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八八”台风
-
点击率:
(《杭州日报》1988年8月10日报道)凡到过杭州的游客,谁不曾为杭州的绿留下过深刻的印象。杭州之美,尽人皆知,而美的基础,则是绿,那生机盎然、郁郁葱葱的绿。然而8月8日凌晨,突然袭来的7号台风“肆虐、蹂躏”了遍地的绿。
据园文局统计,城区主要地段和风景点,约有一万棵大树被台风刮倒,裸露的根须和残枝败叶,令人目不忍睹。其中西湖风景区倒毁的3000多棵大树,多数是悬铃木、雪松、广玉兰、垂柳、碧桃,相当部分树龄在30年以上。
妩媚的面子破相了。
灾难的当天傍晚,白堤出现了少有的人海场面,男女老少,拥挤簇动。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来此是为了同一个目的,看看白堤受难的桃柳。正处于青春期的行行垂柳,几乎全军覆没!一半以上的碧桃,也凄惨地倒伏在泥土中。
“唉,这些树,我看它大起来的。这可恶的台风啊……”
“看着这景象,真难过啊,多看看真要流眼泪……”
刚刚被断水、断电困扰过或还被困扰着的人们,痛心与难受的焦点又聚向了另一个焦点:绿。
关注杭城绿色命运的人,又何止此处这一群人海。城区约7000棵大树被台风摧倒;精心培育多年的数百万株花卉受糟蹋;全城瞩目的中河路,仅南段两岸的2万多株垂柳、红叶、小杉等新栽树木,就有一半以上被刮倒或连根拔起……到处是杭州居民的叹息声:我们的“天堂”遭灾了!
来自市园文局的信息:受灾之日,电话猛增,为“历史少见”,绝大多数是来关心“绿色命运”的。“风景区的树木毁坏严重吗?”“什么时候能够恢复?”“你们可要抢救啊,人不够我们来!”……接电话的同志眼睛发热了。
一位副市长走在街道上,听到一批职工在不安地议论:“这下杭州怎么办?”“杭州不能没有绿啊!”
求水,是为了自己,为了家庭;忧绿,是为了杭州,为了“我们的杭州”。
绿色命运在接受大自然严峻考验之际,“我们的杭州”潜流着一股希望。
劫后第一天,抢救的中心是电,仅仅过了一天,人们迅即腾出手来,同时救绿。
昨天一早,驻杭某师师长赶到市政府请战来了:“给我们任务,抢救杭州树木!”市政府恰好在开紧急会议,重要议题之一正是如何救树,于是部队受命开向西山、白堤……
然而,许许多多的干部和群众并没有等候命令。
中河两岸,出现了颇为壮观的场面。人们自发地涌向丰乐桥,响应省电台“抗灾义务救树”的倡议,纷纷前来报名。顿时,中河路沸腾起来。
当笔者中午闻讯赶去的时候,丰乐桥以北的中河两岸所有被台风刮倒的树木全被扶正,义务救树大军已经向丰乐桥以南挺进。省电台的同志感动地说:“想不到啊,仅仅半天,报名的单位竟有200多个,参加人数超过3000多。从75岁高龄的老人到3岁娃娃,有全家三代,有年轻伴侣,本市的,外地的,当兵的,老百姓。有位女工不顾已怀孕6个月,也非要报名参加不可”。
省轻工业厅的5个厅长带着200多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稚子,背着锯子,急匆匆地加入了救树的人流;
杭州混凝土构件二厂工人方荣贵在报名台前说:“我没有时间参加救树愿意捐上600元钱,表示我的心意……”
笔者迎面碰上了满身都是泥汗的一支队伍——浙二医院口腔科的同志。“你们是什么时候来的?”“中午,只有中午才有空。”带队的郭教授似乎很歉意;
在上仓桥附近,一位老年人气喘吁吁地在河东甩绳,一群人在河西齐声吆喝着,把一棵碗口粗的柳树扶正,撑上支架。他们是省民进的同志。我走过去向他们表示敬意,老人连连摇手:这是杭州人的责任!
