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官方微博 欢迎浏览杭州党史与地方志

杭州市文联的成立和发展

点击率:

杭州市文联的成立和发展

杭州市文学艺术联合会 

 

杭州市文联(全称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于19581210日,成立时的名称为杭州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当时召开的成立大会即市一次文代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尽管“市文联章程”规定任期为三年,但后来一直没有换届,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市文联被“彻底砸烂”。等到市文联恢复活动和召开市二次文代会,已是1984年了。

第一届市文联的档案目前所剩无几。现根据拜访尚健在的当事人和召集有关老同志座谈,并以当时的报刊资料和仅存的历史档案为佐证,将市文联成立和其后发展的近八年历史,叙述如下。

(一)   

1958年,中共中央制订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杭州和全国各地一样,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文化战线也形势喜人。

1958年底的统计,全市基层俱乐部从原先的187个发展到1189个;业余剧团、文工团已有247个;创作组456个;基层图书馆、室342个;还有很多文艺宣传队、歌咏队、幻灯组等。工农兵创作的基本队伍已经建立起来。

1958年,全市工农兵业余创作近100万件。宣传总路线出动了15万人次,共创作了3000多个文艺节目。配合中心任务举行晚会94场、放幻灯1800余次、展览会1100余次。群众性的诗画创作,更是遍及城乡,一派轰轰烈烈的大好形势。

各专业剧团也不甘落后,他们努力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一边深入工厂、公社、学校,搜集新人新事,进行重点创作;一边发掘民族民间遗产,整理优秀传统剧目。如杭州越剧一团的神话剧《春留人间》、《柳浪闻莺》,杭州越剧二团的现代剧《蚕花娘子》、童话剧《凤仙花》,杭州话剧团的儿童剧《马尾松种子》、现代剧《锁不住的车》,杭州京剧团的传统剧《垓下之战》,杭州滑稽剧团的现代剧《汪顺仙》和杭州杭剧团改编的现代剧《我的一家》等等,不仅在市区剧场公演,而且到各地厂矿、农村巡回演出,深受欢迎。其中,杭州越剧团到北京演出得到中央的好评,滑稽剧团演出的《汪顺仙》在省里获了奖。

在此大好形势鼓舞下,杭州文艺界制订了详尽地向建国10周年献礼的计划,如“大力普及群众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文娱活动,做到乡乡有文化站,社社、各城市街道、厂厂都有俱乐部,并以此为基地,积极开展创作、歌咏、戏剧、舞蹈等文化活动。”“大规模地开展创作运动,具体要求写出五千篇作品,一万首诗歌。

     文联和各文艺家协会,作为团结和联合广大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的组织,在这样的形势下自然有其长足的发展。就在这一年,中国作协、美协、音协浙江分会成立,和原已成立的戏剧、曲艺,各协分会的在杭理事举行了茶话会。省委宣传部金韬部长,商景才、李远副部长到会祝贺三个协会分会的成立。各协会分会负责人潘天寿、顾西林、俞笑飞、周传瑛、林淡秋等在会上畅谈了本省文学艺术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成就,表示今后一定要在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下,更好地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信心百倍地创造更大的成绩。

     时任市文化局党委书记的孙晓泉,兼任省作协分会常务理事。在参加省的活动时,省文联领导多次对他说,杭州市也要成立文联。孙晓泉向市委书记王平夷汇报了省文联领导的意见,引起了王平夷书记和市委的高度重视。1958719日,成立了市文联筹备处。筹备处在中共杭州市文化局党委领导下,由赵中岳等三人为专职干部,具体负责筹备工作。在市委文教部1958年第三季度工作计划要点中,也正式列入了:“成立市文化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以推动群众文化的开展,下设戏剧、文学、音乐和美术四个会员组。”

