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新时期侨务工作的发展
-
点击率:
改革开放新时期侨务工作的发展
杭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党对华侨华人问题有了新的认识。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的理论,标志着党的侨务工作指导思想有了根本转变。此后,侨务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
此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杭州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中央对侨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侨务工作机构建设,认真落实党的侨务政策,加强为侨服务和护侨维权工作,争取和凝聚侨心,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参加杭州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使新时期杭州侨务工作始终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发展。
一、建立侨务机构,召开侨务工作会议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侨务机构的重建。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侨务工作要有人来管”。1978年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正式成立,作为全国侨务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同年4月,全国侨联恢复活动。1978年12月,全国侨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定了新时期侨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强调要认真落实党的侨务政策,对归侨、侨眷应采取“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十六字方针,团结广大华侨、归侨、侨眷,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
根据中央关于加强侨务工作的指示精神,1978年3月8日至11日,中共杭州市委召开了杭州市第一次侨务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1978]3号文件精神和全省侨务工作会议精神,讨论了如何加强侨务工作,团结广大海外侨胞,调动归侨侨眷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和国际反霸统一战线做出贡献。市委常委、秘书长孙家贤作动员报告,市委书记陈文书提出四点意见:一是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侨务工作会议精神;二是要调查研究,摸清侨情;三是要落实政策,把“四人帮”破坏造成的问题逐步解决;四是要全党动手,发动各个部门共同来贯彻执行党的侨务政策,挽回侨心。
为加强侨务工作的领导,1978年10月26日,杭州市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市革委会侨务办公室。1982年2月17日,市革委会侨务办公室更名为杭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1983年11月16日,市侨务办公室升格为市局一级机构。同年12月,中共杭州市侨办侨联党组成立。
1979年3月27日至31日,市委召开了全市侨务工作会议暨杭州市第二届归国华侨代表大会。会议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侨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开展侨务工作,认真落实党的侨务政策,调动广大华侨、归侨侨眷的积极性,不断加强爱国大团结、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为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步伐而努力。市委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周峰致开幕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可达作了目前国内外形势的报告,市委统战部部长郭仲选传达了中共中央[1979]7号、22号、23号、24号文件。市革委会侨务办公室负责人作了题为《认真落实党的侨务政策,解放思想,大力发展侨务工作,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的侨务工作报告。市侨联负责人作了题为《团结起来,为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的侨联工作报告。第二届杭州市归国华侨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市侨联第二届委员会。
全市侨务工作会议暨第二次归侨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杭州市侨务机构的建立,为全面落实侨务政策、开拓侨务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杭州市侨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拨乱反正,全面落实侨务政策
侨务政策是党和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份。落实好侨务政策,不仅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形象,也关系到调动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归侨、侨眷这支建设社会主义重要力量的积极性。要打开新时期侨务工作的局面,必须从落实侨务政策开始。从1978年至1987年这10年期间,杭州市侨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拨乱反正,全面落实侨务政策。
