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官方微博 欢迎浏览杭州党史与地方志

积极探索 创业创新 和谐发展

发布时间:2016-12-16 点击率:

 

      杭州是我国东部经济发展地区浙江省的省会,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它以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文化灿烂著称于世。改革开放近30年来,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获得了一系列的国际国内荣誉。这并不限于经济总量以及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的大幅度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而在于杭州立足自身特色,彰显自身优势,形成了“和谐创业”的杭州发展模式。
     和谐创业发展模式是指在和谐中创新创业、以创造创业赢得和谐,是创造力、融合力和竞争力的有机统一,是一种立足生活、以人为本的现代生活观、创业观、发展观。从具体内涵来讲,和谐创业体现在生活与创业的和谐、文化价值与经济运行的和谐、个人创业与整体发展的和谐、政府与民间的和谐、对外开放与内生创新的和谐等“五大和谐”,具有人性化创业、社会性创业、知识创业、协调创业、可持续创业“五个特点”。
     和谐创业发展模式是杭州依托独特的区位特色和资源优势,立足自身文化沉淀和城市特色,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而形成的,其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其形成经历了走向市场经济阶段、市场经济确立阶段和新世纪初期阶段的探索,最终于2004年形成并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谐创业发展模式的形成过程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杭州特色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
    一、积极尝试 夯实基础 作好准备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经济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为杭州的头等大事。杭州推进现代化事业的“起点特征”既具有中国的“起点特征”,也具有杭州浓郁的地方特征。1978年,全市GDP的28.40亿元,人均GDP仅565元,全部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仅43.96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仅5.35万人次。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3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62元。从总体上说,杭州是一个经济不发达且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的区域;是一个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而且自然资源禀赋并不丰裕、环境承载能力也不够宽松的区域;是一个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区域;是一个曾长期对外封闭,并且走在前列的中国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
    如何根据杭州的“起点特征”,科学的发展杭州,是历届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而且全力破解的首要问题,而寻找杭州特色的发展模式更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
    城市的定位是杭州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杭州的发展。解放后29年,杭州曾对城市性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推动了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由于在工业与旅游问题上的摇摆,给杭州的发展套上了“紧箍咒”,不得不在发展旅游与工业之间寻求平衡。1953年,杭州市的城市性质被确定为以游览、休养、文化为主,适当发展轻工业的风景城市。应该说这个定位较为符合杭州的实际,初步处理了旅游与工业、文化的关系。后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1958年杭州的城市性质改变为“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文革时期,杭州又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城市和革命化的风景城市”的城市性质。由于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在狭小的区域进行,使得发展工业与旅游城市性质的矛盾更为突出。这一时期,尽管在拟定城市性质上走了弯路,但一些适合杭州特点的轻纺、食品等轻工业以及有技术含量的精密机械工业还是有所发展,这不仅为新时期杭州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新时期探索杭州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起步,杭州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开始从杭州的特点出发探索杭州的发展特色,进而寻找杭州的发展模式。1978年,杭州市编制了《杭州地区“五五”后三年和“六五”期间发展国民经济的初步设想》,设想规划到1985年把杭州建设成为具有自己特点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1980年8月15日,市委办公室拟订的《关于杭州市建设方针和总体规划问题的意见》对于杭州发展工业及其方向提出了意见,指出杭州市必须发展工业,总的以发展轻纺工业为主,向轻型和高、精、尖方向发展。今后工业发展主要靠“挖潜、革新、改造”,充分发挥现有工厂的生产能力。这一探索总结了杭州过去29年发展工业的经验与教训,并对工业如何适应旅游要求进行了探索,开启了正确探索杭州发展的序幕。
    从1978年至1981年,有关杭州城市性质的探讨在市内外紧张的进行,尤其是国务院及国家建委经调查后,对杭州的城市建设提出了意见,将城市性质的讨论引向了高潮。在讨论中,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的城市性质日益明确,这给杭州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根据讨论的结果,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把杭州建设成为美丽、清洁、文明、繁荣的社会主义风景旅游城市的奋斗目标。在发展上,杭州将保持旅游环境资源的优势放在首要位置,在此基础上重视经济、文化与旅游的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要求 “在保护建设好西湖风景区的基础上,将发展经济与发展旅游事业统一起来,使旅游事业和经济文化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但要有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作保证”。