筹备处参考省文联和中国作协浙江分会的会章,并与有关单位研究商量,制定了《市文联章程》(草案),明确了“市文联是组织全市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贯彻党的文艺方针,组织群众创作,开展文化活动的一个群众性的组织。”同时,还根据不久前召开的全省文化工作会议关于“大搞文化普及运动和配合国庆10周年大放文艺卫星”的精神,制定了1959年文艺工作的初步规划。

在组织筹备中,经与省文联等协商的结果,除省文联的在杭会员是杭州市文联的当然会员以外,市文联为广泛吸收会员,扩大杭州市的文艺队伍,不仅在专业文艺团体中,还在业余文艺创作和活动的骨干中吸收会员,其中特别注意吸收工农同志。由于当时正值整风反“右”运动以后,在首批吸收的600名左右的会员中,自然体现了当时鲜明的时代特色,特别注重贯彻党的阶级路线。

在筹备过程中,对首届市文联的理事会,特别是理事候选人名单,经过省文化局、省文联、市委文教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文联筹备处等单位反复协商研究,又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最后确定了43人,其中专业文艺工作者27人,业余文艺工作者16人。他们分布在全市工厂、农村、机关、企业、剧团、学校;有的是单位领导干部,有的是工人、农民,有的是专业文艺工作者。

筹备处在筹备成立文联的同时,还配合市文化局、杭州日报、农村报、浙江工人报,开展了群众业余创作比赛;为筹备创办文艺刊物《西湖》,出刊了三期《杭州文艺》试刊;还参加了全省文化工作会议并赴兰溪参观学习,并做了不少群众文化辅导工作。

筹备处工作基本就绪后,即以中共杭州市文化局党委的名义,就召开市文化工作大会、正式成立“杭州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向中共杭州市委打了请示报告。

(二) 成 

经市委批准后,杭州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于19581210日正式成立。

成立大会在杭州东坡剧院召开。出席大会的有会员二百余人。有市农委宣传部、各区委、区人委、市工会宣传部、团市委宣传部、各人民公社的负责同志及有关人员,省文联在杭会员及工农和机关业余作者和文艺活动骨干分子,各区文化馆、工人文化宫、工人俱乐部、铁路文化宫、中苏友谊馆的专职文艺干部、市属剧团(曲艺)正副团长、编导,书店、美术设计公司、电影公司、影剧院等单位负责人。此外,新闻单位也派人参加。

大会主席团由下列17人组成:王健英(市委文教部部长),单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晓泉(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唐向青(省文联秘书长),陈陇(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盖叫天(艺人),顾西林(省音协),于彤(报社),朱梅芳(电台),张伟令(军区),沈虎根(工人作者),周海静(农民作者),谢逸南(省民间歌舞团),幽建坤(市文化局),赵中岳(市文联筹),肖  (杭州京剧团),吴建伟(曲艺团)

会上,首先由赵中岳汇报了筹备工作情况。接着,中共杭州市委文教部部长王健英代表市委、市人委在成立会上讲了话。他概述了一年来文学艺术工作上的巨大成绩,并指出:文学艺术工作者应该做时代的先锋,应该运用文学艺术的力量向人民群众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他要求大家积极地热情地担负起这个光荣的任务。他还在讲话中指出,杭州市文联是市委领导下的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组织。它的成立,将更好地领导和团结全市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坚决贯彻文学艺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发展生产服务、为工农兵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大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当前的任务是:大搞群众创作活动,大搞文艺尖端,运用文艺形式集中地、系统地在人民中间宣传我国建国以来的伟大成就,以此来迎接1959年建国10周年的伟大节日。

中共杭州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市文化局局长孙晓泉,传达了中央和省的文化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并提出了本市1959年文化艺术工作的初步规划。

省文联主席方令孺也到会并讲了话。

    会议选举孙晓泉等43人为市文联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理事会推选常务理事19人,选举孙晓泉为市文联主席,陈陇、顾西林、沈虎根为副主席,赵中岳为秘书长。

大会还通过了《杭州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章程》。

(三)   

综观第一届市文联的历史,其迅速发展和开展重要活动并取得辉煌业绩的时期,是在20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期。

