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官方微博 欢迎浏览杭州党史与地方志
首页 党史学习 党史专题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的发展

点击率:

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的发展

 

中共杭州市委组织部

 

 

一、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

文化大革命后,杭州市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主要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个别党员意识淡薄,革命意志衰退,思想落后,混同于一般群众,怀疑抵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执行党组织的决议。二是受林彪、“四人帮”遗毒的影响,有的党员私心重,党风不正,损公肥私,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甚至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腐化堕落,严重违法乱纪。三是党不管党,一些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抓得不紧不力,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全市约有15%左右的基层党组织处于后进状态。针对存在的问题,从1981年开始,市委开始注重和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经常性地组织党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文件精神和十一届三中、六中全会精神。通过上党课、举行报告会、开办短期轮训班和过组织生活等方式,对党员加强四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要求党员加强组织性、纪律性,自觉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一致;二是形势教育,要求党员认清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上政治上出现的良好形势和存在的暂时困难,自觉执行党中央的经济调整和政治安定的方针;三是正确估计建国三十二年来的成绩和错误,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要求党员自觉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克服“左”和“右”的错误思想;四是正确认识党的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坚持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要求党员统一思想,增强团结,振奋精神,搞好生产。通过学习教育,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干部离退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城市街道经济的发展和综合服务功能的发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街道、居民区所辖的居民和党员数量成倍地增加,基层党组织的任务越来越重,出现了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新问题。一是从党中央到地方党委均未对居民区党支部的领导地位作出明文规定,从而使部分党支部和居委会之间缺乏正常的工作联系,党政关系难协调,工作难开展。如有的党支部不参与居委会工作,无法详细了解居委会任务的完成情况、工作的实施进程以及可能或已经遇到的困难,无法发动党员帮助居委会克服难关。二是退休党员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居民区内的退休党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三是由于城市规划的需要,老城区的拆迁面不断扩大,城市居民的居住日益分散,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支部书记的挑选面变得更窄,支部活动难度增大,支部作用得不到发挥。四是居民区党支部的党费全部上缴街道党委,党支部缺乏办公经费,无活动场所,开展学习活动较难。针对这些问题,全市各级党组织切实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要聚精会神地抓好党的建设”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居民区党支部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居民区党支部动员离退休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居委会工作,对党支部主要领导和居委会主要负责人实行交叉任职,切实加强对外出党员的管理教育,不断加强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街道党委班子建设,基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街道干部年龄大、文化低的状况。到1992年,全市217名街道党委委员,45岁以下的157人,占72.4%4655岁的49人,占22.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73人,占33.6%,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84人,占59.9%。二是重视党员教育阵地建设。全市31个街道全部建立了业余党校,有234个居民区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占36.6%。三是党组织生活比较健全,“双争双评”制度坚持较好。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全市各级党组织始终按照市委提出的“围绕经济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双争双评”(民主评议党员、民主评议支部)活动。在1991年的“双评”活动中,评出一类支部324个,占44.6%,二类支部384个,占52.8%,通过支部评议,进一步提高了支部的战斗力。四是党员作用发挥较好。在由街居干部、小组长、墙门代表、治安巡逻员、志愿者服务员组成的护院看楼队中,党员比例占三分之一。街道的绝大多数离退休老党员,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中积极发挥宣传作用,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发挥桥梁作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发挥骨干作用,在移风易俗中发挥表率作用,树立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199212月,市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居民区党支部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居民区党支部的地位作用和基本职责、党支部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强居民区党员教育管理的方法等内容。《意见》指出,居民区党支部是党在城市街道的基本组织,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核心;加强居民区党支部的工作,提高党支部战斗力,对提高党在城市人民心目中的威信、促进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同年,全国社区建设讨论会在杭州召开。1993年,为了使街道党组织加强对街道其他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协调街道范围内的省、市、区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市委组织部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改街道党委为街道工委。

此后,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部署,进一步提高街道党组织的战斗力,促进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街道各项事业的发展,全市城市基层党组织认真学习了中组部下发的《关于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明确了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要求、街道党组织的地位和主要职责。

