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在改革中蓬勃发展
-
点击率:
乡镇企业在改革中蓬勃发展
杭州市经济委员会
杭州市的乡镇企业(在改革之初及之前称“社队企业”)源于50年代的农村副业。在农业合作社运动中,从事手工业,加工工业的农民相继参加了农业合作社,分别编成副业生产组或副业生产队,合作社兴办的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蓬勃兴起。这一时期的农村副业虽然属于农业,但已形成分工分业的专业生产组织,成为发展社队企业的雏形。此后,杭州市的社队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几起几落。1958年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后,各地公社及所属大队、生产队,在原有副业生产的基础上,靠“一平二调”,相继办起了一批小规模、低水平、以“为农业服务为主”的社队工业企业。有些地方还把原来由手工业联社领导的手工业合作社划归人民公社管理。1959年3月,毛泽东在“郑州会议”上指出,社办企业是“我们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也就在这里”。杭州市农村公社又兴办了一批企业。196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指示要坚决纠正“一平二调”,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原来平调农民的财物先后退赔,大多数企业难以为继,纷纷下马。如萧山县200家社队企业减少到2家。60年代初期,由于国家经济困难,部分干部工人被精简回农村,其中有技术专长、企业管理经验的人员为社、队办起了一批企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的还有工厂干部带队,实行厂社、厂队挂钩,帮助社队拾遗补缺,办起了一批企业。但由于害怕冲击“以粮为纲”和“犯方向路线性错误”,当时社队企业发展缓慢。1970年,国务院在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上提出了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口号,杭州市各地农村纷纷办起了一批小型农具厂、农机厂,社队企业迅速增长,突破为农业服务、自我服务的框框,转向为城市工业服务、为城市居民生活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外贸出口服务,生产经营领域逐步扩大。到1978年底,杭州市有村以上社队企业10407家,从业人员24.52万人。企业总产值达3.8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76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5.5%。社队企业总收入为3.58亿元,创造利润6329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497万元。
1978年12月24日,杭州市革命委员会下发杭革【1978】167号文件,决定建立杭州市社队企业管理局,负责贯彻执行党发展社队企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研究和制定社队企业发展规划。由此,杭州的社队企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走向了快速的发展之路。
一、异军突起(1979—1983年)
1979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发展社队企业的重大意义,确立了社队企业的地位,进一步明确提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凡是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宜于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城市工厂要把一部分适合农村加工的产品和零部件,有计划地扩散给社队企业经营,支援设备,指导技术”。“国家对社队企业,分别不同情况,实现低税或免税政策。”这一决定是社队企业发展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0月21日至28日 , 市委召开全市公社党委书记会议,提出:“要把农村经济搞活搞富,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抓好粮食生产这个主体,插上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两翼”的指导思想,把社队企业列入了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号召全市农村大力发展社队企业。这次会议推动了杭州市社队企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萧山县的浦沿镇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发展乡镇企业,并迅速崛起成为工业集镇。该乡镇企业有的为市属大厂拾遗补缺,有的厂品畅销全国,有的跨入全国同行业的先进行列。如镇办曲轴厂,整套工序全部采用标准化生产,该厂生产的曲轴和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等6家大中汽车制造厂的主机相配套,其中EQ140曲轴为省免检厂品。至1980年,杭州市乡、村两级社队企业有9388家,从业人员31.31万人。企业总产值7.58亿元,比1978年增长97.5%。
