以史鉴今、知古通今的要求,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历史问题、重要决策过程、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进行重点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得出规律性认识,给解决现实中的类似问题提供参考,引起党委和政府对此类问题的关注,起到引发思考、启发思路、比较借鉴的作用。

搞好党史资政专题研究,上述关于编写党史基本著作“6+1”的要求也是适用的。在2010年杭州会议上,欧阳淞 主任就切实增强资政服务的有效性问题谈过四点意见:一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保证资政成果方向的正确性;二是以确凿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保证资政成果史实的准确性;三是以服务对象的需要为出发点,保证资政成果内容的针对性;四是以简明生动的形式为载体,增强资政成果的可读性。这四点要求,主要是针对搞好党史资政专题研究而言的。在今后的专题研究中还应坚持。在这里,根据近年来的实践经验,欧阳淞同志又谈五点看法。

一是站位要高。中发〔2010〕10号文件明确要求:“积极开展服务大局、贴近现实的资政专题研究,为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提供咨询服务。”落实中央这一要求,我们在开展资政专题研究时。要坚持根据历史资料写历史与站在时代高度写历史的统一,贴近现实、贴近国计民生,从历史、现实和理论的结合上进行资政专题研究。要有“述往事,思来者”,“鉴前世之盛衰,考当今之得失”的抱负,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让眼光看得更远一些,立足于洞察历史真相,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统一中认识和把握历史,提供可资借鉴和汲取的历史经验。

二是选题要准。开展党史资政专题研究,选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尤为重要。选题首先要有针对性。资政专题研究只有抓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才能富有成效、事半功倍。如果脱离中心工作,远离大局需要,其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其次是要有时效性。对急迫问题以及党委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必须及时启动、快速反应,适时提供情况和建议,才能适应和满足决策者的需要。“文当其时,一字千金。”“生逢其时”才能“谋当其用”。倘若时过境迁,工作重心转移,才慢腾腾地拿出资政成果来,即使写得再全面、再深刻,也为时已晚,难有大用。

三是观点要鲜明。一般来说,写文章都是为了表达一个或几个观点。观点就是判断,就是从历史资料中提炼和抽象出来的作者的看法,所以,要观点鲜明,首先要做到材料扎实、可靠,同时还要做到内容集中,表述准确,不模棱两可。材料不可靠就不能令人信服,内容不集中就不能突出观点,模棱两可就会使人莫衷一是。因此,每一个资政专题研究成果都要有一个基本观点,这是这一专题的“总纲”,在“总纲”之下还要“纲举目张”,要有大论点还要有小论点,论点之间要互相呼应、合理布局,真正做到层次清楚,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前后贯穿。

四是分析要透彻。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把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对其进行理性分析,从中把握和揭示党的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要以准确可靠的历史资料为依据,进行分析、议论,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对于提出的问题,赞成什么,不赞成什么,都要讲出充足的理由,要让人信服。要注意不能借历史对现实问题空发议论,更不能牵强附会、牢骚满腹、横加指责。要注意总结符合当地实际的经验教训,突出特色,防止流于一般化。

五是建议要实在。一般情况下,党史资政专题成果可以不提建议。如要提出建议,就要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出谋划策,以做好党委和政府关心的某一中心工作为出发点,多从历史角度提出建议。这也是我们党史部门的资政报告区别于别的部门专题研究报告的一个根本之点。所提建议要具体,防止空洞无物;要客观,避免故作惊人议论。提建议还要注意到位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

当然,资政的形式丰富多彩,远不止以上列举的这两种,重要的形式还包括筹办中央安排的纪念活动,撰写发表纪念文章,拍摄电视文献片,编写编纂审阅执政纪事等有关图书,筹备审查有关展览,对党委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和地方人大代表建议案、全国政协委员提案等等。我们应当举一反三,深入思考和研讨,从中找出各自的具体规律来。

⒊关于对党史资政研究主体的基本要求

党史资政研究的主体,主要是广大党史工作者和各级党史部门,其客体即研究对象是党的全部历史。用党史资政,就是要用资政研究的成果为党委和政府提供服务。党史资政研究主体的素质和水平,决定着资政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提高党史资政工作科学化水平,既要注意调动党史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又要大力加强党史部门的政治建设和业务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史部门的作用。