    党的十二大后,杭州市委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认真分析了杭州的实际,1983年5月,国务院明确杭州的城市性质为: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浙江省的省会。据此,市委进一步指出杭州的独特性质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政治、文化中心。”,其特有的优势就是“因为它独特的自然风光,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相互融合,实现了两者完美的结合。
    根据杭州城市性质和定位,杭州市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自然、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综合发展。在发展中,将发展风景旅游业放在第一位。为此,市委、市政府坚决地、有效地治理环境污染,努力保护、建设、美化西湖,大力开发利用风景资源,并将主管园林和文物的部门合并,成立全国独有的园林文物管理局,对园林文物进行保护和管理。在发展风景旅游事业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与城市性质相符合的工业、商业、城市建设和文化事业。在工业方面,积极发展为风景旅游事业所必需的工业和与风景旅游事业不相矛盾的工业。在处理工业与旅游矛盾时,积极调整工业布局,将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搬离市区,并将工业的改组和新的工业项目尽量安排在市区外。此外,还明确杭州发展工业的根本出路,要靠内涵,靠提高现有企业的素质和经济效益。在城市建设方面,要实行改造旧城与建设新区相结合。在旧城改造中,既要继承和发扬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又要提高现代化水平。在精神文明方面,要把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把人民的文明礼貌教育放在重要地位,使杭州逐步成为教育、科学、文化和道德水准较高的城市。1984年7月,杭州城市战略及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理论讨论会后,杭州的发展战略更为明确,要求以旅游业为重点,协调一致地发展经济和科学教育事业,创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新天堂。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自然、经济、文化和谐发展的特色。
    1984年后,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以及对外开放区域的扩大,杭州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重视经济效益,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旅游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充分发挥杭州的优势,实施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外向型经济为先导,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化结构为基础的发展战略”。
    在发展上,继续发挥中心城市综合功能和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和以旅游业、商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在自然人文景观方面,除继续保护和建设西湖外,还新建了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和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等四个国家级博物馆,既提升了杭州的文化内涵,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发展工业方面,要求充分发挥风景旅游城市的优势,促进旅游业与工业的协调发展。在市区主要发展那些耗能小、运量轻、占地少、无污染、附加值高、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产品。在对外开放方面,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内向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协调发展。利用外资明显增加,内外融合开始出现。1985年实际利用外资为907万美元,1992年增加到9678万美元。而利用外资进行了“嫁接”改造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到1993年9月就达到一千多家。
    总的来说,1978年至1992年这一段时期,杭州经济和社会实现了快速协调发展。按当年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8.40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290.07亿元。城市住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38元增加到2581元,增长7.65倍,而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2元增加到1308元,增长8.07倍。1992年外贸产品供货总值达到67.5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26.10%。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旅游业贡献最大。以1978年为基数,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5.40倍,而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长了8.66倍,大大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符合了杭州旅游城市的特点要求。而工业也在与旅游业协调发展中增长了4.48倍,基本实现了与国民经济的同步增长。在生产发展的同时,生态生活环境日益趋好。1990年与1985年相比,全市工业产值增加91.2%,而废水排放量下降了38.8%。
    总之,在这一时期,杭州充分利用了自然人文景观优势,实现了旅游与工业的协调发展,实现了自然、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推动了杭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阶段,各种束缚还很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不易。而这一时期留下和谐发展理念,成为主导杭州今后发展的基本原则,为和谐创业发展模式提供了思想内核。
   二、不断探索 理清思路 框架初显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杭州的发展在保持扩大自然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其和谐发展的特点呈现了新时期的特征。