社队企业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当时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失调,有的就迁怒于社队企业,认为农村办工业是“以小挤大”、“以落后挤先进”、“与国营大工业争原料”等等,使农村干部心存疑虑而不敢放手加快社队企业发展。1981年5月,国务院颁发《关于社队企业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社队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肯定了社队企业对发展商品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作用。同时指出了社队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盲目性,对资源利用注意不够;在利润分配上,生产队和社员直接得到的利益偏少;还有一些企业财务混乱,不正之风比较严重等。《规定》要求社队企业在调整中,既要服从全局,又要尊重社队的自主权。“凡不与现有大厂争原料,产品有销路,经营有盈利的企业,均不应强制关停。”这一规定,消除了农村干部的疑虑,指明了社队企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社队企业经过调整后,继续发展。
早在4月份,中共杭州市委第一书记张敬堂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市级各局、各厂要对全地区社队企业总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公社进行帮助,特别是对利润在一万元以下的公社,进行重点帮助。搞“自由恋爱”,要分配任务。不搞单纯的救济,要发展商品经济,把文化科学技术引到山区去,由市社队企业局与市经委联合起来,在一、二年内完成。4月中旬,由市经委牵头,组织市社队企业局、市一轻局、市电子仪表局、市二轻局和市家具公司等6个单位到淳安县进行调查,并就如何帮助淳安县社队企业的发展问题,与淳安县委、县社队企业局和部分区、公社的同志进行了商讨。并于5月13日上报市委调查报告。5月28日,中共杭州市委第一书记张敬堂在市乡镇企业局5月13日向市委的报告上批示:“工业上支援由赵玉温同志落实,财税、收购上等由宋光彩同志落实。要求省解决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意见来,再由市革委会或市委讨论处理。”
按照杭州市委、市政府和市经委的布置和要求,杭州市国有企业对乡镇企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八十年代初,万向节厂急需资金发展,杭州汽轮机厂就从流动资金中挤出50万元,借给万向节厂,从财力上给予支持;同时派出技术部门负责人担任万向节厂的技术顾问,派出机修工为他们修机器,并介绍上海的工程师为他们解决技术问题。杭州仪表厂和杭州机床厂分别对余杭仪表厂(西子仪表集团)和西子电梯厂给予技术上的大力支持。
9月7日,市委批转下发市社队企业局《关于赴宁、绍两地区学习发展社队企业经验的情况汇报》,指出“为使杭州社队企业有一个新的发展,一定要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必须进一步统一各级党委的思想认识,明确社队企业的地位和作用,认真处理好社队企业调整、整顿与巩固、发展的关系。第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社队企业的领导,县(区)、公社要有一名副书记或委员分管社队企业。第三,各行各业必须把扶持社队企业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第四,社队企业要在调整、整顿中有一个新的发展。”在此精神指导下,杭州的社队企业快速发展,1981年,杭州市社队企业总产值达到10.8亿元,比1980年增长42.58%。
1982年4月10日至14日,市政府在临安县召开全市社队企业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深入贯彻市委提出的抓好“一个主体(粮食生产)、两个翅膀(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的指导思想,总结经验,明确方向,统一认识,树立信心,以促进社队企业在调整中稳步发展。会议期间,到会同志参观了临安县玲珑山、横坂、青山、山口四个公社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听取了临安县关于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社队企业的经验介绍。会后,由于政策扶持,引导正确,措施得力,各方支持,以及经过全面调整和整顿,提高了企业素质,改进了经营管理,杭州市社队企业“异军突起”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1983年底,全市社队企业1.11万家,比1978年增加727家;企业所有制形式有社队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也有农民联户兴办的合作经营企业及少数个私企业和横向联营企业。企业职工41.53万人,比1978年新增17.01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从1978年的12.4%上升为19.2%;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来自农民,他们亦工亦农,劳动在厂、户粮在村,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社队企业总产值14.8亿元,占杭州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30%上升为47.2%;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从5.5%上升为12.3%。在1979年至1983年的5年中,杭州市社队企业上交国家税金2.87亿元,发放工资8.7亿元,全市社队企业固定资产原值达6.13亿元,不仅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踊现出了拱墅区石桥乡和余杭县崇贤乡等一批社队企业发展的“亿元乡”。
