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官方微博 欢迎浏览杭州党史与地方志

北上抗日先遣队

点击率: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加紧了对华北的侵略,致使民族矛盾进一步加深。然而,蒋介石及其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向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了五次反革命“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指挥,致使红军作战失利,根据地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
       面对严峻的形势,为了宣传我党一贯坚持的抗日主张,吸引调动和牵制一部分“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国民党军队,配合中央红军主力即将进行的战略转移,1934年初,中共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中革军委”)决定,派遣一支红军主力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深入敌后,在闽浙皖赣边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并在皖南地区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
先遣队在北上途中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1934年7月,中央苏区红七军团,从瑞金出发,穿越闽境,经浙西、皖南、赣北,至10月底抵达闽浙赣苏区为第一阶段;11月,红七军团和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合编为新红十军团,继续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从闽浙赣苏区分两路北上浙西、皖南,至1935年1月在怀玉山失败为第二阶段。先遣队历时6个多月,行程5000多里,不断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大小战斗不断,主要的战斗有30多次。先遣队曾挺进到距杭州不足百公里的淳安、分水、昌化等地,牵制了十几万国民党军队。
      11月29日,红十九师突然出现在离分水县城不足3华里的了山脚和南堡一带,和国民党王耀武补充一旅第二团的堵截之敌发生激战。后由于天色已晚、敌情不明,红军留小股部队在南堡一带阻击敌人,其余撤回百岁坊与大部队会合。次日,王耀武误认为红军的转移是畏惧退却,仗着自己3个团六七千人的兵力,亲率特务连到南堡督战。为迎头痛击国民党军队,红军分三路向国民党发起进攻,至深夜,红军完成打击敌军的任务开始向昌化一带转移。经过一昼两夜的战斗,击毙敌军130多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30多支。
1935年1月9日晚,在遂安(今淳安)茶山,先遣队军团领导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中央军区(红军主力长征后,在中央苏区成立中央分局和中央军区,以领导苏区游击斗争)关于先遣队转向浙西南活动的电令和分兵问题。这是一次决策性的重要会议。会议在讨论时,争论激烈,部分同志主张分头行动,开展游击战争;少数同志主张暂不分开。由于中央军区在电令中没有改变大兵团作战的指示,加上军团主要领导人对分兵顾虑很大,认为部队只要能回到赣东北苏区,总有办法可想,对大兵团回返的困难估计不足。会议最后决定全军回赣东北苏区暂行休整,再实施中央军区关于向浙西南行动的电令。
翌日,先遣队离开茶山,南下赣东北。红军先遣队的归途,总长虽不过200里,却十分凶险。国民党反动派为消灭先遣队,动用十几万军队围追堵截,形成了一道道纵横交错的封锁线。前有强敌,后有追兵。从1月10日起,部队在七天内受到四次阻击。在怀玉山战斗中,除粟裕、刘英率领的先遣队800余人及少数部队突出重围外,弹尽粮绝,损失殆尽;方志敏、刘畴西、王如痴等主要领导人被俘,“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遗队”宣告失败。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斗争历史,是一部惊天动地的无产阶级革命战争的英雄史,同时也突出反映了王明“左”倾错误严重危害的一个侧面,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历史教训。先遣队的进军虽然失败了,然而由方志敏等同志领导的、广大指战员可歌可泣的战斗业绩,已成为红军战斗史中英雄悲壮的一页。先遣队突围出来的部队和沿途留下来的部队,在先遣队经过的地区,创建游击根据地,坚持斗争。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这些部队编入新四军,重新北上,转战大江南北,投入了整个抗日斗争的洪流。
logo3.png
主办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法律声明飘窗维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
电话:(0571)- 852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