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官方微博 欢迎浏览杭州党史与地方志

历史文化名城丨史话杭州·秀水明山:余杭通济桥

发布时间:2024-12-17 点击率:

       杭州余杭古通济桥是一座三孔拱形石桥,高9.6米,长50米,宽8.8米,桥墩近水面筑分水角2个,分水角上各有溢洪洞1个。桥孔拱壁砌缝密合,浑然一体,拱顶厚不盈尺,巧夺天工。

       现存通济桥建于明代,其历史可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隆兴桥。东汉熹平四年(175年),时任余杭县令的陈浑治水时,在苕溪上建木桥一座,名曰“隆兴桥”。五代时,吴越钱武肃王重建该桥,改名“安镇”。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桥梁损毁,复建后改名“通济”。明洪武元年(1368年),余杭县令魏本初重建时将桥改为三孔石桥。后经历代修葺,通济桥不仅是当地交通要道,还是余杭重要的商业集市。按《万历余杭县志》记载,当时的通济桥两侧“架屋成市,屋瓦镂鳞”。

       1937年12月24日,入侵余杭的日军悉数焚毁了桥上存在数百年的市屋,还在桥头建筑碉堡。通济桥在备受“欺凌”的同时,也成为了日军侵略余杭的历史见证。

20世纪30年代的余杭古通济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对通济桥进行了多次维护、加固,使其呈现古今合一的风貌。2009年,通济桥被列为杭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通济桥横跨苕溪南北,连廊似带,亭阁翼然,在继续发挥它交通之便的基础上,焕发着新时代余杭古镇的人文活力。

logo3.png
主办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法律声明飘窗维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
电话:(0571)- 8525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