2000年,全市5个城区有街道30个,居民区523个,以居民区辖区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含党总支)510个,占应建数的97.4%2001年,市委组织部结合社会体制改革,在5个老城区原有586个居民区重新组成275个新型社区的基础上,积极组建了社区党总支。当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同志来杭视察了社区党建工作。随后,市委迅速下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并在上城区、下城区试点的基础上下发了《社区党总支工作细则(试行)》。20029月,市委制定下发《杭州市社区党委工作细则(试行)》,明确了社区党委的地位、职责、任务,初步规范了全市社区党委工作。按照“积极稳妥、试点先行”的要求,市委组织部指导全市5个老城区建立了社区党委的试点。江干区、西湖区率先完成在符合条件的社区建党委的工作,上城区、西湖区分别在小营巷社区、下马塍社区进行党员大会民主选举社区党委班子的试点。当年,全市共建立社区党委147个,举办了4期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对全市190名社区党委书记、党总支书记进行了培训。在各区推荐、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互评的基础上,评选产生了15个党建工作示范社区,并从市级机关选派15名年轻干部,到党建工作示范社区担任党委副书记。此外,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委党校、西南师范大学为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举办了以网上授课为主的社会公共管理专业大专学历培训班,建立了杭州市社区党务干部培训中心。此后几年,全市深入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扎实推进社区党建“精品、亮点”工程建设,创建了上城区小营街道小营巷社区党委等11个市级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全市224个有100名以上党员的社区全部完成建党委工作。与此同时,社区“领头雁”工程初见成效。通过加强培养、提拔使用一批,公开招聘、选优聘用一批,机关下派、大胆启用一批,以老带新、继续留用一批,使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中年龄在45岁以下、学历在大专以上、“双带”(带头奉献和带领社区党员为居民群众服务)作用强的比例达到三个60%以上,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党建工作水平。200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根据中共中央转发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4]25号)精神,结合杭州市实际,市委下发了《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意义、指导思想、任务、作用等内容。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5年以前,重点解决农村党支部班子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问题;第二阶段是1985年至1987年,各级党委开始重视整顿农村后进党支部工作,积极探索解决支部班子后继乏人的问题;第三个阶段是1987年开始,各县(市)、区委在整顿农村后进支部工作中,采用综合治理的办法,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1986年初,中组部下发《关于调整和改进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的意见》。此后,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也作了相应调整。市委组织部在对七县三区的47个乡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广泛的调查后,结合村级整党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就合理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切实加强党员管理教育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认真抓好发展党员工作的薄弱环节等四个方面作出规定。次年,根据“党要管党”的要求,市委批转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适时调整农村党组织设置、增强党组织生机和活力、提高领导班子战斗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年,市委还对一些后进农村党支部进行了整顿,推广了萧山、桐庐的先进做法。1989年,市委认真贯彻省委“嘉善会议”精神,切实加强了对农村后进村党支部的整顿工作。市委组织部对全市农村党支部情况进行了调查,召开了“余杭会议”,全面部署农村后进党支部的整顿工作,并拟定下发了《杭州市整顿农村后进党支部,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纪要》。当年,根据中组部下达的课题,全市开展了“县委如何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情况作了调查,评估现状,查找问题,研究对策。同时结合县、乡党委换届,将富阳县和余杭县星桥乡作为试点,分别制定了“县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规划”和“乡党建规划”。1991年年初,市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并在萧山召开了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此后,全市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1、开展挂钩结对活动。

1992年开始,全市广泛开展了贫富乡镇、村结对子和部门联村工作。当年,全市认真抓好市级机关13个部门联系32个贫困村和70个贫富乡镇部门挂钩的工作,加强经济扶持,帮助贫困村脱贫,使年集体收入1万元以下的村比上年减少了101个。在此基础上,市委又提出了加强对富裕村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意见,全市农村党建着重抓富裕村的“龙头”示范作用和贫困村的脱贫致富工作,并确定了67个扶贫项目,落实扶贫资金92.5万元。1992年至1994年,全市先后召开了村级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和亿元村党支部书记座谈会,共表彰奖励了150名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改变贫困面貌成绩显著的村党支部(总支)书记及12个部门联村先进集体。