1958年和1959年两年中,市文联(包括文联筹),开展的活动项目多,声势大。

1958年开始,全国城乡掀起了群众性的诗画创作热潮。当时,无论走到哪里,扑面而来的总是满墙的画、遍壁的诗,令人目不暇接。还有那赛诗会场面,更是热闹非凡。

19581230日,杭州市各界人民群众三千多人,齐集中苏友谊馆,欢度除夕,迎接更大跃进的1959年。中共杭州市委书记处书记王平夷、冼依、李元贞,副市长陈礼节、周峰、周凤鸣等党政负责同志,也参加了联欢大会。

    联欢会上工农兵歌手诗兴勃发,举行了赛诗会。中共杭州市委书记处书记冼依、副市长陈礼节、文化局局长兼文联主席孙晓泉都给赛诗会送来了对联或写了诗。洗依同志写的对联,上联是:东风遏天绿四海,下联是:流钢断地映八荒。陈礼节副市长的上联是:生产文化双跃进,下联是:诗歌舞蹈大普及。领导同志的带头大大鼓舞了参加赛诗会同志吟诗作词的积极性。来自工厂、农村、学校,机关的歌手纷纷上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三十八首。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第一次作诗的青年歌手,最小的笕桥小学的冯彩彬还只有十岁。

    许多提前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的工人、农民,带着“大跃进”以来自己创作的节目来参加联欢。杭州铁路局的《老大爷宣传人民公社》、《船厂变了样》(说唱),富强绸厂的《三状元》(舞蹈),笕桥人民公社的《鲜艳花朵处处开》(小组唱)等十个节目全部是工农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优秀节目,充分反映了“大跃进”以来各个战线上的伟大成就,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为配合和推动诗画活动的开展,市文联还到杭州汽车厂、杭一棉等工厂举办诗歌朗诵会,请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优秀播音员陈绥之等为工人们朗诵,编印了《诗歌画》,选编并出版了《西湖诗集》,还开辟了《诗画廊》。第一期《诗画廊》在湖滨中苏友好画廊刊出。其中有作家金近、福庚及本市诗歌、漫画作者创作的诗二十多首、画十多幅。这些诗画及时配合了时事宣传,具有强烈的战斗性。7以后,每逢元旦、三八、六一、五一、七一、国庆等节日,《诗画廊》不定期地连续刊出,深受市民欢迎。其中有一期“革命烈士诗抄”,集中展现了潘天寿、张宗祥、吴之、诸乐三、商向前、郭仲选等名家书法,在杭城影响很大。

创办综合性文艺月刊《西湖》,也是第一届市文联历史上的光彩一页。在市文联筹备处出了三期试刊《杭州文艺》的基础上,19581013日,以市文化局党委名义向市委打了创办《西湖》的报告。《西湖》于19591月正式创刊。

    《西湖》为综合性月刊,发表短小精悍、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如小小说、故事、民间文学、剧本、诗歌、民歌、特写、散文、通讯、小品、曲艺、演唱、美术、歌曲等。特别重视发表工农兵群众的创作。同时开辟“小讲座”专栏,发表短小活泼、深入浅出的作品评论,评介,随笔,短评及创作经验等文章,以帮助初学写作的同志,提高创作能力。

    《西湖》的主编是孙晓泉,专职编辑是徐星平,当时在市委文教部的胡效奇也参与了编辑工作。《西湖》正式出版了6期后,接到省里关于整顿精简报刊的通知,1959年下半年停刊。

在创办《西湖》杂志的同时,市文联还办了一件在当时杭州几乎家喻户晓的事——征集西湖民间故事。19592月,市文联、市文化局,联合成立了“西湖民间故事集”编辑委员会,着手对杭州地区、特别是以西湖各风景点为背景的神话传说故事,进行全面搜集、重点整理的工作。

