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官方微博 欢迎浏览杭州党史与地方志

难忘新安江大移民

发布时间:2021-11-03 点击率:

严卫华

 

1958年,淳安县为建设我国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发电站,先后迁徙30多万人。这是一次国家的特别行动,也是共和国建国初期创造的一个人口大迁徙的奇迹,这更是一部淳安移民的奉献史、创业史。淳安移民为新中国建设,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为生存、为创业的拼搏精神;辗转流离,乡音不改,眷念故土的思乡情结,以及江西省、安徽省包容移民的大局意识,都给人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难忘回忆。

新安江地处钱塘江上游,水流湍急,有着水力发电的最佳资源。20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就聘请美国水力专家进行勘测。解放前夕,蒋介石从美国援助打内战的资金中挤出1700万美金,计划在淳安建造一座世界一流的电站,并把它作为解救当今危机的重大举措。但随着民国政府的垮台,在新安江建电站的计划化为泡影。为民国政府勘测新安江水力资源的美国专家麦克洛撤走前说:新安江的水力太厉害了,聪明人都会去开发利用的。

是的,新中国一诞生,中央燃料工业部水电工程局副局长张铁铮就第一个提出在新安江建水力发电站的建议。此建议以绝密形式报至中央,引起陈云、李富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新安江水电站建设被编入国家一五计划,水利部部长傅作义亲自到淳安察看。毛泽东对此事十分关注。19543月,毛主席在杭州一边吟诵清代诗人黄仲则的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的诗句,一边问浙江省省长江华:听说你们在做新安江的文章?”江华告诉主席:浙江省全年发电量刚过1亿千瓦时,与浙江工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新安江电站建起来,浙江的电力就没问题了。毛泽东一拍书桌说:你这想法好,新安江上要建大型水力发电站,我支持!

接着,由水利部、地质部、华东局等单位抽调各路精英组成水力资源勘测队,在苏联地质水电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新安江电站的选址。195711月,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动工。1959921日,新安江水库拦河大坝开始截流。573平方千米的新安江水库形成,淹没了淳、遂两县两座县城,49个乡镇、1377个自然村,26万余间房屋,耕地30余万亩,各类企业255家。此外,原有的交通、电讯等基础设施几乎归零,公路仅存12千米的断头路。然而,最让中央、省、地、县各级政府担忧的还是那刚刚获得新生,没过几天安稳日子的30多万库区人民。他们不得不流离失所,远走他乡。但是,淳安人民没有让政府失望,尽管每个移民对故土都充满着无限眷恋,但面对共和国建设的需要,他们悲壮豪迈地加入了移民大军。于是,在淳安大地上,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迁徙。

难忘的大迁徙

新安江移民始于195611月,结束于1970年,先后历经15年,共移民289951人(不包括回水区 2万多人的新移民)。其中移往外县的207407人,分别安置在江西省的26个县(市),安徽省的9个(市),浙江省的20个县(市),另有1200余人分散安置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青海、新疆、宁夏、山西、黑龙江、北京、上海、四川、福建等省、市、自治区。县内就地后靠移民82544人。由于受历次政治运动影响和倾思想干扰,在指导移民工作中存在粗糙和简单化问题,给移民造成了许多困难,也留下了许多不该留下的遗留问题。难怪原浙江省委第一书记江华在临终前说:我对不起淳安人民,新安江水库移民遗留问题这么多,责任在我。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新安江移民谁也没有责怪埋怨这位老书记,绝大多数移民当时的想法就是:为了国家建设,移民是应该的,只是希望政府给个有地种、有柴烧、能生存的地方就行。

195611月,淳安县紫峰乡芹坑村36户、170人首批迁移到桐庐县横村乡柳岩村插队安置,接着一批批地移民远迁嘉兴、金华等地。19582月,中共建德地委提出号召,全县上下进一步树立大跃进思想,坚决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以此统帅移民工作。于是,全县掀起移民大跃进,移民费也一降再降,从起初的500元左右,下降至最少时的150元,迁移50千米以上的交通补助仅8元。当时移民口号是少带旧家具,多带新思想。移民们只带主要农具、铺盖和碗筷,余下物件均由县商业供销部门折价收购。凡迁移不超出100千米的,一律军事化徒步行军,农具、家具用人力搬运,故而远近亲朋好友均来帮忙。当时流行一句话叫做亲帮亲,邻帮邻,肩挑背扛送移民1958年的2月至4月间,平均每天迁移186户、736人;5月中旬中的6天,平均每天移民2583户、10289人,其中徒步大行军日均3624人。在1958年至1960年春的三年移民大跃进中,共移民184342人。回顾当年的情景,新安江上游至钱塘江白帆飘动,百舸争流,满江都是移民的木帆船。杭徽公路、淳开公路全线都是移民的大篷车。淳安至建德、淳安至桐庐的公路两旁,到处都是扶老携幼,肩挑背扛接踵而至的移民。当初移民全部安置在本省,后来因为平原地区和患血吸虫病地区不适应淳安人的生活习惯,从1964年开始,又辗转迁往江西、安徽等地。

image.png

1957年12月23日,原淳安县紫峰乡水南村移民情况 (网络图片)