2、集中整顿农村后进党支部

199410月,根据中央的部署,全市近200个农村软弱涣散的瘫痪状态的党支部得到了整顿。农村基层党建紧紧围绕“奔小康”这一目标,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至年底,各县(市)、区命名“小康村”228个,“小康示范村”33个。次年,县(市)、区各级党委按照“五个好”的目标,继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广泛扎实地开展奔小康活动。全市有15个村被省委命名为小康示范村;50个村被市委命名为小康示范村;755个村被各县(市)、区命名为小康村。与此同时,市委组织部指导各县(市)、区抓好农村乡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到年底,全市3561个行政村党支部和2459个村委会进行了换届选举。通过换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群众信任的优秀中青年干部肩负起了乡镇、村的领导重任。此外,149个农村软弱换散和瘫痪状态的党支部经过整顿得到了转化。1996年,市委组织部下发了《杭州市农村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党支部整顿验收标准和办法》,对1994年底被评定为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的农村党支部的整顿转化工作进行检查(复查)验收。(市组通[1996]44号文件),并继续抓好农村后进村党支部的整顿转化和巩固提高工作。全市原165个后进村中的163个有了明显转化。此后两年,全市普遍开展了农村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1997年表彰了49名“小康示范村”先进党支部书记和50名“脱贫致富先进村”先进党支部书记;1998年开展了村党支部创建“五好”、乡镇党委创建“六好”活动。同时,以乡镇和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建立健全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后,全市农村还普遍开展了集中教育整顿活动。

3、实施农村“领头雁工程”建设

“领头雁工程”是全市以村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代名词,其目的是为了建设一支年富力强、文化素质高、具有双带(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本领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该工程自2000年开始实施,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2001年,全市投入教育资金300多万元,在农村基层干部中开展“领头雁工程”建设。组织村主要干部2687人参加高中学历教育和农村支部书记岗位培训,618人参加大中专学历教育;全市100多个乡镇开展“公选”村干部工作,选拔村干部近2000人;建立村干部报酬保障制度,解决村党支部书记误工报酬长期得不到落实的难题;建立杭州市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全市农村党支部书记240人参加培训。同年,为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市委还下发了《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对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义、任务、目标、内容、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要求。经过2年多的努力,到2002年,全市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实现了“三个60%”的目标,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0%45岁左右的占60%、具有双带本领的占60%2003年初,针对“先锋工程”建设强核心、强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了“领头雁”工程,以村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日益改善,并提出到2005年实现“三个80%”的目标。当年共解决4850名村干部的误工报酬,完成9589名村干部的高中学历培训,选拔村后备干部7000余名,调整村党支部书记1814名。换届后的村党支部书记年龄在45岁以下的2936名,占65.4%;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的3251名,占72.4%。此外,还运用“学教”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村级组织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教育,在萧山区航民村建立市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在桐庐县分水镇建立发展村级“块状经济”培训基地,在淳安县唐村镇凤坡村、里商乡里阳村建立发展“山区经济”村干部培训基地;对“365天为民服务窗口”、“民情恳谈会”、“全程为民代理服务”、“便民服务卡”、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等经验做法进行梳理、完善和推广;普遍实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由村党员、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对村两委干部的工作进行民主评议;从确立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规范村两委关系入手,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意见》,规范村级事权、财权和用人权,健全村级议事决策、生财理财和选人用人等机制。

