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的特殊婚礼
-
发布时间:2021-08-11
点击率: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我母、兄眼看在可预见的一年半载之内,要彻底改变生活基本无望,对我已有一年恋期的婚姻,与其长期等待,还不如顺应潮流,因陋就简,快速成婚。经过深思熟虑、商量决定后告诉了介绍人和女方家庭,并分头初作准备。不久,趁我从桐庐县工作单位一年一次、为期一个星期回老家探亲的机会,准备为我完婚。我虽不知就里,但十分理解母、兄的一番苦衷,无奈同意了“闪电结婚”。由于当时办事仓促,无暇顾及其余,现在就连结婚的日子也已无法回忆记清,只模糊记得是这年的秋天。
结婚前一天,在介绍人陪同下,我俩去公社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那时结婚登记不用体检,公社文书问清姓名、年龄、成份、住址(单位)后,填好结婚证,出具了去供销社领取结婚布票的证明。棉布是当时统购统销物资,供销社根据户口每人每年发给布票3市尺,结婚需添新衣新被,一对新人国家照顾供应布票2丈。结婚当天中午,女方设宴3席,为新娘送嫁。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制作新衣,新娘穿着一套整洁的旧衣裳,由介绍人陪同来到我家,未举行任何仪式便进入新房。晚,男方也摆酒3桌。名为喜酒,实际上是一顿便饭,菜肴以自家制作的豆制品及蔬菜为主,没有鸡鸭鱼鲜,只有少量猪肉烟酒。至于喜糖,在农村已久不见其踪影,要想吃到它更是一种奢望。即便如此,这在当时长期吃食堂的农村,也算得是一个十分罕见的高级场面,其规格不亚于现在“五星级”婚宴的档次。
新房家俱摆设十分简单,只有一桌一椅一床,桌上除了梳妆盒别无他物。惟有一张大床,另有一番来历。一个多月前,据邻居家从亲戚方面传来的信息,诸暨农村一家农户有张大床出售,我嫂嫂去看了以后表示满意,谈好价格80元,当即付出定金10元,约好第二天抬到我家。这张床是当地一户大地主,解放前夕为嫁女儿,化了百工木雕工,特制的嫁妆品,因名“百工床”。此床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床面三翻显,上有香樟木雕刻的人物花鸟作装饰。因她嫁的也是大地主,解放后土改中此床被没收,分给了一户贫农。1960年夏,困境中的这户贫农为求生计,忍痛变卖家中惟一值钱的这张床,以求换点杂粮度过灾荒,事后听说这张床还真的救了他们一家性命。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曾有人提议我家床上有“四旧”,哄动红卫兵想到我家凿掉床上人物花鸟的雕刻,幸亏我妻子依靠平日村里良好的人缘,疏道关节,床才免遭红卫兵“毁容”。这张床我们一直睡到儿女长大,1979年我妻子去桐庐工作,离开了老家,才弃而不用。
当时,全市农业总产值,从1958年的29,554万元,减少到1960年的28,187万元;粮食总产量,从1958年的12.47亿斤,减少到1960年的11.65亿斤。杭城人均口粮每月仅27.5市斤,蔬菜、肉食、禽蛋等副食品严重断档脱销,不少人因此患上营养缺乏症,杭州城区的浮肿病患者就达29,500多人。由于粮食连年减产,农村人口粮食问题更为突出。城市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燃料,从1960年底也开始紧张起来,1961年1月上旬,市燃料公司库存煤只够几天的需要量,不得已只好停止对生产用煤的供应。
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作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同年,针对1960年冬季以来杭州市场蔬菜供应不足、燃料紧张、部分小商品出现断档脱销等情况,市委、市政府指出:蔬菜供应不足,是当前安排城乡人民生活中的主要困难,必须下最大决心迅速解决,实行“两条腿走路”。自此,各城区部分群众开始在单位、住宅边上种植蔬菜,并养起了鸡、鸭、兔、猪。为解决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还开展制造人造肉精、小球藻等代食品,克服当时的经济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