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官方微博 欢迎浏览杭州党史与地方志

都锦生与茅家埠都锦生故居

发布时间:2021-11-03 点击率:

都锦生与茅家埠都锦生故居

龚玉和

关于茅家埠之名的由来,有人说缘于古时村口埠头布满茅草,野趣横生;也有人说是因为以前在此居住的大多是茅姓人家,所以才叫茅家埠。旧时,香客们到天竺礼佛,多在湖滨雇条小船,一直摇到茅家埠,弃舟登岸。人们向西仰望,远处天竺山双峰削立,形同“天门”,便知道天竺佛国就在眼前了,沿着赫赫有名的“上香古道”直奔天竺、灵隐。茅家埠就处在这条古道口上。

image.png

都锦生像

 

锦生茅家埠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7),都锦生出生在茅家埠的一栋老宅里。民国8年(1919),22岁的都锦生毕业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今浙江大学前身之一)机织专业,并留校任教。通过教学实践,丰富了都锦生的丝织学识,他逐渐萌生出用传统的织锦技术织造西湖风景画的设想。经过半年的探索,都锦生在学校纹工场的手拉机上织出了第一幅5英寸×7英寸《九溪十八涧》丝织风景画,开创了丝织工艺技术史新的一页。

匠心夺天工

民国11年(1922515日,在亲戚宋春源与钱庄老板宋锡九支持下,都锦生购置一台手拉机,雇工人一名,在西湖茅家埠的家门口挂出了“都锦生丝织厂”的招牌,开工织造丝织风景画。由于产品新颖别致,所以很受社会欢迎。民国13年(1924),都锦生在花市路(今邮电路)口开设门市部。次年又在上海设立门市部。民国15年(1926),他在杭州艮山门外购地十多亩,新建厂房,扩大生产。此时的都锦生已拥有手拉机近百台、轧花机5台,职工、技术人员约130人。在此后的近十年中,都锦生又新建第二工厂和第三工厂。到民国20年(1931)营业所已遍及上海、南京、汉口、北平、广州、香港等地。

民国17年至民国18年间(19281929),都锦生两次东渡日本考察织锦业,并从留学欧洲的友人处获得一台法国产最新全铁电力机,又购得法国造的棉织油画风景作为样品,与技术人员进行研讨分析,研制新产品。在日本考察期间,日本女人手中的绢伞吸引了他的注意,都锦生想,江南夏日炎热多雨,人们喜欢用伞来遮阳避雨,这样的伞,我们也可以制作呀。回国后,都锦生开始研发绸伞。伞骨改用紫竹,用真丝做伞面,伞面上绘西湖风景。他将新产品取名为“西湖绸伞”(也叫“晴雨伞”)。有一天,都锦生长女都恒如放学回家,看见父亲端着一盆水正在往下倒,地上撑着一把绸伞,清水洒落到绷紧的伞面,顺着三潭印月的画面往下滑落。水倒得越多,水声越急,绸伞底下却一点水也没有,这就是第一把绘有西湖风景的绸伞!西湖绸伞厂开张时,都锦生请来了上海当红影星胡蝶、徐来剪彩,为绸伞做广告。西湖绸伞一上市就被妇女与游客争相购买。身着旗袍,手持雅致绸伞的女子成了西湖边的一道靓丽的风景。舞台上,绸伞也成为舞蹈、戏剧演员手中的道具,演员的精彩表演在无形中为绸伞做了宣传。就这样,西湖绸伞声名远播,成为游客旅杭的必买纪念品之一。

民国20年(1931),都锦生在《创业经过》写道“……(余)性喜风景,湖光山色,徘徊不倦,乃本心之所好……研究锦绣湖山之胜,进求巧夺天工之术……九年间,发明大小风景织锦二三百种,远及东西各国、南洋各埠……顾客需求五彩织锦风景,两次赴日考察,以心所得,勤加研究,始克成功……云霞灿烂,龙飞凤舞,五光十色,鲜艳夺目。年来又增至法国最新式织机,生产西装丝绸衬衫、领带、运动衫、内衣等服装……”

image.png

《宫妃夜游图》织锦画

 

耀世为翘楚

一千多年前,织锦曾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队走出国门,这种绚烂多姿、光彩夺目的丝织品让当时的西方世界对遥远神秘的东方充满了羡慕与神往。民国15年(1926),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西方人第一次见到了都锦生带来的《宫妃夜游图》织锦画。那么美丽,那么华贵,纤细入微,毫发毕现!有人说,丝宛若水,在都锦生手中,成为栩栩如生的图画,跃然眼前。他的丝织画品在国际博览会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引起了报刊的注意,并获得了金质奖章。由此,都锦生织锦在国内外名声大振,产品供不应求,远销西方各国,不远万里而来的求售者、求艺者云集杭城。

民国17年(1928),都锦生丝织厂研制的新品五彩锦绣织锦《蜻蜓荷花》投产。后又研制成功经纬起花丝织风景画,使丝织工艺品种有了新的突破。

民国18年(1929),都锦生丝织厂参加第一届西湖博览会,在丝绸馆中专门设立了都锦生产品陈列室。五彩锦绣织锦荣获特等奖,织锦领带荣获优等奖。

民国23年(19344月,都锦生创作了一件彩色的活佛图像织锦,这是都锦生的第一件彩色丝织画作品。此后都锦生丝织厂承接织造西藏班禅活佛五彩佛像,订货1900张,获利甚厚。

都锦生在继承传统杭州织锦工艺基础上,创新改进,研制出五彩锦绣、经纬起花丝织风景画等工艺,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表现形式通过织锦工艺体现出来,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都锦生”逐渐由一个人名变成了民国最为著名的品牌之一。

魂梦映湖山

民国26年(1937),正当都锦生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拳脚之时,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杭州沦陷。在茅家埠的都家老宅里,都锦生正烦恼郁闷,城陷之后,日本人到处找他,要他担任日伪杭州市政府科长,想利用他在国内外的声望为日本人做事,遭到都锦生的断然拒绝。

在万不得已之下,都锦生只得携家人离开茅家埠,避难到了上海。他将杭州的部分织机先后运往上海租界小规模生产。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都锦生在各地的营业所全部瘫痪。民国28年(1939),正当他在租界惨淡经营之时,噩耗传来:日本侵略者炸毁了他在杭州的工厂。听到这个消息,都锦生瞬间苍老,元气大伤,十数载心血付之炮火,悲愤交集。民国32年(1943526日,都锦生不幸辞世,年仅46岁。

image.png

都锦生故居外立面

 

2003年,在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中,作为杨公堤景观之一的都锦生故居得到全面修复,并开辟为都锦生故居纪念馆。纪念馆由入口、祖屋、作坊(工厂雏形)及纪念室、陈列室几部分建筑组成,展示都锦生的生平事迹和丰富的江南丝绸织锦文化。在纪念馆中,展示了《苏堤春晓》《西湖全图》《灵隐雪景》《上海外滩全景》《颐和园全景》等一幅幅风景织锦,又让我们看到了20世纪初,都锦生为振兴民族丝织工业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都锦生早已乘鹤西去,但他发明创造的织锦技术留给了世人,他的辉煌与凝聚着他毕生心血的灿烂织锦永远驻留在温柔美丽的西湖。

 

(作者单位为西溪文化研究会)

来源: 《杭州月志》总第50期
logo3.png
主办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法律声明飘窗维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
电话:(0571)- 8525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