拱墅区的石桥乡依靠发展工业实现了“亿元乡”。他们在抓工业生产中首先用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培训大批干部、职工和技术人员,使本乡的干部、职工和技术人员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一批新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全由本乡本村技术人员承担。如叉车分厂由原来靠敲敲打打过日子的小型农机厂发展成具有多种先进设备的中型厂,生产的叉车驾驶室和部分零配件远销全国十六个省市。华丰电扇厂不断开发新产品,生产的第四代“奇异”牌电扇能多方向转动,深受人们喜欢,第五代、第六代又在设计试制。红卫化工厂的产品已出口英国,胜利印染机械厂生产的立式印染机在省内有很大市场。此外,石桥乡还有一支近300人的供销队伍。他们常年在外,向家乡提供需求信息。各企业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组织生产。只要企业有米下锅,产品有销路,他们自己可以“三过家门而不入”。正是这支供销队伍,从各地将原料源源不断地输进石桥,又将亿元产值的产品推销出去。
余杭县的崇贤乡紧靠杭州钢铁厂,这里的农民过去除了去杭钢当小工外,同工业很少沾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崇贤乡的乡村工业开始迈开大步。1979年成立的新党委,上苏南、下宁波,通过和乡村企业发达地区比较,认识到要使崇贤富起来,就得大力发展工业,而且要扬地利之长,重点发展纺织机械。他们从杭州请来退休工人,利用乡农机修配厂的简陋设备,开始生产纺织机械。1979年,当时属于先进的六二式铁木织机就投入大批量生产。以后,又先后从杭州、上海、四川、辽宁等地请来130多位技术人员和退休师傅。依靠他们的帮助,崇贤工业初具规模。全乡工业的“龙头”——崇贤纺机厂,依靠聘请来的省内外专家、工程师、技术人员,研制生产的5G494针织横机打入了香港市场,针织横机生产线扩建项目被列入省“星火计划”。依靠几只看家产品,在全国各地赢得了近万家用户。纺织机械站稳脚跟后,乡领导又不失时机地提出多办纺织厂。崇贤、向阳纺机厂从原料、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扶持小厂,使全乡纺织厂发展到25家,织机达460余台。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化纤、印染、服装业的兴起。乡里投资建成了一座万吨级轧钢厂,一家全县最大的化纤厂,一条出口真丝印染生产线,使纺机、化纤、织造、印染、服装形成一条龙。1985年,全乡企业已发展到70多家,拥有机械制造、轻纺织造、建筑材料、造纸包装、家用电器、食品加工6种产业,连续4年工业总产值居全县首位,并跨入亿元乡的行列。
1983年底,杭州市社队企业包括工业、建筑、运输、商业、饮食、服务业和农业企业以及创汇企业。社队企业收入结构为:工业企业总收入12.1亿元,占整个社队企业收入的84%;建筑业1.3亿元,占9.1%;农业企业2543万元,占1.8%;交通运输业2803万元,占1.9%;其它企业4504万元,占3.1%。96个公社(乡)总收入或总产值达500万元以上,占公社总数的25.3%,其中有38个公社(乡)突破了1000万元。
工业企业的发展方面 杭州市社队企业中的工业企业主要包括纺织工业、机电金属制品工业、建材工业、食品饮料工业、化学塑料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缝纫工业等。其中纺织工业和机电金属制品工业尤为突出。
纺织工业是杭州市社队工业企业中最大的行业。从1958年,萧山西兴公社建立了杭州市第一家土纺厂。1976年后,社队纺织企业增多,产品种类增加,生产由手工操作逐渐转变为半机械化、机械化。到1980年底,杭州市社队企业中有纺织企业225家,产值11009万元。1983年底,全市有纺织企业765家,总产值26799万元,占全市社队工业总产值的21.4%。
机电金属制品工业是杭州市社队工业的第二大行业。70年代中后期,杭州市社队企业开始兴起金属制品业,电机器材工业、电子通信设备工业,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工业等新兴行业,使社队机械工业生产体系日趋完整。1982年,杭州市农村实行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后,机械行业中的农机产品出现滞销,工厂就纷纷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机构,与国营企业、二轻企业广泛开展协作,发展轻纺、食品、包装、建筑、日用消费等机电产品,使社队机电工业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建筑、运输、商业饮食服务业的发展方面 197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指出:“基本建设部门要指导和帮助社队办的建筑业,统筹安排建筑任务,培训施工队伍,逐步用机械把它武装起来”。在国家倡导下,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杭州市的城乡建筑事业日新月异,社队建筑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年底,全市社队建筑企业发展到256家,从业人员30765人,年总收入3118万元,占全市社队企业总收入的6.4%。其中,有88个建筑队1.8万余人进入杭州市区参加城市建设。为尽快适应建筑业发展的需要,1980年8月,杭州市成立了社队企业建筑工程联合公司,以促进统筹协调、集中优势、加强管理,参与市场竞争。
1980年11月,国家建委,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农村建筑队普查登记和颁发营业执照的通知》,开始对社队建筑企业进行普查登记,颁发营业执照。1981年底,杭州市有社队建筑工程队248个,职工34570人,总收入4838万元,进杭施工面积40万平方米,年峻工11万平方米,拥有施工机械3811台,总功率为18600马力。1982年,杭州市社队企业建筑业总收入首次突破1个亿,达到10256万元,占全市社队企业总收入的8.8%。
交通运输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断得到发展,形成了乡、村,个体、联户齐驱动的局面,成为沟通城乡物资交流,搞活商品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
商业饮食服务业主要包括商店、食品店、百货店、旅馆、招待所、供销经营部、门市部、农工商贸易公司、酒店、饭店、饮食店、小吃部、茶馆等各种企业。
农业企业的发展方面 农业企业一般为从事种植、养殖的企业,是在1956年基本上实现农业合作化后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经济逐步从自给半自给性生产向商品化生产转型,农业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涌现出大批种殖,养殖专业户,如奶牛场、食用菌、蜂场、哺坊等在发展中已奠定相当基础。
