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官方微博 欢迎浏览杭州党史与地方志

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杭州的思想文化建设

点击率:

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杭州的思想文化建设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

    

     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杭州的文化思想建设是“围绕党在一定时期的中心任务和重大政策、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力保证。自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以后,杭州市委加大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力度,建立了全市的宣传网和宣传员制度、进行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在干部与群众中进行了“共产主义共产党”、“全国第七次工代大会文件”、“1953年国家三大任务”等的理论学习,采取了全党动手,全力以赴,大张旗鼓、迅速而集中的宣传方式,通过了对抗美援朝、总路线,粮食统购统销,食油计划供应以及猪肉、食糖供应与初中高小毕业生升学等党的重大决策和任务的宣传,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保证了党的各项中心任务的顺利贯彻执行。随着思想文化教育的逐步深入,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加坚定,建设社会主义的干劲更加增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具备了更多的文化知识本领;从而使党的思想文化建设成为推动杭州市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生产力的巨大政治动力。

一、政治思想与宣传教育工作

19497月,杭州市学习委员会分会成立。1950615日,杭州市委根据省委第二次宣教会议的精神,发出《关于加强在职干部与党员教育的决定》。决定执行全党整风,使党的思想教育深入一步,提高一步。为此指出:1、自7月份开始,全党进行整风,结合土改学习,对老干部强调整思想、政策、整作风,对新干部强调阶级教育与组织教育。2、加强日常的党内思想教育。掌握党员的思想情况、执行政策情况,进行教育,不断加强党员无产阶级思想意识的锻炼与正确掌握党的政策。3、开办业余党校。一般的支部课性质,由各支部推派积极分子听课;一种是党务工作轮训性质,调集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教委员等进行专门教育。一九五零年学习的主要内容为土改教育及整风教育,主要学习“社会发展史和政治经济学”及其他。为了便于开展学习,按照政治、理论水平及其他条件,划分甲、乙、丙三种学习小组。在学习方法上,甲组以自学为主,乙组自学与集体讨论相辅而行,丙组上课、自学、讨论三结合的方式。临时性的学习材料,由市学委分会临时指定,郊区因工作分散关系,不能经常采用集体学习办法,就指定一定文件,在每次总结工作时集中讨论。对于文化教育也作了规定:凡机关干部其文化在初中程度以下者,分别参加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初中或高小班,均以学习文化为主,政治理论的学习统一在学校中进行。文化补习学校暂设初中班和高小班,争取设置初小班,在初小班未开办前,各单位自办识字班。在市学委分会统一领导下。另设各区校委会,负责领导各文化补习学校。除了学习理论、政策和文化外,所有干部均须学习业务知识,贯彻“做什么,学什么”的方针,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确立定时定期的学习制度,实现考试与检查制度,对于学习成绩优良的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并把学习态度及成绩的好坏,作为鉴定与提拔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学习费用问题上,保证全部用于干部的学习,供给纸张、笔记薄册等。在学习时间上,每天2小时的学习制度,经常性的理论学习占全部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二,临时性的学习占三分之一。