    1992年5月中旬,杭州市委召开了“六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会议在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杭州市的奋斗目标,其奋斗目标既突出杭州的环境和文化优势,又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要求“发挥杭州优势、呼应浦东开发,实行全面开放,强化改革力度,坚持城乡一体、实现跳跃发展。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社会安定、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文明城市,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经济、旅游、科技、文化中心”。十四大召开后,杭州提出了“双加快”即“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和“四突破”的重大举措,即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要有新突破,在提高全市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上要有新突破,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上要有新突破,在改善投资环境和人民生活环境上要有新突破。
    在经济发展上,围绕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目标,既注意杭州的潜在优势的发挥,又充分利用改革开放新的形势,将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非公企业、外向型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和以旅游商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并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杭州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在结构调整中,杭州工业依靠自力更生的方针,在和谐发展中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的新路子。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杭州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引进世界著名企业进驻本市缩短了与国外的距离,乡镇工业的崛起为杭州的工业经济注入了无穷的活力。现代通讯、生物医药、计算机等前沿高科技产品已开始和国际产品接轨。万向节、青春宝、娃哈哈等代表民族工业的产品占领国际市场。1998年,杭州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达到312亿元,占全部工业经济总量的17%,成为杭州工业强劲有力的中坚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在对外开放方面,既注意发展外向型经济,又注意发挥内部经济的作用,做到内外结合,和谐发展。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坚持“外资、外贸、外经”并举,四个开发区联动的“三外并举,四区联动”方针大力发展对外经济,促进了对外经济的发展。各类开发区发展迅速,对外经贸呈现了多渠道拓展、多元化市场、多形式创汇的新格局。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嫁接”改造公有制企业,促成了公有企业的脱胎换骨。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又对内开放,不仅积极利用外资,而且敞开城门,充分利用杭州的有利条件,吸引省内外企业来杭投资发展。
    在环境方面,杭州认真抓好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和投资环境建设,进一步确立杭州的环境优势。城市建设大胆地开发开放,走出了一条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路筹资搞建设的新路,从1992年至1996年,市委、市政府先后投资130多亿元,相继展开了公路扩建工程、江河跨虹工程、水路沟通工程、旧城换貌工程、电子通信工程、供水供气工程、市民安居工程、环境洁美工程、窗口开发工程、众星拱月工程,较为全面的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也进一步改善。环境的改善一方面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加速发展,发挥了非公经济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对内对外的招商引资。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通过逐步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从1994年起,市政府连续多年推出为民办实事工程,破解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杭州生活品质的提高,为以后确立生活品质之城的城市的定位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杭州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在着力抓好物质文明的同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1992年以来,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杭州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1994-2000年)》、《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规划(1995-2000年)》、《杭州文化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在实践中,创造了主题鲜明、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新载体和新形式,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
    1992年至1999年,杭州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由1992年的290.07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1225.28亿元,1998年,杭州综合经济实力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十位,比1992年向前移了两位。城市住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581元增加到9085元,增长3.59倍,而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08元增加到4209元,增长3.22倍。工业与旅游、商贸业等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以1992年为基数,1999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3.08倍,以旅游业、商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长2.99倍,工业增长了3.13倍。对外开放发展迅速。外商直接投资由1992年的9678万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42025万美元。1999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7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9%,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1.7个百分点。投资环境与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市区园林绿地面积由1990年的964公顷增加到1999年的5711公顷。市区人均公共绿地从1990年的3.87平方米提高到2000年的6.79平方米。