4、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

“先锋工程”以“三级联创”为基本途径,以强核心、强素质、强管理、强服务、强实力为主要内容,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该工程自2003年开始实施,将创建任务细化到各区、县(市)。当年共创建省级先锋工程“五好”乡镇党委8个,“五好”村党组织14个;市级先锋工程“五好”乡镇党委22个;县级先锋工程“五好”村党组织380个。同时,抓好新一轮“49100”帮扶工程建设,抽调选派38名市直机关干部到市级领导联系的欠发达乡镇担任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镇长,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锻炼。2004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市委、市政府建立了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全面推进村会计委托代理制。省、市、县、乡四级选派农村工作指导员4358人(市本级90人),走访农户23万余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550余个,从各级部门争取扶持资金2780余万元。经过一年的扎实工作,农村工作指导员在农村基层逐步树立起“勤于学习的有心人、发展经济的内行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基层建设的推动人、自警自励的明白人”的良好形象。杭州市西湖区龙坞镇上城埭村、滨江区浦沿街道杨家墩村、萧山区党山镇梅林村、萧山区瓜沥镇航民村、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富阳市春江街道八一村被省命名为“基层党建工作省级示范村”;余杭区、富阳市被省委授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称号;江干区笕桥镇花园村等14个党委被省委授予“先锋工程‘五好’村党组织”称号。2005年,省委、省政府办化厅下发了《浙江省村级组织工作规则(试行)》,对村级组织体制和职责、村级组织议事规则、村党组织建设、村干部队伍建设、村务公开与村务管理、村级公共服务等内容进行了规范。与此同时,全市大力推进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全市600个无办公场所的村全部建成办公场所并陆续开放,284个面积不到100平方米的村级办公场所进行了改造扩建。特别是淳安县克服基础薄弱、条件艰苦、资金紧缺等困难,率先开始试点动工建设,在全市开了好头。

三、全市党员的发展情况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至1979年底,全市共有党员162192名(正式党员154193名,预备党员7999名),占全市总人口的3.2%。其中,文化大革命前入党的92188名,占56.8%,文化大革命中入党的55509名,占34.2%,粉碎“四人帮”以后入党的14495名(包括部队转业复员的),占9.2%。粉碎“四人帮”后,对文化大革命中突击发展的7759名党员,分情况处理了7708名,占99.3% ,其中除名和清除的3870名,占50%。在杭州市区内突击发展的党员4062名,除名和清除的2748名,占67.6%。自1978年以来,对一些在“四人帮”横行时犯有反革命罪行或错误,以及其他违纪的党员,按照党章规定分别给予党纪处分的共2617人。其中,开除党籍的1137名,警告、严重警告的789名,撤销党内职务的105名,留党察看的586名。

1980年开始,各级党组织认真吸取“十年动乱”中“突击发展”党员的教训,按照1981年底全国发展党员工作座谈会和1982年“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及1983年中央关于整党决定的要求,坚持党员条件,严格入党手续,发展的党员质量总体较好。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有些单位对有计划地发展党员的精神理解不够全面,把有计划发展理解为由上面分配党员指标,把“适当发展”片面理解为“基本不发展”。如,一些县、区、局把发展党员的内部控制数分到每个厂、社,出现了分指标、卡比例的现象,使一些具备党员条件的同志未能及时入党;有的基层单位有指标无发展对象;还有个别单位认为当前主要应加强对现有党员的教育,提高现有党员的质量,从而忽视了发展党员工作。二是在工交财贸生产第一线的青年职工和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不够。三是受“左”的思想影响,一些单位仍存在着知识分子入党难的问题。为此,1984年,全市召开了两次发展党员工作座谈会,组织市级各部、委、办、局(公司)组织科负责人和各县、区组织部负责人,认真学习中央领导有关发展党员工作的指示精神,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发展党员工作座谈会的精神,回顾了1982年以来发展党员工作的情况,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明确了今后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重点和任务。

在此后的20年里,全市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产生了三个发展党员的高峰期。

1、发展党员的第一个高峰期

1985年到1987年,优秀知识分子入党难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党员队伍的文化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专业技术人员中党员的比例明显上升。三年共发展党员3万余人,平均每年发展1万余人,这一时期是发展党员的第一个高峰期。其中1986年,全市共发展党员11051名,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3.5%,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16.5%35岁以下的占64.3%1987年,又有重点地在各行各业第一线发展了一批有文化的先进青年党员,并针对本市实际,紧紧抓住“制定建党规划、加强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严格履行入党手续、加强预备党员教育考察”四个环节,使新党员的质量有所提高,党员的分布和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在全市新发展的10026名党员中,35岁以下的占61.9%,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占23.6%,生产第一线的占63.4%

1987年后,全市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呈下降趋势,至1989年分别为27725人、22107人和15676人。与此同时,年入党人数也随之下降,1989年和1990年全市只有11312人入党。直到1990年后,申请入党人数才逐渐增加,到1991年底,全市申请入党的人数比1988年底增加了一倍多。同时,各级党组织加强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1989年至1991年,各级党组织以各种形式培训积极分子51923人,占入党积极分子总数的92.2%