但是,当时党的宣传工作最大困难就是宣传干部奇缺,党、团支部与基层工会缺乏宣传骨干,致使宣传力量单薄,而大多数党团支部不是没有设立宣教员,就是设立了,也是有名无实,不起作用。为了迅速建立宣传网,19501116日市委宣传部发出《关于建立宣传员制度的意见》。《意见》认为:建立宣传员制度主要是为‘建立一个经常、普及、深入群众的强大宣传网’,以便在今后开展宣传工作时,能‘一声号令,全部出动,迅速获得效果’;也是培养党的宣传干部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党的宣传工作走群众路线的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和重要环节。《意见》把宣传员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党内宣传员(即党内教员,当时杭州市各单位尚无条件建立);另一种是群众性的宣传员,是向各阶层广大群众作宣传工作的。群众性的宣传员主要的任务,就是贯彻党、政府与群众运动每一时期的工作中心任务,在群众中展开宣传(有组织群众的宣传员,经常以在本单位进行宣传工作为主)。宣传以演讲、街头宣传、读报、座谈、家庭访问、广播等口头方式进行。《意见》还规定了宣传员的条件、权利和义务。宣传员条件是:一般以政治上进、作风正派、有口头宣传能力,与群众有密切联系的党、团员或群众中的积极分子,与各种运动中产生出来的英模功臣(如劳模、和平之士)为吸收对象,不分性别,职业均可兼收。宣传员有5项权利:有权先听取有关宣传工作报告;有经常领取有关宣传业务文件和宣传资料、组织学习权利;对上级发出的宣传文件,订定的宣传方针计划,有提出改进意见和批评权利;成绩卓著的可以获得奖励;有介绍善于宣传的积极分子作为宣传员的权利。宣传员有4项义务:服从组织领导,经常参加各种宣传活动,向群众进行宣传义务;经常及时向组织反映群众思想情况与群众呼声,按时汇报工作情况及经验;进行宣传时应按照规定的宣传方针、内容,不能随意变更或歪曲,但宣传方法可以灵活运用;有随时教育周围群众的义务。《意见》就具体步骤作了说明:1、工厂、学校首先确定各单位党、团支部宣教委员及基层工会文教委员为宣传员,并建立三个人的宣传小组,以党支部宣教委员为组长,在党支部统一领导下进行经常的宣传工作。一个适当时期(1月至1月半),然后吸收群众中的积极分子为宣传员。民主妇联首先在各分会中选择适当人员试行建立。2、开始建立时,市总工会、市团工委系统普遍布置,无组织群众需要有重点的稳步进行。3、各系统、各区宣教部、科应指定一个干部负责专门领导建立宣传员制度的工作。市总工会、市团工委应选择12个条件较好的单位作重点掌握,以便吸收经验,指导推动全盘。4、各系统、郊区各区、应着手将第一步建立宣传员组织的人员进行登记,并按系统造具宣传员名册二份,一份本系统留底,一份送市宣。5、筹建期间,预定每二星期召开一次各系统、各区直接领导宣传员工作的负责同志的会议,以便交流经验,研究情况。

195111日,中央发布《关于在全党建立对人民群众的宣传网的决定》后,杭州市委即根据中央决定的精神,在华东局、省委领导下执行这一决定的指示,着手在有党支部的工厂企业、学校、机关、郊区农村整理与建立党的宣传网。市委在布置工作网同时,确定了市一级报告员17人,并立即向群众作了2次报告,前后群众达3.5万余人。626日,杭州市委组织了省市报告员30人,在“七一”前4天分别向各工厂、企业、学校、机关、团体等51个单位作了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共产主义”的报告31次(有些单位合并召开),内容主要是根据谭震林同志625日报告,针对各单位群众具体思想,报告了党的斗争史、党的性质和共产主义前途三个问题。有的还结合当时任务(如参干等),报告时间大约在2小时左右,也有达3小时以上者。听讲群众有工人10056人(15个单位)、学生12022人(34个单位),机关干部(市级)2488人,家庭妇女700人,合计25266人。会后有不少单位展开热烈讨论。73日,浙江省委发出《关于建立与巩固报告员工作制度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党委的报告员必须重视并切实贯彻执行中央规定的各项制度。每年报告员每二个月必须向城、乡人民群众(首先是工人、农民群众)的集会和代表会议至少作一次政治报告。报告的地方或单位应力求固定。报告员并应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建立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要建立会议制度。省委或地委应每月召开报告员会议1次,检查与指导报告员工作,并提出宣传要点,指出参考资料,以便报告员准备材料,报告员本身亦应按工作需要,订出自己的工作计划。要建立汇报制度。各级报告员应当在报告后将报告对象的思想、要求以及报告内容与时间等,于5日内登记起来,连同经过整理的报告员提纲送交党委,定期(至少每21次)进行总结,推广经验,纠正缺点。报告员的报告提纲可在报纸或广播电台上选择发表。四是报告员是代表党委向群众作政治报告的。因此,报告之前必须有充分准备,凡是请报告员作报告的单位,应将群众的具体思想情况与要求以及在报告中应注意的问题,汇交报告员。以便报告员能根据群众的思想、要求作‘有的放矢’报告。报告员在报告前应拟好报告提纲送交党委批准,报告后 了解群众反映,填写卡片,报告党委。至717日止,全市建网支部达185个,占全市支部总数83.7%(包括省级机关支部在内,省级机关支部宣传网由市委统一领导,下同)。有宣传员2529人,约占全市总人口千分之四点二;其中党员867人,团员969人、群众积极分子693人。宣传员工作推动了各种运动,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积累了初步经验,为今后党的宣传工作打下基础。