苗圃花木业,是农业企业新兴行业之一。1983年,萧山就有花圃苗场58个,种植面积近千亩,拥有各种苗木200多万株。养蜂业也是杭州市农业企业的主要行业之一,全市各县(市)区都有蜜蜂养殖场。1983年,杭州市社队农业企业收入2543万元,占社队企业总收入的1.8%。
二、快速发展(1984~1990年)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发[1984] 1号文件),指出:“家庭小工业,供销合作社办工业,国营和社队办工业,各自有不可取代的经济作用和意义,应总结经验,努力做好”。同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中发[1984] 4号文件)。同意将社队企业名称改为乡镇企业。文件指出:“乡镇企业即社(乡)队(村)举办的企业,部分社员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工业和个体企业,是多种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是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国家财政收入新的重要来源”。同时指出:“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营企业的重要补充”,“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乡镇企业要在发展方向上给予积极引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进行管理”,使其健康发展,对乡镇企业要和国营企业一样,一视同仁,“给予必要的扶持”。3月21日,市委发文,将“杭州市社队企业管理局”改为“杭州市乡镇企业管理局”。各县(区)乡镇也都建立了专管乡镇企业的工业办公室,形成了市、区(县)、乡(镇)各级管理系统。
10月21日至2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农委、市计委、市经委、市乡镇企业局和市级各有关工业局及各县(区)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市长钟伯熙和市委副书记许行贯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钟伯熙着重对发挥杭州城市中心作用,加快城乡经济的联合协作,迎接杭州对外开放讲了话。许行贯在讲话中首先总结了杭州市乡镇企业的形式和主要经验,同时指出要充分认识乡镇企业在农业两个转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执行“双改”、 “双开”方针的自觉性,最后提出了今后乡镇企业的任务和必须做好的几项工作。许行贯指出:“农业翻两番,乡镇企业挑重担,城市工业要翻两番,同样也离不开乡镇企业的发展,这应该是我们各级领导必须十分明确的一个指导思想。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应该成为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城市工业大发展的一个大的政策”。会议总结交流了贯彻中央【1984】1号、4号文件的经验,着重研究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加强城乡经济联合协作,促进乡镇企业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以繁荣杭州城乡经济。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杭州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制定扶植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主动给乡镇企业松绑、放权,鼓励搞活,全力快上。在这一时期,杭州市出台政策,主要从五个方面对乡镇企业予以扶持。一是鼓励企业打破区域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界限,大力开展横向联合;二是提倡多劳多得,允许在分配上拉开档次,对有突出贡献者实行重奖;三是在乡镇集体企业全部推行承包责任制,承包期一般为3—5年;四是继续实行减免税政策,规定乡镇企业的税后利润至少应有50%留给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充实流动资金。企业上交乡(镇)的利润至少要有60%用于新办乡镇企业作为再投入返还给企业;五是厂长(经理)享有经济分配权、机构设置权、劳动人事权、经营决策权和奖惩权。西湖区政府为了简化办乡镇企业的审批手续,于1984年5月19日宣布:把乡镇企业的审批权从区计经委下放到区乡镇企业局。过去,这个区的农民办厂,先要由村和乡同意,上报区乡镇企业局,然后送到计经委,由区计经委召集乡镇企业局和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三堂会审批准后才能填表,再一级级上报批准。照此办理,领取一张营业执照,要过8关,办12道手续,花半年甚至一年时间。作为主管部门的区乡镇企业局,既不管审批,又不给新办企业落实地点、资金、技术等,成了区计经委的“收发室”,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农民办企业的积极性,影响了乡镇企业的发展。为此,区政府研究决定:从5月下旬起,除了在西湖风景区内办乡镇企业由区计经委审批外,其他企业的审批权,包括乡镇企业的开业、停业、调换厂名和经营项目,都由区乡镇企业局直接审批。农民开办企业只要向工商局领取表格,填写后,经过区乡镇企业局批准,工商局按规定发给营业执照即可。审批环节从原来的8个减少到4个,审批手续从12道减少到5道,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