    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理清杭州发展思路,推进杭州跨世纪发展,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关注杭州发展的特色、优势,对“杭州文化特色”、“杭州发展特色”、“杭州城市特色”、“杭州人文精神”、“杭州经济发展特色”、“杭州旅游文化特色”、“杭州社会结构与运行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经过多方面多层次研究,他们对杭州的发展特色进行了概括,指出,杭州的发展特色是以生活品质的提高为主题,在文化、经济与环境的支融中,和谐创新。这一发展特色的提出不仅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发展的经验,引领新世纪杭州的发展,而且为和谐创业发展模式的形成提供强而有力的理论支持。
总而言之,这一时期实现了自然、文化、经济的和谐发展,对外开放与内生发展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在继续和扩大环境优势的同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此期间,市委、市政府重视环境建设、内外和谐发展以及重视民生的举措,进一步丰富了杭州的发展思路,从内涵上形成了和谐发展的杭州发展模式。从而为和谐创业发展模式的完善和提出进行了各方面的有效准备。
    三、积极实践 丰富内涵 完善体系
    进入新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与挑战,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杭州政府与企业等经济主体紧紧抓住城市定位和发展特色,坚持和谐发展,进一步探索杭州的发展模式。
    1、政府的探索
    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突出杭州优势,在加快城市化推进,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的基础上,明确把风景旅游、历史文化资源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分国际、国内、长三角和浙江省的四个层次表述杭州的城市定位,便于准确认识杭州的地位以及发展特色。指出杭州的城市定位是“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发展中,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杭州优势和特色,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优先发展风景旅游和历史文化,是新世纪初杭州发展的特点。早在1999年,杭州市就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创文化名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发展文化产业。在发展风景旅游方面,杭州市更是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力度。2002年,杭州市启动了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连续7年向世人、游人、市民推出新西湖,并启动了“旅游西进”战略,带动五县(市)协调区域发展,风景旅游资源进一步扩大,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自然与文化的结合,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不仅取得了社会效益,也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和谐中创业,在创业中求和谐。
    在发展中,杭州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的同时,兼顾到了杭州的地域特色、自然和人文条件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事业的均衡发展。市委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先后提出了“塑造‘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学在杭州”、“推进城市化、工业兴市、旅游西进、环境立市、开放带动五大战略”以及“解决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行路难、行车难、办事难”等七大问题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性政策。
    在发展工业方面,杭州市进一步探索工业的和谐发展之路。2000年7月,市委八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进一步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作出了以“两港三区”为重点建设的“天堂硅谷”的一号工程。第九届党代会上,杭州市提出“工业立市”并要求坚持发展高新技术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六大后,根据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市委进一步完善了杭州工业的发展道路。指出,杭州工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发展传统工业,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等节约型产业。根据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定位,市委在提出“工业兴市”的同时,提出并坚定不移地推进“环境立市”战略,既改善自然旅游环境,又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通过“以一流环境吸引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创办一流企业”和“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发展经济,促进旅游业与工业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在发展工业中要求与城市的性质相吻合,创建自己的特色,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绿色工业;在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同时,建设绿色生态工业城市。