编辑委员会由市文联主席孙晓泉任主任,市文联副主席沈虎根和杭州日报李德吾、杭州大学王维贤任副主任。委员有:市委文教部胡效奇、团市委余梯青、浙江图书馆毛春翔、杭州出版社王仁甫、杭州大学蒋风 、杭师院朱松生、市文联赵中岳、市文化局幽建坤、市教育局沈幼徵和赵楚寅、文曼魂等。

    编辑工作组有市文化局幽建坤、王通一、吴光烈、周樟林,市教育局沈幼徵,市委文教部胡效奇,市文联徐星平,市出版社周丽娟等。(后来实际工作的是从新华书店、区文化馆等单位借调来的徐飞、申屠奇、陈玮君等)

    市委书记王平夷对征集西湖民间故事的工作十分赞赏和支持。1959年春,有一次他要孙晓泉汇报庆祝建国10周年计划,孙晓泉在汇报到“要搜集有关杭州西湖的传说、故事、神话,编一本书……”时,王平夷书记即插话:“杭州过去有一本书名叫《西湖佳话》,你们搜集、编写有关西湖的民间传说、故事,这很好,有意义。但你们要研究,水平一定要超过《西湖佳话》,这也叫厚今薄古嘛!要认真抓,才能出水平。”

征集西湖民间故事采取了普遍发动群众投稿和重点发动创作相结合的方法。先在《西湖》月刊和杭州日报上刊登了征文启事,还重点组织了杭州市各中等学校、杭大、杭师院的语文教师、学生及有关机关团体有创作能力的同志来搜集和创作。同时,编委会在有关单位的协作下,先后向杭州老曲艺人、西湖老船工、老渔民、文史馆的老先生和佛教、道教等熟悉杭州情况的人士,进行了访问和了解,并召开了七个不同对象的座谈会和故事会,搜集了不少优美的故事题材。如西湖老船工陶金海,在一次故事会上就讲了五个故事。

半年后,共搜集到故事题材二百三十多个。遵照党关于民间文学“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加强研究、大力推广”的方针,对搜集到的传说、故事,有选择地、慎重地予以整理和加工,写成文章的有一百四十多个题材,一百九十多篇。其中有四十篇左右是以西湖各风景点为背景的神话、传说故事。这些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有歌颂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忠厚善良性格和纯真爱情的故事,如《雷峰塔》、《一线天》、《华家池》等;有对统治阶级贪得无厌、自私自利进行深刻嘲讽的故事,如《太宗游湖》、《金牛湖》、《臭秦桧》等。也有反映当时劳动人民对寻求光明的迫切愿望的故事,如《寻太阳》等等。定稿后,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并按当时计划,最后汇编成书,第一集打算收集3050篇文章,印3000册,向国庆10周年献礼。

杭州市文联成立后,我市还开始举办市美术展览会。

第一届美术展览会是由市文联为广泛开展本市的美术创作活动及向国庆10周年献礼举办的,于1959910日下午起,在中苏友谊馆展览大厅正式开幕。展出的作品分专业和业余两大部分,包括有国画、油画、版画、剪纸、木刻、水彩、雕塑等各种形式。其中有潘天寿、张宗祥等画家的新作及工厂、学校等各条战线上的业余美术爱好者的创作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是反映“大跃进”、人民公社等巨大成就以及描绘西湖美景的。1959918日,《杭州日报》的《初阳》550期,刊登了部分美术作品,并发表了评论文章,题为《百花争妍——记杭州市第一届美术展览会》。

    杭州市专门设立美术书画陈列展览场所,经研究,挑选了解放路、湖滨路拐弯处三大段房子,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好的一段建筑物,闹中取静。经过商量,命名为“杭州书画社”,并请郭沫若副委员长书写了匾额。书画社于1959年国庆10周年前夕按时开张,同时举行了建国10周年书画展览,展出潘天寿、吴之、诸乐三、张宗祥、沙孟海、余任天等名家作品。

