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荷花缀里叶
-
发布时间:2021-07-29
点击率:
南城城外百峰攒,坐倚深山古木寒。
野阔更随秋望远,天空不碍酒怀宽。
浮尘扰攘看蝎角,旧疾缠绵任鼠肝。
指点荒祠无恙在,遥情一叩李都官。
这是明朝寿昌进士方廷熹与友人同游里叶后,在回城的路上写的《颂狮子岩山》。诗中的李都官指的是狮山下为唐朝诗人李频所建的都官祠。可惜这座都官祠早就没有了。
里叶是建德市第二大叶氏聚居地,其始祖为叶玠。
南宋咸淳四年(1268),叶玠任寿昌县山河站提,卸任后居住在寿昌西门外新亭畈(大约在今十八桥一带)。叶玠有三个儿子,二子叶筹曾任睦州太守。
叶玠在任寿昌县山河站提时,与泉山诸葛天骥(诸葛浰十三世孙)关系很好,两人经常往来。但是诸葛天骥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他很想让叶玠的第三个儿子叶帘入赘到他家当上门女婿。在两人的一次聚会上,诸葛天骥把心中的这一想法说了出来,叶玠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这门亲事。他把这事告诉了儿子叶帘,叶帘说,婚姻大事,父亲做主,儿子唯父命是听。其实,在叶玠与诸葛天骥的交往过程中,叶帘始终陪侍在左右,对诸葛小姐心仪已久,父亲和诸葛的意思正中他的心意。不过,诸葛天骥也没提过分的要求,他只是让叶帘来诸葛家,为其养老送终即可,其子可以不姓诸葛,照样姓叶。
如果从叶帘入赘到泉山诸葛家算起,叶氏在狮山下繁衍生息已经740多年了。
叶氏的繁衍非常快。由于泉山山多地少,叶氏开始外迁到常乐溪的北岸,并沿溪而居。到了元朝末年,叶氏人的房屋已经沿常乐溪一字排开,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村坊。
元朝至正二十五(1365),叶氏第五代叶伯华任江西赣州府石城县知县。卸任后,举家迁居到常乐溪东岸(因常乐溪在这里北拐)
宋末元初的理学家、教育家金仁山也选择离新叶不远的檀林庄作为自己的养老之地。
金仁山的孙子金二仁娶叶伯华之女为妻,生了两个儿子。叶伯华虽有一个儿子,但多年来,儿子一直未曾有子嗣。眼看香火就要断了,叶伯华就要金二仁把其中的一个儿子过继到叶家来,给自己当孙子。当然,这个过继过来的孙子必须改姓叶。数代以后,常乐溪东岸的叶氏也十分发达,不但人丁兴旺,而且功名彰显。
叶氏在常乐溪两岸同样发达。为了区别,通常把叶伯华在常乐溪东岸发展起来的这支叶氏所建的村庄叫做外叶,而把常乐溪北岸的叶氏村坊叫做里叶。
明正德六年(1511)的清明节,当时的金华郡郡守赵鹤,因仰慕金仁山的学识、为人,决定要到新叶瞻仰仁山书院,并给金仁山扫墓。陪同赵鹤一同瞻仰书院及扫墓的有庠生叶澣、叶渊及大学士叶英。
为了显示地方官员对金仁山的景仰之情,赵鹤想在当地寻找一些金氏后人一同助祭,可是寻遍檀林庄四周,都找不着金氏后人。
这时,有人告诉赵鹤说,你身边的庠生叶澣、叶渊、叶英,其实都是金氏后人。赵鹤听后不解,在经过详细了解后,才明白事情的原委。于是不但要求叶澣、叶渊、叶英三人随同祭祀,还要求他们把自己的家人也叫来,壮大祭扫的队伍。
经过这次祭扫活动,外叶的叶氏终于知道自己祖上的荣光,心中都有了恢复金姓的念想。他们把这个想法通过叶澣、叶渊、叶英三人向郡守禀报。郡守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外叶的叶氏全部恢复了金姓。
此事一出,里叶人认为,外叶人这样做对不起他们的先人叶伯华。时间一长,里叶人和外叶人之间就产生了隔阂,从相互辩论,到相互指责,最后发展到不相往来。外叶人不但把自己原来的叶姓改为金姓,还把原来的村名也改为常乐(现在写作长乐),连行政区划也划到兰溪去了。
砚山是里叶的屏山,山高百丈,山巅平坦,有一泉汇而成池,其形如砚塘,故而得名。砚塘边有一古寺,20世纪50年代被毁,现又修复。整座砚山的山体都是优质的石灰石,自古以来,都是里叶人烧制石灰的好原料。可惜的是,现在的砚山,已被开采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村北倒是一片青山。里叶(包括周边的泉山、陈店、狮山等村)的镇山——狮子岩,雄踞在西北方向。“山高数千仞,有石在山顶,状如狮,因而得名。山间有七孔清泉,分四道而下,冬暖夏凉,四季不竭,饮之甘美,为方圆数里之饮用水源。”(《寿昌县志》)