落实侨务政策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由于长期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因为“海外关系”等问题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不同程度上遭到过伤害,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在政治上、经济上和人身自由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问题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
一是合法的政治权益受到侵犯。在土改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归侨、侨眷和海外华侨被错划为地主分子、资产阶级分子,以致于他们不能享受宪法赋予的合法政治权利;在五六十年代的政治运动中错误地将有“海外关系”的归侨侨眷打成特务分子、特务嫌疑分子、反革命分子、反革命嫌疑分子等,被判处徒刑、开除公职,押送到内地、边疆强制进行劳动改造等;“文化大革命”期间,对部分归侨侨眷进行政治迫害,不少归侨侨眷被错误地打成 “里通外国特务分子”、现行反革命分子等被送进监狱,许多人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强制到农场劳动改造;政治上受歧视的现象更多,如限制归侨侨眷入党、入团、参军、招工、上大学;不让他们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剥夺他们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参政、议政的权利。
二是合法的经济财产权益受到侵犯。错误地没收华侨、归侨、侨眷的私有房屋,或非法平调、强占、使用他们的私有房屋等,从而严重侵犯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国内的合法私有房屋所有权; 非法冻结或没收华侨华人的侨汇或直接在国内的投资及归侨侨眷集资兴办的各种企业的资金以及私有的金银财宝等财物等。
三是合法的人身自由权益受到侵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归侨、侨眷与境外亲友通信往来、出境探亲和定居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归侨侨眷的婚姻问题受到干涉等。
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杭州市即已开展了平反和甄别归侨、侨眷中少数冤、假、错案工作。1978年以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国务院侨办、中组部、人事部、公安部联合转发中央[1978]3号、81号和[1979]7号等一系列文件,同时又分别下达一系列通知,要求在平反归侨侨眷冤假错案、清理归侨侨眷人事档案、落实华侨私房政策、落实归侨侨眷知识分子政策及落实60年代初期被精简归侨侨眷职工政策五个方面做好侨务工作。根据通知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杭州市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全面开展了落实侨务政策工作,全部工作于1987年5月完成。
(一)平反归侨、侨眷的冤、假、错案
根据中共中央[1979]7号文件的规定和要求,杭州市对历年来归侨、侨眷的冤、假、错案着手进行复查,1979年,对受到冲击、审查、判刑的47人中的40人分别予以复查,占总数的85.1%。同时,杭州市各级侨务部门对“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一些历史案件也受理了16件,对其中的10件进行了复查。
1980年共受理了88人的申诉,在各部门的协助下有74人分别作了复查纠正。1981年,中共浙江省委下文要求各级政法部门将归侨、侨眷的申诉案件列为优先查处案件,加快了落实政策的速度。冤假错案的复查工作,于1983年底基本结束,1984年至1986年进行了扫尾工作。
截至1987年5月,全市共受理复查归侨、侨眷冤假错案申诉共205起,其中属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的88起,属历史老案的117起,全部复查结案。平反纠错的 164起,占80%,维持原结论的41起,占20%。对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归侨、侨眷,恢复其名誉、工作和原工资级别。其中被错误开除公职的,回原单位工作的87人;办理退休、退职的51人;对原无业和经济上有困难的,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作了酌情补助。另外,在进行复查工作的同时,归还了被查抄的财物,清退了被挤占的住房。
(二)清理归侨、侨眷的人事档案
1981年5月,国务院侨办、中共中央组织部、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善始善终地复查、纠正归侨、侨眷中冤、假、错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归侨、侨眷人事档案中留有政治上受歧视的内容材料进行清理。杭州市有关领导对此作了多次研究,召开各县、区、局(公司)会议进行部署,市组织、人事、公安、侨办等有关部门抽调人员去文教、卫生等11个重点单位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具体措施,明确了清档的政策界线。经过清理工作,截至1987年底,共清理归侨、侨眷人事档案6250份,清出材料7164份,其中销毁和退还本人的5791份,交有关部门处理的1373份。为了进一步消除后顾之忧,1987年市侨办又会同组织,公安等部门联合下达了杭侨会字[1987]10号文件,给归侨、侨眷发送档案清整结束《放心通知书》。
(三)落实华侨私房政策
杭州市的被挤占侨房,绝大部分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据1979年12月底统计,市区(包括建德、余杭两县)共有212户华侨、华人、归侨、侨眷、港澳同胞及眷属的住房被挤占,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左右。至1979年已归还15户(其中3户是在1972年、1973年归还),仅占总面积的3.9%。因此,市房管局决定拨出新建住房55套,用于落实侨房政策。
1980年,全市登记的被占侨房共264户,计22,875.95平方米,已归还28户。1982年,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落实私房政策办公室,对侨、台私房政策落实,优先处理。1982年登记的被占侨房有273户,市委、市政府采用各单位分工包干(谁住谁还)和市里拨出专项用房1万平方米两条渠道予以解决,当年共发还产权264户,为挤占侨房总数的96.7%。