196041日起,市文联又举办了潘天寿、吴之、诸乐三、颜坤伯、余任天、 性三、邓端和等七人国画展。

此外,市文联还在1959年举办了三次文学讲座;举办了戏剧导演训练班,邀请上海著名导演来上课。还接待著名作家巴金、魏金枝、徐迟、郭小川等来杭,与本市文艺工作者一起游湖和举办讲座等活动。

    由于市文联各项活动的蓬勃开展,原来市文联下设戏剧、文学、音乐和美术四个会员组的组织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了。于是,1960424日,成立了杭州市作者协会、杭州市戏剧工作者协会、杭州市音乐工作者协会和杭州市美术工作者协会等四个协会。

在胜利剧院召开的成立大会上,潘天寿、盖叫天、顾西林、黎冰鸿、沈虎根、李德吾以及市文联会员与文艺界代表共200余人出席。

杭州市副市长陈礼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郭仲选、文化局局长、市文联主席孙晓泉都参加了大会并讲了话。

大会选举市作者协会主席沈虎根,副主席李德吾;市戏剧工作者协会主席盖叫天,副主席景正平、鲍毓春、周传瑛;市音乐工作者协会主席赵中岳,副主席钱韵玲、戎丹心;市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黎冰鸿,副主席周天初、吴健锋、顾生岳;并选出协会理事50多人。会上代表各协会发言的有丁永标、王勤朴、田元培、柳村等人。

四个协会的成立,加上此前已有的杭州市曲艺工作者协会,市文联在组织上更加健全,标志着本市的文学艺术创作活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促进了本市文艺工作的继续大跃进。

    此后,又有几项有影响的活动,载入了市文联的史册。

由杭州市作者协会牵头,联合浙江日报社、杭州日报社、浙江工人报社、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东海杂志社、中苏友谊馆、共青团杭州市委、市总工会等九单位联合举办了大规模的、群众性的小小说比赛会。

经过评选,被大家公认为好作品的《一分田》的作者阮未青,是人民公社的社员;《蒋师傅的志气》的作者田晚秋和《实习第一天》的作者顾恒如等,都是工厂里的工人,他们都是文化水平不高或缺乏创作经验的同志,有的甚至是刚脱盲和初次动笔的作者,然而他们却写出了很好的小小说。

19601211日,《杭州日报》第697期《初阳》用整版篇幅,发表了《—分田》、《蒋师傅的志气》、《实习第—天》等小小说;还同时刊登了沈虎根的文章《赞小小说及其比赛会》。《初阳》698期又发表了《我们爱读小小说——编者的话》。后来,《—分田》被《人民日报》选载,誉满全国文坛。

市作协在1960年还制订了一个培养作者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不但列出了重点培养的14人名单(绝大部分是工人作者),而且制定了详尽的措施。主要措施有:组织学习;举行作品分析座谈会;重点约稿;密切联系;加强辅导;作协经常深入所在单位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组织参观访问;邀请负责同志一季度作一次形势报告;分组开展活动等。通过上述措施的落实,实践证明,列入名单的14人后来大部分成了我市的文学创作骨干,如丁永标、张新、李永海、田晚秋、施佐才、高钫、林培炎等。

1963516日至21市文联又组织作者到上海参观取经。参加的有沈虎根、薛家柱、高钫、张新、崔汝先、蔡良骥等,参观了江南造船厂、鲁迅纪念馆等;与上海作家茹志鹃、胡万春、唐克新、吴强、闻捷、芦芒等座谈。还在上海作协会议厅,由闻捷、芦芒、唐克新等作家作每人半天的讲座,使杭州作者们受益匪浅。

