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丨史话杭州·追寻历史:潮鸣寺(归德院)始建
-
发布时间:2025-07-04
点击率:

五代后梁贞明元年(915),吴越国王钱镠遣其子修建归德院。
当时该寺三面临水,水之外皆菜地,再东即为钱塘江,因而少有人迹。明《西湖谈》中描述道:“东、南、北三面皆水,而潮鸣寺独居其中。竹树幽茂,俨然一山林也。”
明《西湖游览志》卷十八记载:宋高宗南逃时曾在归德寺内留宿,夜间忽闻金戈铁马之声,“以为金兵追至也”,大惊失色。细问下才知道是钱塘江的潮水声,故赐寺名“潮鸣寺”,并以此为题赋诗一首赐归德院。此后,归德院更名为潮鸣寺,门前的路也被人们称为潮鸣寺巷。寺后有回龙桥,据说是宋高宗御驾掉头的地方。寺内原藏有南宋书法家张即之手书《华严经》八十一卷与明代画家戴进的数幅功德画。

潮鸣寺巷手绘图(广舆 作)
潮鸣寺在元、明、清时几经毁建。清末,佛教会所在寺内创办了佛教公立国民初等小学堂,1956年改作潮鸣寺巷小学。20世纪90年代,该地块旧城改造,潮鸣寺所有遗迹彻底消失,如今只留下了潮鸣寺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