    在对外开放方面,杭州市提出了“开放带动”战略,统筹杭州自身发展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实现对外开放与内生创新的和谐。前一阶段的“外资嫁接改造企业”的举措进一步演化为“以民引外,民外合壁”,“以民引外,民外合壁”成为实现对外开放与内生创新融合、推动二次创业的重要途径。
    在环境方面,市委、市政府视环境为生产力,是杭州的独特优势、战略资源,高度重视环境建设。在第九届党代会上,市委将“环境立市”作为今后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原则。2003年12月,在市委九届六次全会上,市委要求推进“环境立市”战略,第一次将环境提到立市的高度。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在环境建设上加大了工作力度,不仅在自然环境采取了强而有力的措施,而且在城市建设、政府服务、生活、创业等方面采取了措施,全面打造杭州的环境优势。2002年,杭州市开始了生态市建设,加大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在城市建设方面,开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搞好城市建设。在建设中,杭州市秉承以民为本、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系统综合、打造精品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了“33929”、“三口五路”、“一纵三横”、“五纵六路”、“两口两线”、“两纵三横”等道路综合整治以及背街小巷改善、危旧房改善、“城中村”改造、三大副城和四大省级开发区建设等城市有机更新工程。在实施西湖综合保护的基础上,开展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街道建筑、自然景观、城市道路、城市河道等的城市有机更新工程彻底改变了杭州的面貌,城市环境也为之一新。  
    在政府服务方面,着力打造服务政府,开展了“满意不满意单位评比”,并不断完善,演变为机关综合考评;进行了政府部门效能建设,设立96666机关效能投诉电话;开通了政府公开电话“12345”,为企业和居民提供高效率便捷服务。每年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天数,杭州为全国最少,2007年,全国平均为35天,而杭州仅为7天。在生活方面,杭州积极打造“住在杭州”的品牌。并获得联合国“最佳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在创业方面,杭州积极打造“创业在杭州”的品牌,连续多年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第1名、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1名。
    在社会发展方面,杭州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事业发展。为民办实事工程,进一步扩大到社会各领域,相继推出打造“平安杭州”、破解行路难停车难和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办事难、清洁杭州问题“七大难题”、实施“春风行动”、开展“满意不满意评选”、重大项目公平征求市民建议等许多扎实、细致的社会发展政策,发展了社会事业。政策的实施不仅大力推动了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一时期杭州的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因资源的互相制约和互补得以交替增长,而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则影响了加工型经济结构的发展方向,限制了污染型产业的发展,强化了生态与人居功能。而顺势而为,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创造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条件,满足加工型产业结构升级而产生的人才需求,最终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了和谐发展。2000年,全市GDP为1382.56亿元,2003年GDP迅速增加到2099.77亿元。工业也实现了飞速发展,2000年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709.58亿元,2003年增加到1089。32亿元。
    2、企业等经济主体的探索
    在政府的引导下,各经济主体在激烈的竞争中,根据杭州的城市特色,注重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注重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在快速发展中凸显了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社会效益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集中体现在特色产业、商业街区、会展业、文化产业、新城新区的建设等方面。
    在杭州特色产业发展中,杭州企业将贴近生活、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高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在短时间内,女装、餐饮、住宅、软件、通信、医药这些产业发展迅速,格外引人注目。2004年,杭州的女装企业已有2000多家,拥有自主品牌350多个,占据了全国半壁江山。2003年杭州市软件产品销售收入为126.3亿元,位居全国第四。在2004年中国软件产业最大规模前100家企业评选中,杭州有12家企业榜上有名,而且全部是民营科技企业,入选数位居全国第三。这些产业首先是一种生活化产业,它既立足生活、融贯生活,又引导生活、创新生活,既是一种生活现象,又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实现了生活与创业、经济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在特色街区建设中,各经济主体根据杭州的特色,充分展示了休闲创业。梅家坞茶文化村的形成很有典型性,体现了杭州特色街区的发展特色。在政府主导力推动下,梅家坞茶文化村从一个传统的茶乡成为一个展示、品味茶文化的旅游特色村。当地的茶农适时抓住创业的机遇,改变了原先单纯种茶、采茶的生活方式,从生产茶到经营茶,将世代相传原计原味的茶文化通过经营茶楼茶馆展现出来,既增加了龙井茶的附加值,在经济上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又融休闲文化创业于一身,提升了茶文化村整体的知名度、美誉度。在家门口创业,在创业中更好的生活。其他街区如武林路时尚女装街、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南山路艺术休闲特色街、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和丝绸特色街区等都发展迅速。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首个“国家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湖滨、南山路、清河坊、武林路、丝绸城和梅家坞等街区旅游、休闲、购物及观光的功能日渐突出,清河坊成为全国商业步行街中第一条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各经济主体探索文化引领经济的新途径。