清朝叶作舟曾写过一首诗:
狮岫峥嵘耸太空,铜壶住漏影瞳瞳。
须知才罢扶桑浴,一道祥光透顶红。
1927年1月,白崇禧率领的北伐军,与北洋军阀孙传芳的部队曾在狮山一带发生激战。
村的正北面有座岭,叫月岭,上有通往寿昌、严州的古道。
清嘉庆年间,寿昌县县令刘达路过这里,突遇大雨,而山上又无处可避,刘达及其幕僚个个都被淋得像落汤鸡一般。
回到寿昌城里后,刘达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他说,作为一县之长官尚且如此,那些百姓遇到如此大雨岂不更苦!于是责成有关人员,务必要在岭上建一座风雨亭。
亭子建成之后,里叶人邀请刘达重游月岭。刘达看到岭上的这座新亭子,高兴异常,欣然为亭子起名雨亭,并作《雨亭记》:
寿南二十五里有月岭者,山为屏,云触石,甚崎岖,多突兀,松涛呜咽,如入桃源,云影徘徊,如登仙宅。噫嘻!岭之以月名也宜哉,宜哉!
与月岭相邻处有一奇岩,岩高二十余丈,玲珑剔透,其状如花,故名花岩。每到春天,岩上白雾缭绕,恍若仙境。远远望去,形如动兔、金鸡、白羊、鲤鱼,千姿百态,异彩纷呈。
叶作舟也有诗云:
花岩突兀透玲珑,祷雨迎龙卜岁丰。
人迹马蹄都不到,白云千载护崆峒。
在中国民间,祈雨是一件大事。里叶人有种莲子的习俗,莲子成长对水的要求很高,莲田中不但不能断水,而且要求水温也不能过高,出自狮岩下的泉水正好用来养莲。
话说清乾隆年间,里叶一带大旱,眼看即将成熟的莲子就要被晒成干果,这可急坏了莲农。一些人跑到位于村东头的泗州殿里,把殿中的旱神菩萨抬到殿外的太阳底下暴晒,一是以示惩罚,二是想让菩萨去求各路神仙,让老天快快降下甘霖,普救众生。看到这一情景,叶氏族长召集各房前辈,在泗州殿内商讨祈雨事宜,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
此事一定,全村上下就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先是制作了各类令旗,备好供品(整猪、整羊、整鸡各一只,另有七种果品),还准备了一只五谷瓶(内装稻谷、小麦、高粱、玉米、小米五谷),一只五绿瓶(内装樟、柏、松、枫、桐五种树叶)。一切准备就绪,择好黄道吉日,祈雨活动开始。
凡参加祈雨者,前一天就得斋戒沐浴。出发前,祈雨者先在叶氏大厅前祭天,接着在鼓乐声中浩浩荡荡地向狮岩下一个叫猪槽畈的地方进发。
在路过泗州殿时,跪在殿外,祈求泗州大圣保佑祈雨成功;路过大泉殿时,又全体跪下,祈求五谷神、土地神保佑。来到猪槽畈,把所有供品一字排开,各种祭祀活动依次举行。最后,两位大汉各抱五谷瓶、五绿瓶跳入龙泉,盛清泉满两瓶,用红布包好,放在两副用毛竹做成的杠子上,抬回村里。
需要说明的是,参加祈雨的人员一律要打赤脚,也不能戴草帽。凡遇上有撑伞、戴草帽者,大家齐齐上前,把伞、草帽打翻在地,其意是不能用这些东西冲撞了龙王雨神。
回到村里,全村上下男男女女各带供品,全部集中到叶氏大厅前的广场上来迎接,直到日落西山才各自回家,等待老天降下甘霖。
里叶的生活风俗和寿昌其他地方的风俗差别不大,但有两个风俗较为特别,一个是“开秧门”,一个是“吃冬至”。
清明一过,里叶人就开始下谷种。等到秧苗长到一定程度,家家都开始忙碌起来。
一些大户人家买来猪头,煮熟后放在一只特制的盆子里,然后把所有雇来种田的人请来。主人把盛有猪头(另外还有肉圆、酒等祭品)的盆子端到田边,其他人跟着来到田边。在主人的带领下,大家一起跪下,先是拜天,然后拜地。等这一仪式举行完了之后,主人先下田种下第一株秧苗,然后其他人陆续下田插秧,这就叫开秧门,意为祈求老天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等到田地里的所有农活都忙好之后,冬天也已来临。冬至前三天,族里的头面人物又开始忙开了。先是组织全体族人到叶大宗祠拜祖宗,然后拜族长,拜族里有功名的人。接下来,每家派一个代表,到宗祠里去“吃冬至”。
宗祠里早已有人把酒菜备好,有酒有肉,一直要吃到冬至后七天,这叫“前三后七”。如果遇有外地人路过,也可到宗祠里随便吃。
所谓“冬至大过年”,这在旧时的里叶表现得非常充分。
