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丨史话杭州·风雅钱塘: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
发布时间:2025-01-07
点击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六月二十七日,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泛舟西湖,登望湖楼畅饮,趁着微醺的醉意,写下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绝句,此为其中一首。
望湖楼位于杭州西湖断桥畔,相传是吴越王钱弘俶所建。苏轼捕捉住了当时湖上急剧变化的情景: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用快捷挥洒的诗思笔法,绘就了一幅生动的夏日西湖骤雨图。

望湖楼
作者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且“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黑云“未遮山”说明是骤雨而不是久雨,“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最后两句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全诗二十八个字,看似随笔挥洒,信手拈来,却紧扣住一个“快”字,不仅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而且情感真挚,表达了他对西湖山水之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