⑴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史工作者的作用。做好党史资政工作,关键在人。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淡泊名利、勤奋敬业,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党史资政工作队伍。为此,广大党史工作者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努力。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做到“敬业”。能否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资政工作,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能否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键又在于是否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鼓舞和激励人们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是成就事业的重要思想基础。搞好党史资政工作,要坚定理想信念,着眼现实要求,胸怀大志、对党忠诚,充满干好工作的激情和活力。要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做到心无旁骛、尽职尽责,勤勉敬业、甘于奉献。要发扬“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优良传统,养成广博而精深的学术追求,树立科学态度和严谨学风,力求拿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高质量资政研究成果。

二要明确政之所需,努力做到“懂政”。党史资政成果大多是直接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的。如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市场需求因而必须熟悉市场一样,党史资政也必须适应并了解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需要和决策需求。即必须“懂政”。党史工作者只有“懂政”,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资政工作的准确性、针对性、实效性。为此,要刻苦学习党的理论,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敏锐观察形势,勤于思考问题,善于见微知著,努力从历史深处挖掘现实价值;要围绕党委中心工作,了解党委工作部署,掌握党委工作意图,做到想党委之所想、急党委之所急、供党委之所需;要学会换位思考,领会领导班子意图,主动做好资政服务工作。“懂政”还包括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善于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的干扰,增强党史资政的政治性和原则性。同时,要防止可能出现的不顾客观实际和历史事实而一味迎合领导者的庸俗行为和错误做法。

三要实现业有专攻,努力做到“知史”。搞好党史资政工作,一个重要前提是要对党的历史有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要具备雄厚的史学功底。要认识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行的,在资政工作中就更是这样。随着党史资料的不断发现和党史研究的不断深化,专业的党史研究工作者也要坚持不懈加强党史学习,避免出现浅尝辄止和“灯下黑”的情况。要处理好“专”与“通”的关系。单有常识而没有专长,不能深入浅出,单有专长而常识不足,不能触类旁通。全面掌握才能融会贯通,烂熟于胸才能厚积薄发。因此,作为党史研究工作者,既要有自己相对精通的研究领域,努力成为“专家”,又要对整个党的历史有通盘掌握,努力成为“通才”。

四要扩大知识储备,努力做到“博学”。历史研究者越博学,对历史的把握就越全面,理解就越深刻,反映就越客观研究水平就越高超。做好党史资政工作,在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历史的同时,还要注意学习多方面的知识。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把学习多方面知识称作“通”,认为通有直通、横通、旁通。直通是指对纵向的历史要通,例如研究党的历史,要了解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横通是指从横的方面掌握相关知识,例如要了解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旁通是指要了解相关的历史,如了解世界历史、其他党派的历史等。按直通、横通、旁通的要求对照检查自己,恐怕多数人都是可以找到差距的。除学习上述知识外,还应加强学好三个方面的知识。一要学好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这是保证党史资政正确方向的关键,也是增强党史资政针对性、实效性的关键。二要学好逻辑学。我们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与写作关系密切。而写作一篇文章,起码的要求是说得明白。有的同志写出的文章,大概看一下一级、二级标题,就觉得不可取。该并列的包容了,该包容的并列了,该先说的后说了,该后说的先说了,“白菜”筐里有“萝卜”,“萝卜”筐里有“白菜”,一看就觉得文章的框架结构不合理,概念比较模糊,判断不够准确,推理不够缜密,这就是因为逻辑学的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能把好的内容装进一个合适的载体,别人看了也就会不得要领。有鉴于此,就要学好逻辑学,使资政研究成果具有逻辑的力量。三要学好现代汉语。“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只有准确而生动的资政研究成果,才会引起领导同志的兴趣和关注,才能产生应有的社会影响和作用。作为从事写作的研究人员,起码要做到文通句顺、行文规范。要努力从语法上做到“通”,解决“语病”问题;从修辞上做到“雅”,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和效果。

五要掌握科学方法,努力做到“善思”。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是已经过去的客观存在,它不会以具体事实直接告诉后人应该怎么做,也不会因后人的好恶而改变它的存在形态。但是,历史事实和历史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本质联系,有着无法改变的前因后果,而要揭示这一切,研究者就需要具备一种深邃的洞察力和超常的判断力,凭借这种能力,研究者才可以穿越外部表象和时空限定,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给后人以理性的启示。而要获得这种能力,就必须坚持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这种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因此,党史研究工作者必须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抓住历史发展的关键和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变零散为系统、变孤立为联系、变粗浅为精深、变感性为理性,为现实提供有益的历史依据和历史启示。