令人瞩目的,还是一支由互不相识的工人、大学生、居民自发组成的救树队伍。腰圆膀粗的小伙子锯枝条、夯木桩,老妈妈、中年妇女拉绳、扶树,小姑娘培土、拎水,也不知救了多少棵树。干到下午,听说白堤的树木有待抢救,一位叫陈港的小姑娘倡议:“明天我们再一起去,好吗?”众人齐说:“好!”
白堤,西湖风景区受灾最重区。我们看到正在堤上奋力拉树的,也是一支“杂乱”的队伍,有男有女,有老工人,有小学生。
一群小学生是南星桥化仙桥小学罗明老师带来的。13岁的王琴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骑车上街,摔了一跤,膝盖流血了,可还是坚持来到了白堤:“多一分力气也好!”快中午一点多了,他们饭还没吃,拉树、浇水、培土,和园林工人一起忙得正起劲。
“我也是来护树的”,一位姑娘以为我们是救树的组织者,急着走来“报到”。一打听,她是浙江电子仪器厂职工吉励,上午还在上班,午饭后就赶来了,手上还提着一捆簇新的用来拉树的麻绳。
拉大树通常要借助机械,但我们看到,华丰造纸厂团委组织的37名青年,用人力拉正了一棵大树。“我们年轻力壮人又多”,团员青年们得意地说。
救树队伍还在扩大,省劳动人事厅、省粮食研究所、市妇联的干部,杭大、十五中的学生,不知姓名的居民群众……
又一棵柳树被扶正了。“还有希望”,园文局的老工人说:“如果能在近四五天之内赶紧抢救,多数还可以成活。”
整个杭州,需要支援的地方太多了,西山路、南山路、湖滨路、北山街、花港、植物园、柳浪闻莺……到处都有各行各业自发前来抢救的人群,但到处仍感到人力、物力不足……
留给我们的,还有至关紧要的几天,仅仅是几天!我们相信,杭州人民是不会等闲视之的。
据园文局统计,城区主要地段和风景点,约有一万棵大树被台风刮倒,裸露的根须和残枝败叶,令人目不忍睹。其中西湖风景区倒毁的3000多棵大树,多数是悬铃木、雪松、广玉兰、垂柳、碧桃,相当部分树龄在30年以上。
妩媚的面子破相了。
灾难的当天傍晚,白堤出现了少有的人海场面,男女老少,拥挤簇动。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来此是为了同一个目的,看看白堤受难的桃柳。正处于青春期的行行垂柳,几乎全军覆没!一半以上的碧桃,也凄惨地倒伏在泥土中。
“唉,这些树,我看它大起来的。这可恶的台风啊……”
“看着这景象,真难过啊,多看看真要流眼泪……”
刚刚被断水、断电困扰过或还被困扰着的人们,痛心与难受的焦点又聚向了另一个焦点:绿。
关注杭城绿色命运的人,又何止此处这一群人海。城区约7000棵大树被台风摧倒;精心培育多年的数百万株花卉受糟蹋;全城瞩目的中河路,仅南段两岸的2万多株垂柳、红叶、小杉等新栽树木,就有一半以上被刮倒或连根拔起……到处是杭州居民的叹息声:我们的“天堂”遭灾了!
来自市园文局的信息:受灾之日,电话猛增,为“历史少见”,绝大多数是来关心“绿色命运”的。“风景区的树木毁坏严重吗?”“什么时候能够恢复?”“你们可要抢救啊,人不够我们来!”……接电话的同志眼睛发热了。
一位副市长走在街道上,听到一批职工在不安地议论:“这下杭州怎么办?”“杭州不能没有绿啊!”