由于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在市落实私房政策办公室的直接领导下,经侨务及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1983年和1984年,杭州市落实侨房政策工作进展加快,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杭州市落实私房政策办公室[1984]11号,杭州侨字[1984]31号文件,要求在1984年6月底前把应腾退的房屋腾退落实好。到1984年底,住在侨房中620户,腾退了599户。1985年上半年,21户未退的侨房又退还了18户。
此外,侨务部门对土地改革中被没收、征收的华侨私房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查出土改中被错误没收的侨房有14户,计有5012平方米,其中单位使用有3210平方米,分给农民的有1802平方米。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侨房问题,据信访部门统计,要求解决代管房的13户,私房改造的67户,市侨办在查证华侨身份后均转交房管部门处理。
(四)落实归侨、侨眷知识分子政策
在杭州市的归侨、侨眷中,知识分子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大多数是解放以后国家培养的,具有较高的专业造诣,也具有爱国爱乡之情和事业心,对外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做好归侨、侨眷知识分子政策落实工作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1980年以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各级侨务部门的努力下,党的侨务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逐步得以落实。对归侨侨眷知识分子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冤假错案作了全面复查落实,对受理申诉的历史老案,绝大部分作了复查结案。在复查的143起案件中,有124起作了纠正,占总数的86.7%,查抄物资也已基本处理完毕。此外,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在分配住房、子女升学、解决就业、夫妻分居两地等问题,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照顾。
在落实归侨侨眷知识分子政策中,杭州市还做到了“政治上一视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有组织领导能力的归侨侨眷,大胆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截止1986年底,全市570名归侨侨眷知识分子中,担任科级以上职务的达188名,其中担任县团级以上领导职务的25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有131名;解决住房困难的80户;解决夫妻长期分居两地问题的有18对。
(五)落实20世纪60年代初期被精简的归侨、侨眷职工政策
为落实党的侨务政策, 1985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劳动人事部联合发出《关于处理六十年代初期精简的归侨职工问题的意见》及补充规定,合理解决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被精简的归侨、侨眷职工问题。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初,杭州市被精简的归侨、侨眷职工共7名。1983年至1985年,根据国家政策规定,杭州市为6名归侨、归侨职工复职,1名将其子女户粮关系迁回城镇。
在落实侨务政策的同时,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归侨、侨眷爱国爱乡的热情,调动他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1982年9月3日至6日,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杭州市归侨、侨眷先进生产(工作)者表彰大会。市委书记、市长周峰,市委副书记高峰亲自向101位归侨、侨眷先进生产(工作)者颁奖。副市长胡天民代表市委、市政府讲话,要求受表彰的归侨、侨眷先进生产(工作)者继续发挥模范作用、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进一步宣传贯彻党的各项侨务政策,更广泛地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国外、境内外的亲属,共同为完成80年代三大任务作出贡献。
通过开展平反归侨侨眷冤假错案、清理归侨侨眷人事档案、落实华侨私房政策、落实归侨侨眷知识分子政策、表彰先进等一系列侨务政策落实工作,切实保护了广大侨胞、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使他们消除了疑虑,治愈了心灵创伤,激发了爱国爱乡热情,调动了他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至1987年底,归侨侨眷被评为全国、省、市、县(区)团以上先进工作(生产)者、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等共计273名,荣获全国、省、市、系统科技奖的共计52名。
三、加强为侨服务和护侨权益工作,争取和凝聚侨心
为侨服务和护侨权益是新时期侨务工作的特点和根本宗旨。在全面落实侨务政策的同时,全市各级侨务部门根据“保护和发扬侨胞爱祖国、爱故乡的热情”的侨务方针和“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原则,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为侨服务和护侨权益工作,营造杭州市爱侨护侨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争取和凝聚了侨心。
在落实好华侨私房政策的同时,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为归侨、侨眷解决住房困难问题。1983年9月27日,市委副书记张浚生、副市长顾维良出席杭州市归侨、侨眷庆祝国庆茶话会。张浚生表示,以后要经常到归侨、侨眷家里走访,与归侨、侨眷交朋友,听取意见,切实做好落实侨务政策工作。顾维良指出,市政府决定由房产部门专门拨出40套住房,租给住房确有困难的归侨、侨眷和台属使用。为此,中国新闻社向海内外发电讯,公布了两位领导的讲话,香港文汇报、大公报分别作了摘要报道。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侨务部门将解决归侨、侨眷住房困难这项工作列入工作重点。1983年市政府拨出40套住房,计1848平方米,用于解决归侨、侨眷等住房困难户,其中解决归侨、侨眷住房困难户26户。1984年又解决归侨、侨眷住房困难户20户。