 

大规模的移民,历来就是一件难办的事,即使远古的盘庚迁殷也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难怪共和国总理周恩来那么重视移民工作。他在视察新安江电站建设时,也要百忙中抽出时间看望淳安移民,并和移民大妈亲切交谈。然而,我们淳安的移民,尽管对祖祖辈辈休养生息的田园故里,有着太多的不舍,但是他们怀着支援国家建设的赤子之心,义无反顾地远走他乡。他们的口号是:国家需要什么时候移,我们就什么时候移,国家要我们移到哪里,我们就移到哪里”“生产上当先锋,移民上争光荣”“头可断,血可流,生产、移民坚决不落后”“生产高潮再高潮,移民跃进再跃进。移民们还创作了许多移民歌谣,原茶园镇竹竿村的村民就在决心书中写道社社谷满仓,户户有余粮,欢欢喜喜到富阳;合洋乡移民在歌谣中写道:今天支援新安江,高高兴兴离故乡,明年建成水电站,子子孙孙幸福长”“丰收千斤粮,高中光荣榜,迁去新家乡,支援新安江;浪川移民写道:移得快,移得好,要把生产先搞好,早迁移,早发电,赛过英美心里甜;横沿乡移民写道:鼓干劲,争上游,不夺红旗不罢休,争先进,树标兵,二批移民走前头;迁移至新登的移民写道:电灯亮,喇叭响,移民个个喜洋洋;再加劲,干一场,来日生活赛天堂;芮坂村、汾口的移民写道:为了水电先行官,我们必须快迁光;为了支援新安江,高高兴兴离故乡。听了这些移民的口号、移民的歌谣,谁不感动?什么叫爱国?这就叫爱国!什么叫奉献?这就叫奉献!移民的爱国奉献之情感人肺腑,使人永世难忘。

image.png

1957年,淳安县茶园镇工商户迁移留影 (网络图片)

 

难忘移民人的创业精神

新安江水库形成,不仅淹没了淳安最肥沃的土地,更迁走了淳安最优秀的人才。树挪死,人挪活。虽然移民的生活环境变了,生存空间小了,生活条件差了,但更激起了他们奋斗创业的勇气。淳安人不论移到何地,都以吃苦肯干勇于创业而闻名,并谱写出了一篇篇华彩乐章。1977年恢复高考后,几乎所有移民村都是当地录取率最高的。移民们无论是从政、行伍、治学、经商、业农、办企业,都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由于移民分散各地,难以统计,但就所知的情况,却足以让人惊叹!

image.png

周恩来总理为新安江水电站建成题词(网络图片)

 

新安江移民中先后诞生了数以百计的共和国县级以上干部,其中典型代表有:二十几岁从淳安太平乡石村移民至建德市的方樟顺,从中南地质局技术员干起,一直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国家地质总局局长、党组书记;十几岁从淳安蜀阜移民至丽水的徐培金,从庆元县林场技术员干起,直至担任丽水行署专员(后任浙江省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遂安后靠移民王水法,从基层供销营业员干起,直至担任杭州市委副秘书长、交通局局长等职。三四岁就移民富阳又转迁江西德安的江炳忠,现任中华保险湖南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由文昌西园移民的刘才杰,从基层干部干起,直至担任浙江省人民防空办副主任(正厅)。十几岁从淳安松崖村移民至开化,又转移到江西德兴的童禅福,从县广播站记者干起,一直做到浙江省委、省政府信访局局长,民政厅副厅长,是全国劳动模范,也是《国家特别行动——新安江大移民,迟到五十年的报告》的作者。移民丽水,1954年出生的叶胜荣,曾任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移民开化的淳安人钱国女,曾任浙江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省水库移民安置办公室主任、浙江省地 质勘查局副局长等职。曾任江山市委副书记、市人大主任的严福朝,是淳安县藻禾埠迁到金华市的移民。移民中还有从小移民到建德市,长大又回淳安任县委书记的邵银泽。有移民江西,出生于1962年,现任江西财经学院会计学院院长的张蕊;出生于1970年,现任江西南丰县县长的姚飞翔;出生于1972年,现任崇德县县长的程新飞,等等。据《德兴县志》记载,淳安迁移到江西省德兴市的移民1573户、7728人,现在发展到4469户、16453人,其中担任副科以上干部的就有77人,有曾任市长的王琢磨,任政协主席的洪志仁等。