网通、数字电视、西泠印社、青少年活动中心、游泳健身中心等文化事业单位坚持贴近生活、又引导和提升生活,探索出一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公益性事业社会化运作之路。文化事业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中实现新发展,在贴近生活与引导生活中创出新天地,在政府与民间的互动中形成发展新平台。杭州数字电视的发展很有典型性。2003年,杭州大力推进数字电视发展,积极推动模转数整体平移。不仅由市委市政府成立“杭州数字电视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还下设办公室,对重大问题进行牵头协调,发挥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第一推动力的主导作用;还“跨媒体、跨行业”组建杭州数字电视有限公司;并由杭州数字电视有限公司与高新区(滨江)政府合作组建“杭州数字电视投资有限公司”。在运作中,企业发挥主体力作用,放大政策效应,与政府、社会互为分工、互为补充、互为支撑、互为促进,多力藕合,推动了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2004年10月,杭州市开始全面推进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至年底已完成整体转换20万户,完成市内10万户平移任务,创立了全国领先的“杭州模式”。
     在培育社会发展中,在鼓励创业过程中,倡导生活与创业融为一体,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积极鼓励市民素质、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城市管理、城市形象、生态建设、社会运行、民主法制建设和党政服务等各个层面的创业。从而使得创办新业是创业,不断发展也是创业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个体与整体创业的和谐。如杭州会展业的发展就呈现了这一特征。西博会的倡导者、主办者在举办会展中将创业植于生活,以生活方式的创新和生活内涵的变化来引导产业和产品的创新方向,不断提升创业的档次和境界;同时,又通过创业,让知识、科技、艺术融入生活,提升生活的质量、档次和品位;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与交融,促成了展会的成功,激活了展览行业。在运作中,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化运作”,在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和社会运作力的合一中,实现了政府与民间的和谐互动。在短短五年间,各项目总成交额达418亿元,平均每年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参会客商和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聚焦800多家新闻媒体、4000余名中外记者,发布有关杭州市和西博会的报道上万篇。在2004年西博会举办期间,《人民日报》大赞西博会是“务实不烧钱,亲民不扰民”。
    在新区新城建设中,以钱江新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新城新区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改变了城市面貌,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杭州速度”。它们的发展既有政府引导与民间运作的和谐,也有对外开放与改革创新的和谐,还有个体创业与整体的发展的和谐。在新城新区的发展中,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两项制度创新,着力塑造经营主体。一是体制创新,确立“自求平衡”的城市经营主体。2003年10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钱江新城建设的若干意见》,通过体制创新,钱江新城成为“自行借贷、自行建设、自行出让、自行还贷”的“城市经营者”。二是打破传统行政区域的隔阂,以委托管理、授权管理、跨区域合作的方式建设新城。在新区新城建设中,杭州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就是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情况下,打破传统行政区域的隔阂,以委托管理、授权管理、跨区合作开发等各种方式,加强跨行政区域间的合作。委托管理方式提高了相关地区的统筹、协调能力,推动了新区新城的建设。授权管理、跨区合作开发的方式,为加快新区新城建设提供了制度和资金保障。通过区域开放、合作,使杭州得以打破行政区域的约束,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实现了和谐协作、互利共赢。经营主体确定后,在体制的基点上放大政策效应。钱江新城管委会成立后,通过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新城环境,引导民间投资,大力培育土地市场,通过土地价值的提升,实现建设资金的自求平衡。在政府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同时,各经营主体和企业充分利用创业环境,和谐互动“产业链”和“葡萄串”的效应出现。落户杭州的国内外大项目明显增多,个体企业的成功创业,塑造了区域品牌,带动了区域的发展。
    在政府和企业等经济主体的探索下,杭州的发展呈现了自己的特色:政府与民间综合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这完全不同于“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总结提炼杭州特色发展模式的条件进一步成熟。
    四、“和谐创业”发展模式的提出及影响
    十六大后,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杭州市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整合提炼了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发展的共同经验,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杭州政府与企业发展的经验后,提出了把“和谐创业”作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的总思路。
    2004年11月27日,市委书记王国平在浙江大学总结了杭州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和谐创业”的模式,并指出这是有别于“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发展模式,是杭州特色发展模式。它是在杭州依托独特的区位特色和资源优势,立足自身文化沉淀和城市特色,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而形成的。和谐创业发展模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2005年7月,王国平在“推进和谐创业,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上进一步阐释了和谐创业发展模式,并就其背景、把握的基本原则、对杭州各个领域发展的要求进行了阐述,和谐创业发展模式更为清晰。这样,和谐创业发展模式形成了。