1988年至1991年,全市共发展党员2万余人,平均每年发展6000余人。这一时期,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中央确定的“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根据中央(19899号文件《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意见》的精神,强调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要严格党员标准,特别是政治标准,发展的重点要转向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中的优秀分子。此时的发展党员工作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基本上克服了前几年“淡化”党的领导的影响,党建工作出现了好的势头。由于重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新党员的质量普遍较好。二是重视抓好企业、农村生产第一线的发展党员工作,农村长期不发展党员的党支部明显减少。在1991年新发展的党员中,工人、农民、营业员占65.95%,比1988年提高了3.29%;当年全市七县(市)十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党支部较1986年减少了245个。三是绝大多数基层党组织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如发展对象的推荐和提名制度、共青团推优制度、发展对象的考察培训制度、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制度、发展党员工作程序、预备党员跟踪考察制度等。到1991年底,全市建立了积极分子培训和共青团推优制度的基层党组织分别占到77.7%42.1%1989年后,全市各基层党组织普遍开展了“争创先进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民主评议支部、民主评议党员”的活动,并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了“双争双评”的考核目标,“双争”中有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规划和目标,“双评”中有检查发展好坏的考核内容。

2、发展党员的第二个高峰期

1992年至1995年,全市发展党员人数有所回升,每年都有7600多人入党。1992年,全市各级党组织把发展新党员工作同共青团组织的“推优”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共发展新党员7890名。其中,先进模范人物1402名,占17.8%;共青团员1674名,占21.2%;女党员1997名,占25.3%35岁以下的青年4093名,占51.9%;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352名,占55.2%;生产第一线人员5138名,占65.1%1994年,全市申请入党人数达14041人,使全市申请入党人数与人口比高出全省各市地平均水平40%1995年,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精神,当年发展女党员达2409名,占入党人员总数的26.9%。此后几年,新发展的党员队伍中女党员的绝对数量和所占比例逐年稳中有升,年均都超过了30%。至1997年,年发展党员达9855名,新发展的党员数量占全市党员总数的3%,出现了发展党员的第二个高峰期。

在此后的三年里,年发展党员数均保持在9300名左右。2000年,全市各级党组织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发展党员工作的“十六字”方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把好党员的“入口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积极稳妥地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进一步改善了党员队伍结构,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按照中央和省委领导的批示要求以及省委〔20003号文件的精神,重点抓好“50名职工以上的企业有党员,100名职工以上的企业建立党组织”目标的落实。共发展新党员9243人,其中工作在企业、农村生产一线的3688人,占39.9%

3、发展党员的第三个高峰期

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20018月至20043月,全市在新的社会阶层中进行了发展党员的试点工作,在“三新”组织中共发展党员4100余名。此外,2001年至2003年,全市共发展党员26221名,发展工作总体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发展数量稳中有升。全市每年发展的新党员数量都在8500名左右,2003年为9500余名,发展数量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二是发展结构比较合理。在新发展的党员中,生产和工作一线的人员比例从2001年的39.0%增长到2003年的59.0%,专业技术人员从17.1%增长到18.9%,年龄在35以下的人员从59.3%增长到61.9%,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的农村党支部从280个下降到229个,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从72.4%上升到74.9%。三是后备力量充足。全市三年累计申请入党人数155864人次,每年平均增加4000人左右;入党积极分子每年平均增加2000人左右,2003年达到了24672名,为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两年,全市共发展党员21667人,年发展党员数均超过了一万人。其中,2004年是20年来发展党员数最多的一年,当年也成为了发展党员的第三个高峰期。

1986年到2005年,全市共发展新党员175052人,其中女党员所占比例从1986年的24.1 %上升到了2005年的38.7%35岁以下党员从64.2% 上升到64.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从52.2%上升到80.3%,专业技术人员从16.5%上升到17.6%。经过20年的努力,全市党员的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的党员队伍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logo3.png
主办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法律声明飘窗维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
电话:(0571)- 852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