江干区采取多种措施,促使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84年,全区拥有20多个行业的508家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2.2万多人;乡镇企业总收入13564万元,同比增长82%,产值、利润、税金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乡镇企业发展快,主要依靠技术的进步。区委、区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聘用各种技术人才。到1984年11月止,全区已聘用了10名工程师、43名技术员和205名工人老师傅;二是与浙大、杭大、市机械研究所、市化工研究所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工厂企业挂钩,在锅炉、电梯、化工、造纸、印刷、丝绸、印染等方面,引进科研项目,开展科技协作,组织技术攻关;三是抓好智力投资,开发和培养人才。输送67名青年工人,到大中专院校定向培训和夜大、职大读书,不少企业还办起了文化补习班和技术培训班。区乡镇企业局成立了科技协会,把工程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企业尊重技术人才,让有技术的人员担任企业领导,在生活中对他们从优照顾,成绩优异的还给予重奖。
随着中央4号文件的传达贯彻,随着杭州市扶持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政策的实施,1984年,杭州市乡镇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一片生机勃勃。全市乡镇企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一年,企业总数发展到1.8万余家,从业人员60.44万人,完成总产值24.88亿元,比上年增长68%。这一时期,杭州乡镇企业的发展实现了四方面的新突破。首先是突破了乡镇和村两级办企业的范围,涌现出村以下联户办、户办(即个体)企业,形成“四轮驱动”(乡镇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其中,村以下企业7417个,产值达9684万元。其次是职工人数大幅增加。村以下企业吸纳劳动力5.86万人,全市乡镇企业职工人数达60.44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26.8%,比1983年增加7.5%。第三是发展速度超常规。1978年~1984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3.5亿元,而1984年比1983年猛增10亿元,达到24.88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46.11亿元的54%,第一次占据了半壁江山。第四是突破了就地采购、就地加工、就地销售“三就地”的封闭式办企业的老框框。发挥各自优势,广泛开展协作与联合,仅为市机械系统加工零部件的乡镇企业就有15家,年产值超过1亿元。市丝绸公司定点的乡镇企业有绸机1568台,绸缎产量达1736米,占全市丝绸系统产量的17.3%。
1985年,国家对国民经济加强宏观调控,紧缩银根,紧缩信贷,资金筹措困难。但杭州市乡镇企业凭借其灵活的经营机制,继续高速发展。上半年,杭州市已有580家乡镇企业,以多种形式与省内外大厂建立经济联系,合作项目扩及纺织、丝绸、电子仪表、机械、化工、建材等业,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果。不少乡镇企业发挥场地、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横向经济联系,扩大了生产。余杭县吴山乡七家与城市联营的乡镇企业,联营的产值占总产值的70%。西湖区古荡五金厂与杭州电视机厂合资联营生产电视机组件,由于电视机厂从技术、设备等方面大力协助,古荡五金厂仅1个多月时间,就完成5800多套组件的生产任务,创利7万余元。还有许多乡镇企业瞄准国际市场,发挥本地优势,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1985年出口总额折人民币5379万元。出口产品有针织、纺织、丝绸、五金交电、化工、食品、茶叶、工艺品、文体用品及玩具等近百个品种,生产厂家发展至89家。杭州弹簧垫圈厂是萧山县新街乡的一家乡办企业。该厂重视提高职工素质、更新设备、更新产品,投资100万元新增先进机械设备75台,成品率达到了98.5%。产品远销美、英、联邦德国、加拿大、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5年生产出口弹簧737吨,为国家创汇137万多美元。到1985年底,杭州市乡镇企业总数达到2.65万家,比1984年增加7953家,主要是村以下企业增加了6836家,占87%。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2.9亿元,比上年增长72.5%,净增产值18.04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37.0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46.4亿元的25.3%。
1986年,受宏观紧缩政策影响,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61.44亿元,比上年增长43.1%,净增18.52亿元。这一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村以上新办企业少,只增加870家,而村以下新办企业达3.29万家,比上年的142万家翻了一番多,从业人数增加9.47万人,达77.56万人。1987年,杭州市乡镇企业继续稳步发展,净增产值23.52亿元,达到84.95亿元,比上年增长38.3%;乡镇工业总产值达到75.2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6.3%。