市委、市政府还十分重视为海外华侨华人、归侨侨眷排忧解难办实事,要求侨务部门在侨房拆迁补偿、墓葬、升学、就业、调整工资级别、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分配住房、出国出境、户口安置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海外华侨、华人历来对祖屋、祖坟等相当重视,这是他们回国寻根访祖、同祖(籍)国保持联系的重要根源。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旧城拆迁越来越多,侨务部门根据侨务政策对于侨房的拆迁,在地段、面积上协同拆迁部门从优解决。在骨灰安葬方面经市侨办和市民政局商定,由侨办出具介绍信,在南山公墓给予安葬。在调整工资级别、评定技术职称等方面,对归侨侨眷一视同仁、适当照顾,对曾因海外关系影响而工资偏低的人作了调整,对一些适合于晋升的归侨、侨眷知识分子晋升了技术职称。同时对我市常住户口的归侨青年、归侨子女和华侨华人在国内的子女报考高中、大专院校,实行了降低分数录取的照顾政策,普通高等院校在原始分基础上加10分;报考成人高校加30分(专升本的加20分);报考高中(包括中专、职校、技校)加5分。
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被侵害后,往往是通过信访来反映的。市委、市政府要求市侨务部门认真处理侨务信访,维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侨务部门严格执行《侨务信访工作规程》,按照“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方针,做到热情接待、认真处理,件件有落实,受到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好评。1983年,市侨办、市侨联认真处理了缅甸归侨侯美娇被殴打案件,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下,1984年1月经上城区法院审理,严肃处理了这起侵犯归国华侨合法权益的伤害案件,凶犯被逮捕法办。
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侨界的困难群体,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市委、市政府领导每年都要定期上门慰问困难归侨侨眷,给他们送去困难补助款和生活必需品,扶贫帮困,为困难归侨侨眷服务。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佳节,杭州市都举行侨界联欢会、茶话会、电影招待会等联谊活动。同时,还组织归侨侨眷参加“我看杭城新变化”等活动,通过举办经济通报会介绍杭州市投资环境,鼓励他们向国外亲友宣传家乡、宣传杭州。
通过全面落实侨务政策,加强为侨服务和护侨权益工作,争取和凝聚了侨心。广大海外侨胞体会到祖(籍)国对他们的关心,不断捐款、捐物,支持杭州市的各项建设,帮助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李云华、闻儒根、陈娟英、朱大椿、沈明德、魏天钦、楼叔玄等人,先后获得杭州市市长亲笔签发的捐赠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们的爱国爱乡精神,感谢他们为杭州所做的贡献。
广大海外侨胞还通过侨汇密切与家乡的联系,促进了杭州经济的繁荣。侨汇主要分赡家侨汇和建筑侨汇两部分。赡家侨汇是在海外侨胞为改善国内亲属生活而汇入国内。建设侨汇是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为解决回国探亲、定居的住房以及归侨、侨眷要求改善住房条件,愿以建筑侨汇的方式优惠建房或购房。随着海外侨胞与国内亲属联系越来越密切,杭州市的侨汇数额不断增大,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在1982、1983、1984三年中,达到每年300万元以上。1982年,市侨办会同市城建、房管等部门,推出了对用侨汇购买住宅给予鼓励和适当照顾的政策,规定凡以侨汇购房均以八五折优惠。从1981年到1985年,杭州市先后采取集资组建与统建出售的办法,共出售侨汇住宅162套,其中集资组建公寓41套,计2600平方米,统建出售121套,计6147.88平方米,总计8787.88平方米,创汇184万多元。
四、为经济建设服务,积极开展海外联谊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积极利用海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运用海外华侨、华人掌握的资金和科技、文化优势,促进杭州经济社会建设,成为侨务部门的一项主要工作。
1986年,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我市侨务部门开展了侨情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市有归侨360人(不包含省属单位的归侨200余人),侨眷5834户,外籍华人眷属1407户,港澳同胞眷属5312户,共计12,913户。本市在国外、境外眷属9516户,约计3.3万人左右(不包含台胞、台属),侨居在55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2892户,印尼555户,加拿大342户,在香港3382户。其中,有影响的上层人士有2000余人,博士以上学历的有200余人,实业家有500余人,工程师以上专业人士有300余人,从事文化、卫生界人士有200余人。
1987年,我市侨务部门在完成落实侨务政策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发挥侨务资源优势为经济建设等三大任务服务上来。1988年3月,国务院批准将杭州列入沿海城市经济开放区,对侨务工作如何适应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侨务部门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只有加强海外联谊工作,建立一支宏大的海外友好队伍,充分运用侨务资源优势,为杭州经济建设服务,才能使侨务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新时期侨务工作的要求,从1987年起,各级侨务部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为海外侨胞来杭投资牵线搭桥,为促进杭州对外开放,推进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为海外侨胞来杭投资牵线搭桥
杭州市各级侨务部门建立了以归侨侨眷联络员为主体的侨务经济信息员队伍,通过他们为海外的亲朋好友与杭州的企业牵线搭桥,吸引侨资项目,沟通杭州对外贸易渠道。