⑵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史部门的作用。党史部门是党史资政工作的主管部门,也是党史资政研究的主体,在资政工作中负有组织、谋划、引导、服务等方面的职责。一个地区党史资政工作做得如何,效果如何,与党史部门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工作水平有极大关系。总结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党史部门尤其是省级党史部门在资政工作中主要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善于谋划,明确资政方向。谋划党史资政,首要的任务就是抓好选题。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选题是资政研究的起始环节,把握不好,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党史资政研究选题一定要以现实问题为中心,以党委和政府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紧紧围绕党委总体工作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抓住党委工作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来谋划,着力形成对党委决策有启迪、对指导全局工作有帮助、对推动面上工作有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党史课题多种多样,选题时必须考虑其价值大小,要么注重决策参考价值,要么注重实际推动价值,要么注重思想教育价值,要么注重文化积累价值,要么注重学术创新价值。最少要有其中的一种价值,才能发挥资政的现实效果。在选题时,还要注意新出现的关系全局的苗头性问题,做好超前的战略性资政课题研究。

二要善于沟通,争取资政任务。重点是向上沟通汇报,主动请战。党委和政府的需要与党史部门的优势是党史资政的最佳结合点。要自觉听从党委指挥,全面履行职能,积极主动地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来谋划、开展资政工作。自身开展的重要工作要主动报告;党委重大部署要主动配合;对与党史工作有关的重大项目要主动争取。要围绕党委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及时收集、选择、报送对党委和政府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选题,争取党委和政府下达任务。要注意横向沟通,联合作战。

三要善于组织,增强资政合力。要加强资政研究团队建设,注重发挥集体的力量。要围绕党史资政工作,建立一套集党史资料征集、基本著作撰写、资政专题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等环节为一体的工作机制,提高资政工作的成效。要以课题为抓手,通过课题把科研人员组织起来,尽可能让更多的研究人员来参与党史资政研究。新形势下,由于党委和政府决策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资政课题的相关性、综合性、专业性不断增强,不少大型课题需要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攻关。这就要求党史部门扩大社会参与程度,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积极的工作,进一步加强与有关党政机关、单位的横向合作,共同提出党史资政工作任务,延伸资政工作触角,提高资政课题选择的广度和深度,增强资政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四要善于服务,提供资政保障。各级党史部门要在提高领导水平、加强管理上下功夫,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下功夫,为提高党史资政工作水平提供有力保障。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成果的环境、条件和体制机制。要关爱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努力解决他们关心的实际问题,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也用适当的待遇留人”,努力改善科研和生活条件。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研究人员乐于资政、勤于资政,善于资政。

(四)要准确把握党史资政工作开展的新要求

关于加强领导、统筹谋划,建立健全党史资政工作体制机制;继续抓好党史基本著作编写出版工作,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基础性资政服务;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努力促进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党史资政的质量和效果;加强资政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资政能力等等要求,我不再展开说,我只想强调一下,要关注党史资政的新发展,比如党史史实资政,党史史料资政,党史应急资政,党史概念资政等。史实资政,比如共青团组织成立在1920年先于党,还是1922年后于党。史料资政,比如一大南湖会议,现在缺乏的就是史料,原始的、第一手的资料,如果有了史料上的新的发现,结论就比较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人们一般认为,党史资政并无什么应急之需,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去年9月17日,我们就接受了省委的一次应急资政要求,在第二天以省委党史研究室的名义召开了浙江纪念九一八事件81周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上星期二,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通过省委宣传部来约我讲一次党课,题目已定,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应急的,想叫我去救场,只给半天时间准备,我也较好完成了任务。当然,这需要平时的积累,我正好有这方面的素材。所以我们要注意党史资政的新变化,适应党史资政的新要求,推进党史资政的新发展。要做到这些,就必然要求我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党史资政的科学化水平。

(五)要不断提升党史资政工作开创的新境界

我想在这里提出八个“不断”,作为我们开创党史资政工作的新境界:一是认识要不断提高;二是队伍要不断扩大;三是方法要不断创新;四是能力要不断加强;五是机制要不断增强;六是平台要不断拓展;七是作用要不断显现;八是效果要不断提升。

总之,做好党史资政工作是党史工作的题中之意,是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思考和不断实践。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认真做好党史资政工作,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大局。

当然,做好党史资政工作也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总体要求和欧阳淞同志的具体部署,提升水平,提升能力,把党史资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概括起来说,我想说四句话:“资政必须要有资料”、“真经必须要靠真诚”、“方略必须要有方位”、“地位必然需要作为”。

下午,我就与大家交流这些认识,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l1]具体内容想毕这两天已经有多人提及,我就不再复述了。总之党史资政工作很重要。

logo3.png
主办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法律声明飘窗维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
电话:(0571)- 8525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