1988年,是杭州市乡镇企业全面发展的一年,近6万个企业(58965个)84万职工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乡镇企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企业总收入,分别为114.95亿元、101.63亿元和104.07亿元,与1987相比,分别增长了35.3%、40.5%和52.8%,全部突破百亿元大关的业绩;乡镇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4%;上交国家税金5.07亿元,实现利润6.60亿元,增长41.3%和26.4%,分别净增1.48亿元和1.63亿元,充分反映乡镇企业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1989年,市场疲软、资金、能源、原材料严重紧缺,乡镇企业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为此,杭州市开展了治理整顿工作,全市乡镇企业相应作出了一些调整,职工人数从1988年的84.57万人,下降为81.47万人,减少3.1万人。但产值、企业收入和税金,仍能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乡镇企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企业总收入和税收分别达到122.71亿元、108.66亿元、109.33亿元、5.49亿元,比1988年的114.95亿元、101.63亿元、104.07亿元、5.07亿元,分别增长6.7%、6.9%、5.1%和8.2%。在调整的过程中,杭州市乡镇企业执行了“产业微调,行业慢调,产品快调”的政策,以及“少关停,多并转”的原则,使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企业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
1990年,全市乡镇企业在调整中继续发展,企业总数为7.12万家,比上年增加7180家;企业总产值为150.63亿元,增长27.9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从1988年的73.3%,上升到1990年的77.7%;工业总产值136.8亿元,比上年增长28.2亿元;乡镇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6.2%。
这一时期,杭州市乡镇企业的外向型开始起步。作为战略重点,特别是1988年3月全省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工作会议后,杭州市及时出台对出口生产企业税收上予以减免、外销产品利润免征所得税一年、信贷利率不上浮、以及项目审批优先等鼓励政策,外贸企业明显增加,出口产品逐年增多。至1990年底,全市乡镇企业中,出口创汇企业有502家,出口商品交货值达到9.97亿元,企业“三来一补”的加工缴费收入达197万元,还涌现出102家出口商品交货值在百万元以上的创汇大户。
在1984年至1990年的7年间,杭州市乡镇企业前5年快速发展,后2年由于调整放慢了发展步伐,总体上,杭州市乡镇企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首先,、乡镇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已有相对得到提高的规模和实力 。杭州市乡镇企业总数从1984年的1.85万家,发展到1990年的7.12万家;职工人数从60.44万人发展到81.03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力总数的32.8%,是同期杭州市国营企业职工人数的1.02倍;企业总产值从24.88亿元发展到150.63亿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为136.8亿元,占杭州市工业总产值的36.2%,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7年累计上交国家税金16.45亿元,实现利润31.59亿元。1990年末,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值的比重已达77.7%。
其次,拥有一批重点乡(镇)和骨干企业 1990年,杭州市共有35个乡(镇)的企业产值超亿元(其中拱墅区的石桥乡达3.3亿元),有82个乡(镇)产值超5000万元;有1867家企业总产值超百万元,这些企业的个数虽然只占全市乡村两级企业数的13.6%,但其产值、利润却分别占到了67.5%和59.3%。
第三,产业、行业门类齐全,产品品种众多 1990年底,杭州市乡镇企业已形成了一个以工业为主体,规模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同时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在工业中,形成了以加工工业为主体,以纺织、机械、建材等为重点的行业发展格局。工业产品品种众多,涉及到居民日常生活与生产的各个领域,其中列入考核的主要产品就有78大类。
第四,部分企业的管理水平达到了较高层次。在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的初始阶段,企业管理工作曾一度跟不上。机构设置不完善,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也未实行必要的考核。70年代末,各级乡镇企业管理机构陆续建立后,对企业的管理工作从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到管理体制,都加以整顿,并开始重视抓各项基础管理工作。1980年,市乡镇企业局率先在万向节厂进行企业整顿试点,继而将试点扩大到5家企业。1983年后企业整顿工作全面铺开。1985年,根据市委和省乡镇企业局的指示精神,市乡镇企业局提出了正确处理8个方面的关系:宏观与微观、外延与内涵、积累与消费、速度与效益、生产与安全环保、数量与质量、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等。同时,各地实行了厂长负责制,把选拔年富力强、善于经营、懂得管理、责任心强的中青年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建立了经营承包责任制,使企业管理逐步纳入正规。1985年后,杭州市乡镇骨干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较快,尽管大多数企业仍存在管理素质较差的问题,但也有不少企业的管理工作已达到一定水平。到1990年,全市共有52家企业被评为市级以上先进企业,其中国家二级企业3家,省级先进企业15家,市级先进企业34家。杭州万向节总厂继1987年被评为国二级企业后,1989年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系统首家国家一级企业。