淳安移民在科技文化界人才辈出,有参与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航空、航海研究的特殊专家,有参加全国文代会的作家,有著名书画家、医生、地质学家、水利学家等等,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国务院特聘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就有数十位。其中童克忠、成巧云、童彭庆、宋晓、方丁酉、徐捷、胡武周、童善庆、余森海、方平德、陈逢阳、洪振声、张蕊、张炳根、严立贤、张齐贤、周启星等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张齐贤,1939年出生于淳安渡渎乡徐坑村,1959年迁移至建德邓家红宅村,1966年转迁江西资溪县。1960年毕业于南京林学院,先后任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林学院院长。1997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数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周启星,1963年出生,原遂安东亭乡竹贤村人,迁移至龙游溪口镇,博士后学历,中国科学院研究员,2005年任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获国家专利60余项。

淳安移民在军界也是人才济济,原妥桥乡移民余西洋,曾任南京军区军训部副部长(正师职);原妥桥乡移民江一正,曾任第三军医学院政治部组织处处长(师职);原屏东乡移民邵伯森,曾任海军疗养院内科主任,技术五级(副军级);原东庄村后靠移民邵伯恒,曾任某部团长,转业地方后任新疆自治区副厅级巡视员;原黄江潭移民方平德,曾任武警水电第一总队副总队长(正师);原茶园镇移民项红英,曾任武警水电一总队医院副院长(大校);原练村移民胡德纯,曾任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文职二级(享受少将待遇);原金塔村移民(桐庐)姜国良,曾任空军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技术五级(副军级);鸠坑乡移民南丰的方树成,曾任广昌县武装部政委(转业后任资溪县政协主席)。

新安江移民,不论移哪里,他们的创业精神,都会带给那里太多的震撼。淳安移民在江西省有全国劳动模范,在安徽省有全国劳动模范,在浙江本省更有全国劳动模范。吴官正主政江西时,有一年表彰十位省劳动模范,其中竟然有8位是淳安移民,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句了不起的浙江人的赞叹之声。

image.png

为新安江移民所立的纪念碑 (网络图片)

 

许多移民村不仅成为当地创业的标杆,还成为全国或全省的典范,江西的德兴市潭埠镇立新移民村被评为中国新农村示范村,时任省委书记孟建柱、省长吴新雄都曾到立新村视察过。常山县二都桥村移民村,由淳安蜀阜村先锋大队女党支部书记洪金贺带队移民,在移民动员会上,她没有一句客套开场白,头一句就讲:现在有人讲:母鸡啼,火烧屋!我就是母鸡!可现在不是母鸡啼,火烧屋,而是母鸡啼,水浸屋!我们要坚决服从党的指挥,为国家建设,开展大移民!县里叫我当脱产干部,我不当,要和大家在一起移民!洪金贺带领大家移到常山县二都桥建立蜀口新建村,又带领大家战胜血吸虫病,带头跳入冰冻泥水中挖坝基,建成周塘水库。她还率先带领移民建成常山第一处园田化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畈。常山县安排她担任国家干部,她再次放弃,坚持任移民村党支部书记,一心一意把移民村建设好,为此被评为省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

image.png

建成后的新安江水电站 (网络图片)

 

田蓝村是武义县远近闻名的新安江移民村。一个200多人口的村庄,恢复高考后至2000年,就有20多人考取高等院校,令武义人钦佩不已。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单位、金华市文明村、金华市生态村等。

安徽旌德县白地镇洪川村移民余的娜,从1994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带领全村致富,使一个300多户1300多人的洪川人均收入达到1万多元,成为皖南第一村。20091030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门做过报道:村党支部一班人在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余的娜的带领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兴办实事为抓手,以争当强村为目标,经济发展和村级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县的前列。余的娜在当地有着很高的威望。自2003年以来,她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参政议政、认真履行职责,先后向全国人大提交议案和建议60多份,着重反映农村改革、农村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养老、退耕还林、计划生育、农村饮水、公共财政、农村建设投入等与农民、农业、农村息息相关的问题。她每次的议案、建议,都能引起中央和地方的高度重视。其中,在2009年、2010年,她提交的《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被列为重点建议,民政部派专人赴江苏、浙江调研,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鲜明地提出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中央电视台围绕该提案,专程派记者赶赴余的娜所在的旌德县白地镇洪川村对余的娜进行专访,并在当年227日的《新闻联播》中播出。在庆祝全国解放60周年时,旌德县专门为她家拍摄了三集专题片:第一集《夫妻移民的身份变迁——七次搬家的故事》,第二集《余春明:夫妻移民的身份变迁——从手工作坊到行业排头兵》,第三集 《夫妻移民的身份变迁——余的娜:从普通农村妇女到全国人大代表》。洪川村在她的影响下,竟然全村都会说淳安话。当地原居民村委主任芮守兵一口地道的威坪话,让人误以为也是淳安移民。