    和谐创业发展模式是指在和谐中创新创业、以创造创业赢得和谐,是创造力、融合力和竞争力的有机统一。从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讲,和谐创业是一种立足生活、以人为本的现代生活观、创业观、发展观;从具体内涵来讲,和谐创业体现在生活与创业的和谐、文化价值与经济运行的和谐、个人创业与整体发展的和谐、政府与民间的和谐、对外开放与内生创新的和谐等“五大和谐”,具有人性化创业、社会性创业、知识创业、协调创业、可持续创业“五个特点”。
    “和谐创业”是对资源不占优势却综合实力领先全国的杭州发展经验的提炼。从杭州的物质、山水和人文资源出发,统筹兼顾、和谐发展是杭州这些年来的基本经验。和谐创业的发展模式既从杭州发展中来,总结了杭州发展的奥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是在我国迫切要求走科学发展道路,追求经济、社会、生活文化、精神全面发展的阶段提出来的,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而产生的。这是一种新型模式,它将最广大的岗位劳动者纳入创业劳动者的范畴,是一切以人为核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注重各种关系、各个环节间的协调,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和谐创业发展模式提出后,引起了国内的广泛关注,国内理论界和政界对杭州的和谐创业的发展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有关单位分别组织调研组,对杭州和谐创业进行了研究,就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创业、构建和谐社会形成“杭州共识”。“杭州共识”对和谐创业的杭州发展模式予以高度肯定,指出,杭州和谐创业模式是在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指导下,立足杭州实际、借鉴外地经验提出的一种发展模式,对全国具有借鉴意义。并肯定了和谐创业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指出和谐创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和谐创业是一种人性化创业,是现代生活观和创业观的统一。和谐创业必须走知识型和文化型发展道路。和谐创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和谐创业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发展和以人为主体的创业相统一。和谐创业必须坚持竞争和合作的统一。和谐创业必须坚持“三力合一”。既要发挥企业主体力,又要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力和社会化运作力,创新体制和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和谐创业必须坚持内源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和谐。
    在和谐创业发展模式的引导下,杭州市更进一步强化了杭州发展特色的研究。认为生活品质反映了杭州城市现实特点和综合优势,符合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杭州弘扬本土文化、走向国际的载体是生活品质。杭州接轨上海、互补发展的城市发展的制高点就是生活品质。杭州作为浙江省省会,也需要以生活品质这一高起点的发展特色来进一步强化在全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7年2月,在杭州市第十届党代会上,杭州市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目标。此后,生活品质日益受到人民的关注,以生活品质评价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被人接受。
    2007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组织的一项名为“构筑以生活品质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的研究课题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课题组选择杭州为范本进行了研究,并搜集了全世界主要国家生活品质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形成了一套适应国内要求的生活品质评价体系。生活品质评价体系包括自然环境与居住条件、生活出行与公共安全、社会福利与医疗健康、教育与文化娱乐、社会参与与社会公平在内的5大类45个指标,其中主观指标有20个。此后,在杭州召开的第二届生活品质之城全国论坛在全国首次推出了生活品质评价的“杭州指标”。 “杭州指标”由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5大维度、20个领域、50项指标组成。指标体现了经济发展指标与人文发展指标并重,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并重,人的生存指标与人的发展性指标并重,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并重的特点。
    在“和谐创业”发展模式的引导下,引导了杭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05年至2007年,杭州经济发展迅速。2004年,杭州GDP总量是2543.18亿元,2005年达到2942.65亿元,2006年达到3441.51亿元,2007年达到4103.89亿元。根据生活品质评价的“杭州指标”,杭州市开展了首次测评,推出了《2007杭州生活品质评价年度报告》。从测评结果看,杭州市五大品质的目标实现程度均接近或超过80%,测评数据较为均衡。这说明杭州的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水平较高,各方面发展协调、和谐,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和谐创业”的理念,必将成为对杭州当前待解难题和未来发展思路的前瞻性引导。
    五、结论与启示
    立足杭州实际的和谐创业发展模式是杭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30年来不断解放思想,坚持走创业创新之路的必然结果。30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杭州的定位和特色,从实践和理论上不断探索杭州的发展模式,终于形成了和谐创业的发展模式。