还有3家企业获得部、省级质量管理奖,29个产品被评为部(省)优产品,48家企业的标准计量工作通过国家验收。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在务工经商中增长了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才能,一大批能人脱颖而出,走上了企业的领导岗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边学边干,依靠科技,人才发展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不完全资料统计,1984年至1990年先后受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政府及其部门表彰的有62人次。其中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3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企业家1人,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1人,浙江省劳动模范1人,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浙江省乡镇企业优秀企业家36人。
三、地位作用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改变了几千年沿袭下来的“农村就是农业,农民只能种田”的传统,对振兴杭州经济,引导农民奔小康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杭州市乡镇企业总产值 150.63亿元,占农村社会总值的77.7%;总收入达113.81亿元;乡镇工业总产值136.8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6.2%,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开拓了杭州市工业生产的新格局。
2.增加了国家和全市地方的财政收入。1989年,全市乡镇企业共向国家直接交纳税金54886万元,占同期全市国家预算内财政收入的21.5%。1978至1989年,全市乡镇企业累计上交国家税金240318万元,平均每年递增38.8%,远远高于全市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同期全市财政收入增量中,乡镇企业占33.2%;全市乡镇企业上缴乡政府利润达7亿多元,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财源。
3.促进了杭州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1985年1989年,杭州市累计商品出口额达770304万元,其中乡镇企业占21.8%。此间全市出口额增量中乡镇企业占36.7%。1990年,全市乡镇外贸出口企业达417余家,完成外贸销售额超过8亿元,比上年增长46.7%。
4.开辟了转移农村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1990年,全市共有81.03万农民进入乡镇企业这一新的就业领域,共获得工资性收入11.73万元;全市每个农业人口增加收入292元,占当年农民人均收入1007元的29%。全市农民人均收入比1979年净增854元,增长5.5倍,其中增长部分的25%是由乡镇企业提供的。在杭州市一些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乡(镇)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水平,如江干区笕桥镇的花园村,1989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超2000元。萧山航民村人平均年收入已达2020元。
5.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乡镇企业派生于农业,又反哺于农业。各地从实际出发,每年都通过“以工补农”、“以工促农”等方式,从乡镇企业获得的盈利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据经计,1978年至1989年的12年中,全市乡镇企业用于支援农业的资金达22258万元。同时,乡镇企业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动力机械、农具、农药、塑料薄膜等生产资料。
6.推动了社会福利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乡镇企业承担了农村20多个项目的社会性开支(如农村中的干部补贴、铺路修桥、文教卫生、计划生育、困难补助、烈军属照顾、修建校舍等等),从而缓解了农村公共福利事业基金紧缺的矛盾。一些乡镇企业发达的乡(镇)村的公共福利事业越办越好。如萧山市航民村,1990年村办企业的利润达900多万元,靠着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全村统一实行了村民养老金和退休制度,全村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部实行免费教育。
杭州市的乡镇企业在解放初期的农业合作社时期萌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崛起,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壮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形成了一套富有活力与市场经济相吻合的运行机制。这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自主快捷的决策机制,灵活应变的营销机制,自负盈亏、自我积累的发展机制,能进能出的用工机制,酬劳与效益挂钩的分配机制,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等等。乡镇企业的成功实践,成为推动城市国企改革,搞活经济的重要力量。
(执笔 王志勇 林培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