全市性的美术展览一个接一个,专业和业余携手并进,各种形式百花齐放。

杭州市美协成立后,在昭华巷搞了个房子作为活动场所。潘天寿还专门书写了一块“杭州市美协创作工作室”的牌子,挂在门口。

1960101 日,庆祝建国11周年,举办了杭州市第2届美术展览, 展出了专业和业余作者的国画 、版画 、油画 、剪纸等作品。19617月,举办了杭州市第3届美术展览。特别是1963年,全市性的美展先后举办了四个:元旦是国画展,展出104幅;接着是省市美协联展;9月,“杭州市连环画展览会”有40套连环画展出,其中《好八连》、《六老虎》、《血泪斑斑》等都受到好评;11月,举办了十人国画展,展出余任天、邓端和、叶熙春、周启人、王小摩、柳村、赖一匡、王小松、倪辛泉、包辰初等十画家的山水、花鸟100多幅。如此频繁地接连举办全市性的美术展览,在我市文联史上是创记录的。

市音乐工作者协会组织了搜集民间歌曲的活动。1961年,在发动本市各文化馆、音乐工作者进行发掘和搜集杭州地区民间歌曲的同时,市音协组织了两个民间歌曲搜集工作组,分赴昌化、天目山和西湖区上泗一带进行重点搜集与发掘民间歌曲的工作。这项工作收获颇大,共搜集到传统民间歌曲、革命民间歌曲和建国以来的新民歌等共一百二十多首。这些民间歌曲,都有简洁、朴实、健康、曲调优美等特点。如《看牛歌》、《放牛歌》和《花鼓调》等,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打夯歌》、《滚筒号子》等富有浓厚的劳动气息,都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市音协又对搜集来的民间歌曲进行了整理。用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更是受到人民群众喜爱,如姚汉莹谱曲的《小篷船》还获了奖。

同时,市音协和其他有关单位举办的大唱革命歌曲活动,可谓是轰轰烈烈,深入人心。如1963年加强大唱革命歌曲的组织领导和辅导工作,要求各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广泛开展基层群众歌咏活动。推荐的歌曲应密切配合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加强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并注意歌曲题材和形式的多样化,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要。这年的一季度,全市已推荐第一批十五首歌曲,包括《国际歌》、《国歌》、《东方红》、《社会主义好》、《团结就是力量》、《工农兵联合起来》、《毛主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要古巴,不要美国佬》、《接过雷锋的枪》等。18这年12月,还举办了全市少年儿童大唱革命歌曲比赛,有70多所小学参加。

市音协还十分注重联系工厂农村,培养工农音乐人才。如笕桥公社农民女歌手周海静,得过全国农民歌咏比赛三等奖,还到怀仁堂为毛主席唱过歌。浙江麻纺织厂职工陈华泉,成为我市一名音乐创作骨干,由浙江麻纺织厂职工业余创作组作词、陈华泉作曲的《五好工人歌》,与《社会主义好》(希扬词、李焕之曲)、《歌唱祖国》(王莘词、曲)等十二首歌曲,被杭州市文化局、教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文联联合推荐为国庆演唱歌曲;浙江广播电台在每天上午五点五十五分(第二套节目)和十一点三十分(第一套节目),向全市人民教唱。

杭剧在解放前受到国民党反动派长期摧残,杭剧团体被迫解散,杭剧被禁止演出。杭剧艺人流离失所,漂泊街头,致使许多优秀传统戏目和优美的曲调、唱腔大都湮没和失传。解放后,党和政府及时进行了抢救和扶植,召集流散的老艺人,成立了杭剧团,各方面都有了不少改进和提高。为了进—步挖掘和继承杭剧遗产,提高杭剧艺术质量,从1961年春天开始,市文化局成立了杭剧改革工作组,市文联积极参与了杭剧改革和提高工作。

    在改革中,以杭剧的音乐、曲调为重点,除继承和保留原来杭曲的优秀部分外,主要是抢救、挖掘了杭滩的音乐、曲调。发掘记录了杭滩一百二十多个传统剧目和曲牌,有的还进行了录音。改革后的杭剧,既保留了原来杭曲的优秀部分,又大量地选用了杭滩的曲调、词牌,使杭剧的曲调、唱腔与音乐配器相辅相成,初步形成了杭剧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风格。

