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官方微博 欢迎浏览杭州党史与地方志

历史文化名城丨史话杭州·政通人和:现存最早的潮候表——浙江四时潮候表

发布时间:2025-03-31 点击率:

       北宋至和三年(1056年)八月,将仕郎吕昌明重定浙江四时潮候表。

       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位于北纬30°~31°,受天体环境控制,钱塘潮属不正规半日潮,即一日有两次潮汐涨落。钱江潮抵达沿程各地的时间与潮位,称为潮候。在杭州观察记录浙江潮候,早在唐代即已开始,先后有唐代浙东人窦叔蒙撰写了潮汐专著《海涛志》、北宋明州(今浙江宁波)知州燕肃绘《海潮图》并著《海潮论》等。

       北宋吕昌明主持重定的浙江四时潮候表,为五代赞宁提出的“钱塘江潮候口诀”的进一步发展,被收录于《淳祐临安志》《咸淳临安志》《海塘录》等古籍中。该潮候表将潮候分为春秋季、夏季、冬季三种,每一种潮候均写明一个朔望月(即农历月)内从初一至三十(或廿九)每天两次潮的满潮时刻及潮位的大小。

宋 李嵩《月夜看潮图》

       元(一作明)代宣昭据郡志载《四时潮候图》撰《浙江潮候图说》,连同潮候表一起,刻石碑立于浙江亭(今杭州三廊庙附近)内,供渡江者参考,今已无实物留存。

logo3.png
主办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法律声明飘窗维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
电话:(0571)- 8525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