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营江南红巷”争创国家3A景区
-
发布时间:2016-12-16
点击率:
上城区围绕“人文上城,厚重文化”的发展战略,充分依托自身在党史领域的优势,积极创建AAA级红巷景区,将“小营·江南红巷”打造成集党员管理、教育、服务、活动为一体的党建基地和展馆精品,形成独具小营特色的红巷。
为推动3A红巷景区创建,上城区小营街道着力构建“红巷生活广场”,根据辖区实际情况,改善辖区服务硬件设施“小而散”的现状,采取“以点成线,以线成圈,以圈成片”的方法,打造小营街道“邻里服务圈”,为企为民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同时,在场馆建设上,也积极引入新理念和新技术。
“红巷生活广场”建设的主要载体为小营巷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同时辐射到“红巷”景区内的“三馆”(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钱学森故居和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该生活广场地处“红巷”范围内的核心区域,总面积为5000余平米,共有3幢房屋,分别打造成综合服务中心、工疗站和敬老院。
综合服务中心处于1号楼,是为辖区单位、党员群众设立的相互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内部设置梦剧场站点,配备现代化大舞台,给群众提供一个表演的场所。还设有乐憨儿超市,据朱冬祥介绍,该超市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给残疾人提供的工疗场所,残疾人士可以来超市做收银员、导购员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除了休闲娱乐,跑步机、举重机等大型的运动器材也一应俱全,这些运动场所能给群众提供很好的健身环境,让上班族尽情释放压力,缓解疲劳。
2号楼为工疗站,内部设置仁爱家园和阳光庇护中心,主要为肢残人士和智障人士创造一个学习、娱乐和掌握劳动技能的舒适环境。内部配备康复器械和专业医生,帮助肢障人士做康复治疗。
3号楼为敬老院,共有67个床位。敬老院主要是针对辖区内老年人特别是空巢独居老人较多的特点,打造集敬老院、老年健身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为老服务中心。
在打造“红巷生活广场”的基础上,小营街道积极做好“三馆”的整体环境提升工作,根据国家AAA级景区标准,对游客服务中心、导视牌、红色旅游纪念产品发售点等细节性问题,委托第三方进行规划、改造、提升。
通过3A级景区创建这一契机,可以使红巷地区的管理更上一个台阶,也有利于提高红巷地区的服务水平,同时,对“小营·江南红巷”品牌的打造和“红巷精神”的学习推广都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