    在杭剧改革实践中,由于老艺人辛勤教导,青年—代刻苦学习,杭剧新生力量迅速成长。如青年演员徐民枫、陈谊君、祝红君等在《李慧娘》的演出中,王漪德在饰演银瓶中,都有较为出色的成绩。青年音乐工作者也基本上掌握了浙派古筝、笙等表演技巧以及杭滩的风格,一批新的杭滩、杭曲演奏人才和舞台美术设计人才也迅速成长起来。

在挖掘整理遗产的基础上,杭剧团加工排练了《双下山》、《断桥》等十多个传统小戏,创作改编演出了《银瓶》、《李慧娘》、《雪里红梅》、《花魁女》等四个大型剧。后来还改编排演了现代剧《雷锋》、《青年一代》等。在本市公演后,还先后到萧山、富阳、桐庐、余杭以及绍兴、慈溪、余姚、宁波等地的城镇、农村、工矿、部队巡回演出,每到一处都受到观众欢迎。

    市文联为了提高戏剧艺术质量,还多次与文化局一起开办戏曲培训班。如1962815日起,开办了为期三个月的戏曲导演训练班。参加这次导演训练班学习的学员,有三十年以上导演经验的老艺人,有刚从演员转职的新导演,也有青年导演工作者。在学习期间,系统地组织了数次导演艺术的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讲学,并实地排练杭州越剧团的《桃花扇》和昌化越剧团的《杨立贝》。通过三个月导演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排戏实践,使学员初步掌握了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导演艺术程序和戏曲导演技巧、戏曲导演方法,从而进一步熟悉本行专业的艺术规律,把导演艺术水平从现有的基础上提高了一步。

与此同时,还由各剧团编导人员成立了杭州市编导学习研究组。以加强业务学习,开展学术研究,及时交流经验,不断提高戏剧艺术质量。

此外,市剧协也十分重视对业余戏剧创作的辅导。如富阳业余作者谢乃才创作的小戏《追蛋》,经过多次辅导修改,终于在《人民日报》发表。后来,谢乃才和本文前面所述的阮未青,以及工人作者李永海、吴明火等,还参加了“全国青年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市曲艺工作者协会,把工作重点放在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间曲艺遗产上。他们发动艺人和组织一定力量,全面挖掘纪录、加工整理评话、评词、小热昏、杭曲、杭滩、隔壁戏、绍滩、独脚戏等十一个曲种的优秀传统节目。

    曲艺艺人对这项工作都十分重视。评话艺人连续记录《英烈传》、《水浒》、《三国》、《白蛇传》等23部大书;曲艺艺人记录整理出小热昏《高福安打东洋》,独脚戏《拉黄包车》、《阿毛乘火车》,杭滩《斩窦娥》、《骂秦》等;还发掘了不少为群众所欢迎的老曲艺人的秘本。如老曲艺人茅赛云口述、杭大中文系刘操南编写、由东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评话体章回小说《武松演义》,就是—本在民间有着深远影响的优秀作品。

广大曲艺人员还在“大跃进”中,受到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的鼓舞,创作了不少歌颂我们伟大时代和先进人物的节目。其中有些比较好的作品,如艺人安忠文等创作的、描写工人大搞技术革新的优秀作品《孙才尧敢想敢做》(小热昏),曾在省曲艺会演中得奖,井被选为参加全国会演的节目,还在怀仁堂为国家领袖们演出过。

市文联在这一个比较辉煌的时期,专职干部并不多,主要是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分布在全市各条战线的会员和文艺骨干的力量。

19604月,市文联曾与市文化局群众艺术科实行机构合并,对外两块牌子,对内一套班子,同时任命群众艺术科科长王通一兼市文联副秘书长。196275日又分开。文联的人员编制开始为4人,后来精简为3人,办公地点就在市文化局内。在第一届文联期间,曾在文联任专职干部的有徐璧圭、徐星平、魏明孝、夏惠敏、吴光烈等人。