淳安移民中还有许多资产近亿元或数亿的企业家。如余的娜的丈夫余春明就是安徽黄山胶囊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从几百元开始创业,至今资产数亿元,拥有胶囊生产线48条,年生产能力达200亿粒以上。研发的肠溶空心胶囊生产线,居全国领先水平且其产量和质量居全国第一,是全国同行业的标兵。

新安江移民人的创业精神,在皖浙赣颇有名气,这种名气是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取得的。改变移民一穷二白的面貌,靠得就是吃苦创业精神。

难忘江西、安徽及本省外地、外县对移民人的收留包容

值得敬佩和歌颂的不仅是淳安新安江水库移民的奉献、创业精神,还有收留包容新安江移民的江西、安徽及本省的外地、外县人民,是他们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才使10多万新安江水库移民重新安居下来。1968年江西、浙江两省协调会上,江西省的领导曾说过一席话:我们非常欢迎浙江移民到江西来,这决不是浙江一个省的问题,也决不是两个省的问题。上海要江西安排15万上海下乡知识青年,我们也同意了,这是关系到国家建设的问题。浙江提出要江西安排10万人,我们非常欢迎。我们能够做到的,要积极去做。关于安置时间问题,以10万人计算,可分两到三年完成。具体时间由有关专区、县商量定,能提早的最好。今年时间不多了,明后两年完成。关于安置地点问题,现在初步定在抚州地区安置5.5万人,上饶地区安置3万人,九江地区安置2万人。关于安置方式问题,安置要因地制宜,我看一个县要集中成片安置上万人是比较困难的,原则上以队插到大队,或者以大队插到公社为宜。移民安置的县、社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看待,这不是单纯的移民问题,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严肃的政治任务。这位当时江西的最高领导把对新安江移民的安置时间、安置方案、安置方式都做了明确的安排。从那以后,江西各地都把安置新安江水库移民 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同样,安徽及本省的外地、外县也作为政治任务,非常慎重地安置了1万多淳安移民。没有江西、安徽和本省外地、外县人民包容移民的胸怀,这10余万的淳安移民生活处境会更困难。移民有今天,也要深深感谢江西、安徽及本省外地、外县人民。

image.png

新安江水库建设前的原淳安县港口镇风貌 (网络图片)

 

难忘移民人的故土情结

新安江移民,不论走出千里万里,他们都非常怀念淳安。是他乡不好吗?不是,是故土难离啊。他们乡音不改,习俗不改。改革开放后,生活好点了,一家家都带着子孙来祭祀,来认故土。一位移民到姜家镇后,还一定要带着子女坐小船去寻找家乡的原址。台湾文化部部长龙应台的母亲应美君,是淳城镇人。淳城镇淹没后,1995年,她专门让龙应台陪着到淳寻找祖茔。2010年,龙应台专程去婺源看望移民的舅舅,祭拜去世的外婆。在舅舅那里看到外婆留下的一只小木箱,这只木箱原属于10岁时的母亲应美君,箱盖上还留有她用毛笔书写的客人请忽开此箱,此箱美君自由开一句话。这只陈旧的箱子上有外婆的名字、舅舅的名字,记录着它随同家人从淳安到婺源的每一段迁徙。表弟告诉龙应台,这只箱子是外婆临终时才拿出并关照:一定要交给应美君。

移民富阳的退休老师在《故乡行》中写了:祖籍青溪邑,沦为千岛湖,离乡四十载,归来不识途”“湖底埋祖辈,梦中常祭哭,湖底多良田,梦中常耕作”“心潮伴松涛,热泪满湖流,他年作古日,骨灰洒此湖等诗句。一名新安江移民在诗中写道:历尽沧桑千岛春,始知世事转乾坤。移民情洒梓桑泪,游子梦萦宗祖魂。智水犹余乡土味,仁山尚有故人恩。常思归燕绕湖去,遥酹江天共倾樽。一名蜀阜乡移民写道:

淳安蜀阜小蓬莱,璀璨人文多俊才。

为国献家远迁徙,离乡背井久分开。

千年故土根犹在,万众移民志不衰。

切盼乡亲重聚会,相看泪眼莫伤怀。

这就是新安江移民对故乡念念不忘的情结!

image.png

1959年移民前的故园界首村 (网络图片)

image.png

移民50年后(2009年)的新界首村(网络图片)

来源: 《杭州月志》总第22期
logo3.png
主办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法律声明飘窗维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
电话:(0571)- 852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