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官方微博 欢迎浏览杭州党史与地方志

历史文化名城丨史话杭州·文化渊薮:紫阳书院

发布时间:2025-04-16 点击率:

       紫阳书院,原址位于今杭州紫阳山麓太庙巷内,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由两浙都转盐运使高熊征及盐商汪鸣瑞等人捐资建造。因其地近紫阳山,又恰与南宋朱熹的别号同名,故初称紫阳别墅,同治四年(1865年)改称紫阳书院,是浙江的四大书院之一。

       紫阳书院地临闹市,襟山抱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书院“中为乐育堂、奉考享朱子(朱熹)位”,有讲堂及楼榭,供师生讲学弦诵。书院学规秉承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的教育制度。自其创办以来,先后有傅王露、卢文绍、龚丽正及其子龚自珍、孙衣言、夏同善等名师宿儒在此开展著书、讲书、传书等活动,对浙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紫阳书院生卷

       咸丰十一年(1861年)紫阳书院毁于兵火。此后,紫阳书院累有重建修复,设施日臻完善。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紫阳书院改制为仁和县高等小学堂,是杭州官办学堂。后学校屡次易名,至1970年,正式更名为“紫阳小学”。从一所古代书院,到如今的紫阳小学,紫阳书院历经300多年,弦歌未辍,校址未变。

logo3.png
主办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法律声明飘窗维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
电话:(0571)- 8525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