(四)中 

196312月和19646,毛泽东主席先后作了《关于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特别是在1964年的批示中说:“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数(据说有少数几个好的),十五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如不认真改造,势必在将来的某一天,要变成像匈牙利裴多菲俱乐部那样的团体。”

这两个批示,实际上已经决定了全国各级文联组织的命运。所以从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起,第一届市文联就逐渐走向“中落”了。

在这一时期,尽管市文联还搞了一些较大的活动,如1964年的“杭州市红五月革命歌曲演唱会暨音乐会、省市青年纪念‘五四’运动四十五周年群众歌咏大会”。这次歌咏大会是由省、市文联和省、市文化局等十个单位联合举办的“红五月音乐会”的—个序幕,有来自工厂、公社、部队、机关、学校和街道的三千多歌咏活动积极分子参加。中共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子达,副市长陈礼节,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林淡秋,和省、市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歌咏大会,并和大家一齐声高唱革命歌曲。副市长陈礼节在会上讲了话。从56日开始,“红五月音乐会”继续举行了七场,分别由职工、农民、解放军、大中学校学生、社会青年、少年儿童,以及专业文艺团体等参加演唱。

市美协在1964元旦举办的以业余作者为主的漫画展,展出漫画100多幅,内容为国际重大事件和歌颂三面红旗等。专门举办漫画展,在我市还是第一次。

然而,从全方位来看,文联已经远没有前一时期那么有声有色了,好多活动都是做文化局的配角;或者是一些小型的座谈会。这一时期,市文联原来有些工作,与计划相比,明显延误了时日。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收集西湖民间故事,一直到1965年,才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排出34篇校样,出版仍然搁浅。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已陆续发表过的西湖民间故事,特别是其中的《寻太阳》成了“反党反毛泽东思想”、“配合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大毒草”受到批判,作者也被打成“现行反革命”。

1964年国庆节,市美协在湖滨书画社举办了一个展览会。这是一个以毛主席的37首诗、词意创作的国画、书法、篆刻展览。这个展览会只开了3天,有关领导就指示,不许再继续展出。原因是画意不很确切,有的甚至有歪曲之嫌,如吴之的“猴子闹革命”,形象“很不严肃”。这次展览会以不欢而散告终,虽然没有公开批判哪件作品,但搞得有些画家灰溜溜的。

第一届市文联最后一次公开活动,目前查得到文字记载的,是1966321日,与杭州日报社联合召开的业余作者座谈会,就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进行座谈。市文联副主席、市作者协会主席沈虎报和来自工厂、农村、机关、学校的业余作者二十多人出席了座谈会。

    当时,为什么开的只是“业余作者”的座谈会呢?原来,这时候的“红卫兵运动”已经在大江南北“风起云涌”,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也已经于上年11月发表。批斗北京“三家村”之风潮,正在向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三家村”延伸。杭州也有个京戏叫《于谦》,写的也是一个被罢官的“国防部长”,自然也被列为“大毒草”;市文联这个“裴多菲俱乐部”被“彻底砸烂”的日子,也已为期不远了。

不久,“造反派”命令市文联交出所有的六颗公章,将文联办公室及所有资料柜都贴上了封条,秘书长赵中岳和工作人员徐璧圭等,全部被赶到“五七干校”劳动……

市文联从此停止了活动,长达十六七年。

(五)   

“文革”结束以后,首先恢复活动的是市曲艺工作者协会。而后,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在市征文办公室的基础上,调当时杭州歌舞团书记程永福为组长,成立了一个三四人的小班子,在中苏友谊馆楼上筹备市文联的恢复工作。经过多年的筹备,终于在1984年召开了市二次文代会,选举产生了市文联第二届领导班子;并经市委批准,从市文化局单列了出来,市文联正式开始恢复活动。

执笔  童萃斌  责任编辑  王娟)


logo3.png
主办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法律声明飘窗维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
电话:(0571)- 8525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