不断的探索“和谐创业”发展模式,推动了杭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杭州市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4%以上,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全市GDP由1978年的28.4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103.89亿元。1978年杭州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仅43.96亿元。到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8350.69亿元,比1978年增长189倍,年均增长19.8%。工业增长对GDP的贡献率为45.7%。商贸旅游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2007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达208.6万人次,比1978年增长38倍,年均增长13.5%;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1.19亿元,比1978年增长159倍,年均增长19.1%。2007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达到4111.89万人次。2007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434.26亿美元,比1989年增长516倍,年均增长41.5%。在出口中,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126.49亿美元,占外贸出口的42.2%。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只有338元,2007年达到21689元,比1978年增长63.2倍,年均增长15.4%;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62元上升到2007年的9549元,增长了57.9倍,年均增长15.1%。
    杭州在经济发展中较好的处理了经济、社会、自然三个系统之间的关系。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切实建立了社区组织,协调创业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对城市化中失地的农民,实施了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的措施;对经济体制转型中失业、再就业的城市困难人群,政府组织了大笔资金,做好安置、辅助工作,落实到社区组织,组织"春风行动"发动全社会帮助困难家庭;"工业兴市"和"环境立市"协调发展,城市空间结构与环境和谐统一。
    正是由于取得了上述成绩,杭州先后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全国幸福指数最高城市、全国协调发展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并连续四年被世界银行评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第一名,连续四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名。
    杭州“和谐创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启示我们:探索杭州特色的发展之路,必须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吸收借鉴,坚持走创业创新之路。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对探索发展模式至为重要。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正确探索发展特色,并最终形成发展模式。杭州“和谐创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就是一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历史。改革开放前,尽管我们曾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未能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因而未能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后,杭州从实际出发紧紧抓住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注意旅游与工业的和谐发展,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终于开启了正确探索发展模式之路。上世纪末,杭州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立足杭州实际关注研究杭州城市的发展特色,整合了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开展杭州发展特色、发展优势研究。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更是在多次进行研究讨论的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明确城市定位。2002年初召开的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精神,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城市人文精神核心的引导下,2004年终于找到了具有杭州发展特色的“和谐创业”模式。
    2、坚持吸收借鉴,与时俱进
    和谐创业发展模式的形成过程,就是不断借鉴吸收,与时俱进的过程。在走向市场经济阶段,杭州市委、市政府那里有好的经验和做法,就到那里学习,不仅学习广东、福建等先行改革开放地区的经验,而且学习苏南农村的发展经验,无论是旅游业的发展,还是工业的改革的推进,都是在大胆借鉴和吸收的基础上,取得不断突破的,从而促进了旅游业与工业的和谐发展。在市场经济阶段,通过学习浦东等经验,促成了杭州对外开放与内生和谐的形成。新世纪初期,杭州更是通过学习大连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学习深圳的高新技术、学习苏州的外向型经济、学习温州的个私经济,促进了杭州城市建设管理、高新技术、外向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通过学习“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终于在此前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和谐创业的发展模式。因此,要不断的吸收借鉴各地发展经验,才能形成杭州特色的发展模式。
    3、坚持创业创新,和谐发展
    创业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突破创新,和谐发展,才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解放思想是实现突破创新的前提,而突破创新才能推动发展。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突破创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样发展就有新思路、改革就有新突破、开放就有新局面、各项工作就有新举措。杭州发展模式的形成就是坚持创业创新的结果。正是坚持创业创新,才不断扩大杭州的环境优势,成为杭州发展的法宝。正是坚持创业创新,才从对立中求得和谐,形成了生活与创业的和谐、“工业兴市”与“环境立市”的和谐,破解了长期困扰杭州发展的难题,最终形成了和谐创业发展模式。
 
logo3.png
主办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法律声明飘窗维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
电话:(0571)- 8525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