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官方微博 欢迎浏览杭州党史与地方志

宋版《咸淳临安志》屡遭毁坏,最后能存世多亏了这些人

发布时间:2021-11-03 点击率:

1934131日,北平天降大雪,非常寒冷。而藏园主人傅增湘展玩自己手上的这部异书却别有一番清雅闲逸的心境。这部所谓的异书,就是七百年前由南宋临安府官修的一部地方志——宋版《咸淳临安志》(以下简称《咸淳志》)。image.png

宋版《咸淳临安志》

 

在傅增湘眼里,《咸淳志》就是南宋官修图书的一个范本,内容翔实,版式宽大,写刻工整,镌印绝精,所有这些官书的优点它均有很好的体现,放到整个南宋京城临安刻印的书中,它毫无疑问算得上是一件优秀作品。但也仅此而已。因为当时临安城内雕版印刷业太繁荣了,在编撰出版的质量、水平和品位上,《咸淳志》都不算是什么出类拔萃者。所以,作为一代藏书大家的傅增湘在他前期的藏书中,都没有这部典范之作的影子。那么,现在傅增湘何以又将它称作是一部奇书呢?

因为,就这部书,它在近三百年来,饱含了太多中国文人的苦心、痛心和伤心。这是一种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感伤和悲哀,也是当时中国在文化上的一种山河破碎!还有什么能比山河破碎更令人伤痛欲绝、刻骨铭心呢?

其实,从《咸淳志》出版问世的那天起,它就处在离散或失传的边缘。此书规模达100卷,从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开始编修,到恭帝德祐年间完成了全部雕版、印刷和装订工作。然而,此时,北边蒙元大军正大刀阔斧死磕南宋的长江重镇襄阳。破了襄阳后,蒙古人沿着长江顺风顺水一路东下,直逼江南临安城。可见《咸淳志》呱呱坠地之时,正是南宋岌岌可危之际。所以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宋本《咸淳志》如此稀缺,也与这部书的生不逢时有着极大的关系。

《咸淳志》书成没有一年,元军就占领了临安城,三年后南宋王朝彻底灭亡。元代《元西湖书院重整书目》载,此书的板片保存在西湖书院(在南宋太学故址,今浙江大学湖滨校区附近)。但明代初年,这些板片统统消亡,一点渣屑都没剩。于是,那些存世的书就面临着随时散佚毁亡的危险。除了元人的那部《重整书目》外,元明两代公私藏书目录中均无《咸淳志》的踪迹,这足以说明它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而成为濒危的稀有物种

而在清代,《咸淳志》忽然成为众多藏书家竞相传抄、借抄和收藏的珍籍。晚清学者黄士珣说,只要有宋本《咸淳志》新发现的消息,便会让人生出大会名士庆赏于西湖的念头。道光年间,杭州藏书家振绮堂主人汪远孙整理并重刻了《咸淳志》,这都是当时有责任心的藏书家看到了它极易散佚的险境,而形成了以广其传的共识。

 

image.png

宋版《咸淳临安志》上的傅王露题跋

 

从存世的《咸淳志》宋版原书上的收藏印和一些藏书目录记载来看,此书在流传、递藏、传抄、转让过程中,经手的人至少有30多个,最后形成三大部藏书:现存南京图书馆的浙江钱塘丁丙八千卷楼藏本(现有3295卷首1卷,其中宋版21卷),现存国家图书馆的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藏本(现有4078卷首1卷,其中宋版50卷首1卷),以及现存日本静嘉堂文库的浙江湖州陆心源皕宋楼藏本(现有4895卷首1卷,其中宋版78卷首1卷)。三部书都已不足初始的百卷之数,流传中藏家互有交叉,源流也并不单一,尤其是南图藏本,其中差不多四分之三为清人抄补本,而在日本的这部,却是保存宋本最多,也即原真性最高的《咸淳志》。

不过,最初海源阁皕宋楼所藏的《咸淳志》无论是卷数上还是宋版的占比,都相差不大,各有所长。海源阁藏本中原有宋版原刻68卷(清人补抄27卷),相比皕宋楼藏本宋版少10卷,但像卷一的京城四图(《皇城图》《京城图》《西湖图》《浙江图》),就只有海源阁藏本是宋版的,皕宋楼藏本却是仿照宋版手绘的,图上地名多有缺失舛误。而同样是卷十六的宋版原图《府治图》,皕宋楼藏本又明显比海源阁的要清晰很多(估计皕宋楼的这幅图为初印本)。所以,两家藏本如果能相互弥补,各取所长,拼合一起,则基本上就可以补足一整部95卷的宋刻原版《咸淳志》。

但悲剧的是,这两家藏的《咸淳志》都遭到了意外。

 

先是皕宋楼,陆心源一生藏书的心血,在他去世后,他儿子因为经营不善变卖家藏,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六月,被日本人全部席卷而去。今天日本静嘉堂文库最珍贵、最基本的藏书就是这些皕宋楼珍藏,包括这部《咸淳志》。