求水,是为了自己,为了家庭;忧绿,是为了杭州,为了“我们的杭州”。
绿色命运在接受大自然严峻考验之际,“我们的杭州”潜流着一股希望。
劫后第一天,抢救的中心是电,仅仅过了一天,人们迅即腾出手来,同时救绿。
昨天一早,驻杭某师师长赶到市政府请战来了:“给我们任务,抢救杭州树木!”市政府恰好在开紧急会议,重要议题之一正是如何救树,于是部队受命开向西山、白堤……
然而,许许多多的干部和群众并没有等候命令。
中河两岸,出现了颇为壮观的场面。人们自发地涌向丰乐桥,响应省电台“抗灾义务救树”的倡议,纷纷前来报名。顿时,中河路沸腾起来。
当笔者中午闻讯赶去的时候,丰乐桥以北的中河两岸所有被台风刮倒的树木全被扶正,义务救树大军已经向丰乐桥以南挺进。省电台的同志感动地说:“想不到啊,仅仅半天,报名的单位竟有200多个,参加人数超过3000多。从75岁高龄的老人到3岁娃娃,有全家三代,有年轻伴侣,本市的,外地的,当兵的,老百姓。有位女工不顾已怀孕6个月,也非要报名参加不可”。
省轻工业厅的5个厅长带着200多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稚子,背着锯子,急匆匆地加入了救树的人流;
杭州混凝土构件二厂工人方荣贵在报名台前说:“我没有时间参加救树愿意捐上600元钱,表示我的心意……”
笔者迎面碰上了满身都是泥汗的一支队伍——浙二医院口腔科的同志。“你们是什么时候来的?”“中午,只有中午才有空。”带队的郭教授似乎很歉意;
在上仓桥附近,一位老年人气喘吁吁地在河东甩绳,一群人在河西齐声吆喝着,把一棵碗口粗的柳树扶正,撑上支架。他们是省民进的同志。我走过去向他们表示敬意,老人连连摇手:这是杭州人的责任!
令人瞩目的,还是一支由互不相识的工人、大学生、居民自发组成的救树队伍。腰圆膀粗的小伙子锯枝条、夯木桩,老妈妈、中年妇女拉绳、扶树,小姑娘培土、拎水,也不知救了多少棵树。干到下午,听说白堤的树木有待抢救,一位叫陈港的小姑娘倡议:“明天我们再一起去,好吗?”众人齐说:“好!”
白堤,西湖风景区受灾最重区。我们看到正在堤上奋力拉树的,也是一支“杂乱”的队伍,有男有女,有老工人,有小学生。
一群小学生是南星桥化仙桥小学罗明老师带来的。13岁的王琴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骑车上街,摔了一跤,膝盖流血了,可还是坚持来到了白堤:“多一分力气也好!”快中午一点多了,他们饭还没吃,拉树、浇水、培土,和园林工人一起忙得正起劲。
“我也是来护树的”,一位姑娘以为我们是救树的组织者,急着走来“报到”。一打听,她是浙江电子仪器厂职工吉励,上午还在上班,午饭后就赶来了,手上还提着一捆簇新的用来拉树的麻绳。
拉大树通常要借助机械,但我们看到,华丰造纸厂团委组织的37名青年,用人力拉正了一棵大树。“我们年轻力壮人又多”,团员青年们得意地说。
救树队伍还在扩大,省劳动人事厅、省粮食研究所、市妇联的干部,杭大、十五中的学生,不知姓名的居民群众……
又一棵柳树被扶正了。“还有希望”,园文局的老工人说:“如果能在近四五天之内赶紧抢救,多数还可以成活。”
整个杭州,需要支援的地方太多了,西山路、南山路、湖滨路、北山街、花港、植物园、柳浪闻莺……到处都有各行各业自发前来抢救的人群,但到处仍感到人力、物力不足……
留给我们的,还有至关紧要的几天,仅仅是几天!我们相信,杭州人民是不会等闲视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