里叶的叶氏宗祠——叶大宗祠,初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直到清顺治十年(1653)才竣工,历时半个多世纪,是几代里叶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叶大宗祠建筑宏伟,气势非凡,除木柱外,还有大量的石柱。
20世纪中叶,叶大宗祠被改造成了学校。后来,学校不断扩建,叶大宗祠不断萎缩,最后只留下一个中央心,看起来很像一个大凉亭,虽然边上竖着一块“建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大宗祠”字样的石碑,但总不免让人有凄怆之感。
现在保存相对完好的是里叶叶氏大厅——敬爱堂。
现在的敬爱堂建于太平天国运动后,是叶氏宗亲叶景隆主导修建起来的。
叶景隆早年在开化开药店,由于为人厚道、谦和,药店生意很好。几年之后,手头的积蓄已很丰厚。
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运动遍及半个中国,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和其他生意人一样,叶景隆的药店也开不下去了,他就起了回乡的念头。
1863年,叶景隆在开化采购了大批木材,将之运回故乡里叶。
他准备用这批木材为自己在老家建一幢豪宅养老。可是,当他回到里叶时,看到的是一片狼藉,大量的房子被太平军烧掉,人也死了不少。村里人为之自豪的叶氏大厅也被烧得只剩下几段墙头。
看到这些情景,叶景隆心生悲凉,决定把自己采购来的木料捐出来修建叶氏大厅。
听说这一消息,整个叶氏宗亲都为之感动,大家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很快就把叶氏大厅——敬爱堂重新修建起来了。
另外,里叶村里还有一座泗州殿,村里人都把它称作祖殿。
里叶叶氏族人为什么要在村里建这么一座泗州殿,并且把它叫作祖殿?殿里供奉的又是什么神圣?问遍村里人,他们只知道供奉的是泗州大圣,至于这个泗州大圣与里叶叶氏有何关系,大家都说不上来。
其实,泗州大圣又称泗州佛、僧伽大师,唐高宗时从西域来到长安、洛阳一带化缘。他手执杨树枝,到处说法。后来,他来到泗州(今江苏盱眙)定居,借住在一户农家。一天,他突然对主人说:“这里本是一座寺庙。”主人听了格外惊奇,忙让仆人在院内掘地,果然发现了一块古碑,上有“香积寺”三字;又刨出一座金像,大师说是“普光王佛”。后来,人们就在原地建了一座普光王寺,唐中宗还亲笔题写了“普光王寺”的匾额。大师圆寂后,葬于泗州,并漆身起塔。从此,泗州僧伽大师的圣名广为传扬。
在十分崇拜泗州大圣的福建地方,还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
惠安和晋江两县交界处有一条洛阳江,水流湍急,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也没成功把桥架起来。有一天,有一老翁与一美丽姑娘划船来到江心。老翁说,有谁能以钱掷中他家姑娘,就把姑娘嫁给谁。一时间,前来投钱的人不计其数,可是钱都落到了江里。过了几个月,江底积满了钱。原来,这位老翁是土地爷变的,姑娘是观音菩萨变的,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在这条江上架一座桥,这些钱就成了架桥的奠基石。
就在大功即将告成之时,有个聪明的泗州人想了个巧妙的方法掷中了姑娘。老翁便叫他到凉亭去议婚。这个泗州人往凉亭里一坐就起不来了,原来他的灵魂被观音菩萨度化到西天成佛了,而肉体还留在亭中,成了民间膜拜的泗州大圣。因此,泗州大圣又成了东方的爱情之神。
里叶人认为,叶氏在南方的发祥地是泗州。叶氏分迁到各地后,把对泗州大圣的崇拜也带到了各地。而远近的叶氏聚居村落,唯独里叶人建有泗州大殿,并以之为自己的祖殿,这其中不知有没有另外的故事。
可惜的是,里叶村里的泗州大殿也已被毁,只留下殿前的一口水塘和殿后的一棵老松。
里叶是白莲故乡,里叶人充分利用狮山下的泉水种植莲子。其莲子色白粒饱,糯而香,从明朝开始即为贡品。如果夏天来这里,不仅十里荷花让人迷醉,家家户户的莲子家宴,更让人流连。而用莲子酿制的莲子酒则有建德茅台之称。
(作者单位为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