是年夏天,董康在北京刊行了《皕宋楼藏书源流考》,向国内知识界披露了皕宋楼藏书一卷不剩已归外人的骇闻,并且警告国人海内藏书家与皕宋楼埒者,如铁琴铜剑楼,如海源阁,如八千卷楼……安知不为皕宋楼之续?而就在舆论一片哗然之际,这年秋天又传来了杭州八千卷楼主人丁氏因经营钱庄巨亏而欲将藏书出售的消息,并风传刚在皕宋楼得手的日本人颇有得陇望蜀之想。或许是受了皕宋楼事件的刺激,国人这次行动极快,大学者缪荃孙等人斡旋让书事宜,最终由两江总督端方出资7.3万元,八千卷楼藏书归于南京江南图书馆,包括《咸淳志》在内的这批珍藏幸免于重蹈皕宋楼的覆辙。

但是,接下来在1930年前后发生的一系列兵乱,却教海源阁真的是躺着中枪,还不止一次,竟连中三次!与董康当年警告所不同的是,海源阁藏书的这次灾难未遭之于外,却罹之于内。

海源阁第一次中枪是在1928年春。当时国民党北伐军西北军第十七师马鸿逵部攻占聊城,海源阁藏书便在这次战争中受到损失。

海源阁主人杨敬夫还算是有预感的,想想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便挑选了一大批数百种宋元精椠,运到他的天津寓所。但仓促之间哪里运得走那么多好书?杨敬夫前脚刚走,更大的一场书厄接踵而至:1929719日,河北馆陶土匪王金发占领聊城,海源阁扎扎实实被戮中了第二枪。王金发的司令部就设在海源阁,这就好比一头公牛闯进了瓷器店,还有什么好指望的?更可怕的是王金发的书记官和参谋官中,樊天民和杨道南这两个家伙都是前清生员,他们非常识货,择选海源阁宋元秘笈和金石书画中的精品,劫掠而去。剩下的被土匪随意糟蹋,乱撕乱扔,有的拿来擦拭鸦片烟枪,有的用作灶头烧柴的引火纸,却嫌旧书纸张不易燃烧,大骂宋版书贵得无理。世人奉为瑰宝的海源阁藏书在这帮匪徒的肆虐下形同残砖碎瓦一般。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王献唐于是年11月前往聊城实地调查,亲眼目睹了海源阁的劫后惨状:见其书零落,积尘逾寸。宋本《史记》残余一册,宋本《咸淳志》残余二册,均散置地上,与乱纸相杂。” “宋本《蔡中郎集》第四册污秽满纸。愤懑不已,先就海源阁所藏善本书籍,逐一清点,亲自将书籍一一整理,登记造册。

image.png

宋版《咸淳临安志》上的杨绍和题跋

 

海源阁中的第三枪更是惨不忍睹。1930年春,河北土匪王冠军带着被他收编的王金发部再次攻入聊城,一呆就是半年。其间,海源阁再次被王金发占据,熟门熟路的他因已知晓阁中藏书的价值,有意自个儿独占了,便颁布禁令,不准擅动藏书。哪晓得底下一帮痞子不买账,又对王金发平时的严厉管束怀恨在心,一不做二不休,将王给谋杀了。这下,海源阁里真乱了,这帮痞子可着劲儿对阁书乱撕乱扯、焚琴煮鹤,点火烧饭用书,包捆东西用书,擦拭烟枪用书,糟蹋累了,睡觉枕头还是用书。后来王冠军也知晓了海源阁藏书的珍贵,便从天津请来一名古籍古玩的行家九爷,历时一个月,检得阁书善本及一切有价值的碑帖字画等,囊括而去。此外,据王献唐了解,一名占据民宅的土匪睡觉没有枕头,便将一函8册《咸淳志》像拿一块砖头似的带走了,用作枕头,可后来上司也要抢宋版书,搜查得紧,他唯恐被查到吃不了兜着走,竟然将这8册书一把火烧了,连书箧也劈碎了烧水煮饭。类似《咸淳志》的遭遇不计其数。而劫余书籍,匪徒们又任其暴晒室外,任其雨淋水浸。

《咸淳志》原是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季振宜的藏书,是海源阁中堪称珍籍的宋版书。据杨以增的藏书目录《楹书隅录》记载,原有95卷、48册、8函(其中宋版原刻68卷,清人补抄27卷)。但王献唐19304月刊印的现场清查报告显示,海源阁”19297月那次遇劫之后,他在清点《咸淳志》时起先只见到一册,散置于地上乱书中,后经多方搜检,又找到一册,杨氏家人说还有数册《咸淳志》,但搜寻再三始终未有再见。皇皇百卷之巨的《咸淳志》,零落散佚竟存区区2册残本,这无疑是一场弥天浩劫!