1987年,市侨办、市侨联、市小商品批发公司、省财贸记者协会联合开展征集海外小商品活动,把归侨、侨眷手中海外亲友赠送或出国(境)带回来一些海外小商品征集起来,举办了为期3天的海外小商品展览招标。这次展览共展出15个国家和地区的314种小商品,参观的杭州企业负责人超过500人,为杭州企业开发新产品、拓展海内外市场搭建了平台。《中国商业报》头版头条发出消息,赞扬这次海外小商品展览是一个“绝妙的主意”。
在侨务工作的推动下,1983年,香港新艺行与浙江家具杂品工业公司合资创办杭州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西湖藤器企业有限公司。1987年,香港立光贸易公司在杭州市创办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立兴装饰材料有限公司。1987年,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到40家,其中侨(港)资32家。1988年,全市又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4家,其中侨(港)资企业占90%。1989年,市政府批转实施了市侨办制定的华侨投资者享受优惠待遇的政策,吸引了更多的侨商来杭投资合作。1990年,我市共批准建立“三资企业”64家,其中侨(港)资企业47家。1991年,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市侨办对76家侨资企业(约占侨资企业的60%)进行问卷调查,汇总华侨投资者对杭州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向市委、市政府作了专题报告。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海外侨胞形成了回国投资热潮。当年,全市新批准设立侨资企业386家。
(二)大力发展侨属企业
侨属企业是归侨侨眷通过海外亲友资助或集资兴办的企业。侨属企业的发展,既有利于归侨侨眷脱贫致富,又有利于杭州的经济社会发展。
杭州市重视和支持侨属办企业。1987年,市人大副主任胡万里、陈亦斌在检查落实侨务政策时,视察了侨属企业,并要求市侨办大力扶持侨属企业,适时召开侨属企业座谈交流会。同年12月19日,市侨办召开全市侨属企业座谈会。胡万里、陈亦斌亲自到会并讲话,指导帮助侨属企业发展创业。1989年,杭州市建立了市侨属企业促进会,帮助会员交流经验,沟通信息,交往业务,排忧解难,促进侨属企业健康发展。1992年,杭州市侨属企业发展到有105家,年产值达3.24亿元,创利税1959.5万元。
(三)积极开展海外联谊工作
做好海外联谊工作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建立一支宏大的海外友好队伍,推进我国外交工作;二是有利于调动广大侨胞爱国爱乡热情,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是有利于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杭州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加强与海外侨胞、侨团的联络联谊。我市每年都邀请关心杭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海外重点侨团侨领、侨商来杭考察访问,市领导亲自会见重点人士,做好相关工作。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大多数海外侨胞对祖(籍)国不了解的情况,通过介绍情况,陪同参观考察,使他们看到国内政治、经济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改变他们对国内的一些偏见。随着侨务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经济建设服务上来,侨务部门加大了邀请海外侨胞来杭州进行经贸、科技和文化考察交流的工作力度。通过邀请海外侨胞来杭考察投资环境,开展经贸洽谈,为我市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服务。
1989年政治风波后,针对海外人士的误解和疑虑,杭州市主动邀请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来杭访问考察,热情接待了泰国上议院议员考察团、美国东部福建同乡会访华考察团等。使他们亲眼目睹繁荣安定的局势,增强信心,消除疑虑,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1989年国庆四十周年期间,杭州市首次邀请了玻利维亚腾龙集团企业公司总裁楼叔玄夫妇等6位海外侨胞参加北京国庆观礼,出席李鹏总理主持的国宴和王震副主席主持的侨宴,使他们深受鼓舞。1992年,我市又邀请一批侨领、侨商参加杭州西湖国际游船节活动,组织他们考察投资环境,发布招商项目,既加深了海外侨胞与杭州的感情,又达到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目的。
市委、市政府还非常重视派侨务代表团“走出去”开展海外联谊。1992年,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贯彻国务院侨办提出的要把侨务工作做到国外去的要求,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市侨办先后三次组团赴美国、玻利维亚、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深入海外侨社慰问侨胞,联络乡情,听取意见,考察侨情,关心和支持海外侨胞在当地的生存和发展。所到之处,受到了海外侨胞的热烈欢迎。
回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至1992年杭州市的侨务工作,我们清楚地看到,在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引下,杭州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立了侨务机构,召开侨务工作会议,使“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多年的侨务工作得到迅速恢复。此后,通过拨乱反正,全面落实各项侨务政策,加强为侨服务和护侨权益工作,调整和密切了与归侨、侨眷、华侨、华人的关系,争取和凝聚了侨心,激发了广大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的巨大热情,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积极为祖国和家乡建设事业献计献策,出资出力。在此基础上,适时转变侨务工作重点,为经济建设服务,积极开展海外联谊工作,促进了侨务工作的健康发展,从而为1993年后杭州市侨务工作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执笔 郑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