192912月,正当海源阁处于危难之时,傅增湘则在友人的襄助下,莅临日本静嘉堂文库观看和记录其中的珍本秘笈。1213日这天,他看到了从皕宋楼流落至此的那部宋版《咸淳志》,看到了黄丕烈在此书上题写的4篇题跋。这是傅增湘第一次看到宋版《咸淳志》,看到这部书版式宽大,写刻精良,不禁感叹道:杭本之良也!

image.png

1929年傅增湘在日本静嘉堂文库观书

 

傅增湘回到北平后不久,惊闻海源阁遭此大难,唏嘘不已。海源阁藏书散佚,而在此前后,寓居天津的杨氏后裔为生活所迫,也开始出让部分藏书,以求善价。北平琉璃厂的书贾闻风而动,奔走四出,除了天津,西至保定、顺德、大名,东至德州、济南、青岛,扫街搜巷,全力寻访。这其中,连日本人也没闲着,也在收罗仅存的这些遗书。

1930年腊月将尽时,书贾董廉之携带510卷《临安志》造访,傅增湘见了之后颇为心动。作为赫赫有名的藏书家,他的双鉴楼藏书中有关地方志一类,此时却没有堪为领袖的宋刊佳作,《咸淳志》如此名重天下,正可补自己藏书的缺门,因而以重价收下这些海源阁遗存。到1933年,王献唐有次自济南来访,对傅增湘说起济南书肆中还有数册《咸淳志》待售,于是傅便请他代为谐价,结果对方612卷书要价400元大洋。傅增湘现金不够,便将自己部分藏书托人卖掉,这样才勉强凑齐了书款,给王献唐寄去。过了两个月后,书箧邮至,这样傅家前后收藏到11册共计22卷《咸淳志》,其中宋版和补抄本各11卷。这年8月,古籍版本学家赵万里又访得816卷《咸淳志》(其中宋版13卷,补抄3卷),送来给傅增湘看,但其800元的索价太高,傅无力收下,虽然爱不释手,最后也只得放弃了。

image.png

《咸淳临安志》目录

 

海源阁这部《咸淳志》分崩离析,傅增湘虽无力收罗,却也千方百计访求这部书的踪迹下落。除了自己藏有的这11册之外,赵万里那8册后来转让给了江绍杰,藏书家刘体智有1册,日本人开的文求堂书肆有11卷,北平的古玩市面上还有1册。这样算来,仍不足原书48册的一半。傅增湘觉得这部书将永远再无完璧的可能,每念及于此,便深为叹息。

事实上,对于海源阁残本《咸淳志》的抢救,傅增湘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上海潘宗周就是一位卓有贡献的收藏者。他经过多年访求,先是收得3册《咸淳志》,随后将日本人文求堂11卷收藏了,又把蒋祖诒从江绍杰手上收得的8册书(即赵万里最初想卖给傅增湘的那8册)收归自家宝礼堂。这样,潘家最终共收藏《咸淳志》1223卷(其中宋版20卷,补抄3卷)。他也听闻傅增湘对《咸淳志》的收藏卷数与自己相差不多,掐指算来,此书仅找到了一半都不到的卷册,还应该有20多册50多卷,只是不知它们现已飘坠何处,是否还有进一步挽救找回的可能?这是那个时代有良知的中国文人共同的念想和期待。

 

image.png

“海源阁”藏本宋版《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中的“傅增湘”和“双鉴楼藏书印”两方印章

 

傅、潘两人均以为《咸淳志》尚有一半以上不知流散何方,但后来随着时局的巨变和社会的变革,散碎离析的这部《咸淳志》最终却奇迹般地集聚在了一起。据后世学者的统计,最初收藏《咸淳志》以傅、潘两家最多,其余散落各处的尚有1832卷,后来涓涓滴滴、陆陆续续都归入了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收藏。而傅、潘两家的藏本最终也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均捐给了北图。这样一来,经整理,今国图所藏的海源阁本《咸淳志》共计4078卷另有卷首1卷(其中宋版50卷首1卷,抄本28卷)。也就是说,所缺的817卷,正是当年被那个土匪先作枕头、继而焚毁的那部分。但无论如何,经过有识之士不遗余力的搜寻,遭此大劫的《咸淳志》终于有80%左右的卷册被寻回,大大出乎傅增湘和潘宗周当年的预期,实属不幸中的大幸!

而且,零散本中天津周叔弢收藏的该书第一卷,有宋刻原版的京城四图,即《皇城图》《京城图》《西湖图》《浙江图》,四图共记载了1582个地名。这是海内外现存唯一的宋版京城四图,余下南京和日本所藏《咸淳志》的京城四图均为清代摹本,谬误极多,是以这四张宋版原图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非常之高。又因为南京图书馆所藏的原丁氏藏本保存完好(虽然其中只有21卷为原刻宋版,其余均为清人的补抄本),北京和南京的这两部书两相互补,人们依然能够看到保存最完整的《咸淳志》。而假如有朝一日分藏于北京、南京和东京的这三部书也能两相互补,则世上将会有一部95卷全部都是宋版原刻的《咸淳志》。在经历了人世沧桑的剧烈变革之后,现存最完整的、最原真的《咸淳志》依然在世。

image.png

 周叔弢《古书经眼录》记录的《咸淳临安志》即购自海源阁。杨氏藏书是周氏平生收书最精的部分


来源: 杭州文史
logo3.png
主办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法律声明飘窗维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
电话:(0571)- 852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