1952412日,杭州市委宣传部发出《关于迅速在店员工人中建立宣传网的意见》。《意见》指出,为了巩固五反运动的成果,迎接增产节约、生产竞赛、反对美国侵略者的细菌战等新的任务,须要把这些宣传工作的积极分子迅速固定下来,发展成为党的宣传员,要他们在今后各种中心任务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对店员工作的政治工作。宣传员的选拔由党的支部确定和区委批准,现因店员工人中尚未建党,变通办法,可由各行业检查小组中的党小组来选拔,选拔时应吸收工会小组或五反运动中经过考验的积极分子的意见,名单确定后,应征求本人同意,并把宣传员的条件任务解释清楚,本人同意后填写宣传员登记表,送区委增产节约分会批准。同时,以行业为单位竟宣传员编成小组,确定临时小组长,在群众中公布宣传员名单,说明建立宣传网对群众的好处。待区委及区工会办事处正式成立后再确定领导关系。71日,市委宣传部又发出《关于在公营、公私合营工厂中建立宣传网的几点意见》,指出,宣传员在20人以上的大厂,将宣传员划分若干小组固定包干区,指定小组长。宣传员在10人以下的工厂,一般不必建立小组。建立宣传员小组是工厂,支委应做具体分工,每个支委负责联系1至数个宣传员小组,以便分工负责,发挥集体领导。86日,杭州市委发出《关于在私营工厂中建立、整理、巩固与发展宣传网的指示》,指示针对全市私营工厂中建立宣传网的工作还不够普遍的状况,要求在1951年上半年正式建立了宣传网的华丰造纸厂、第一纱厂、长安纱厂、天章丝厂、光华火柴厂等5个厂,进行一次整理。在‘五反’运动后建立起宣传网的第一机器联营厂、福华丝织厂、勤工烟厂、友合烟厂等4个厂,要支部认真地负起领导责任,使宣传员占各工厂总数的3%5%。要求一般宣传员人数可发展到各厂职工总人数的8%10%。指示针对“永安绸厂、大龙绸厂、大纬绸厂、福华公司一厂、开元丝厂、庆成袜厂、浙江丝织一、二联营厂、千丰丝织厂、昌泰记布厂、浙江炼染公司、六一棉织厂、时代袜厂、求益新染织厂、广生染布厂、永安信棉织厂等16家厂,在5月份工厂基层工会干部训练班中,发展的占各厂职工总数的3%左右的宣传员没经过工业党委会批准,在发展时,物色的对象和发展的手续,也不够适当和周全”的情况,要求这些工厂需对训练班发展的宣传员进行整理,进行一次慎重的审查,提出意见后呈报工业党委批准。

1123日,杭州市委宣传部根据省委指示,对工厂宣传网和报告员工作作了一次检查。据调查统计,全市66个工厂支部中,已有66%44个支部建立了党的宣传网(未建立宣传网的22个支部都是新建立的临时支部),共有宣传员787人,其中党员119人,团员350人,群众318人。各厂宣传员一般占工厂总人数的7%8%左右,最高如虎林丝织厂占10%,最低的如都锦生丝织厂占3%

1952年的“五一”、“七一”、“八一”、国庆节及10月革命节等5个节日中,杭州市共组织了230名省市报告员和委托了115名非报告员党员干部,向379209名群众进行了报告。

二、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与此同时,在建立宣传网的同时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也逐步深入。

杭州市委在制定1952年工作计划中通过了思想改造与学校改造工作的全面计划。计划决定全面开展思想改造运动。利用寒假时间,在小教界继续开办训练班进行清理中层工作。在1952年上半年,中学以市立一中为重点,二中为副点,小学以天长小学为重点进行典型试验,其余展开在职学习(听报告、读文件)。下半年,在二分之一的学校中逐步开展思想改造运动。文化界的思想改造运动,以戏剧改革为主,通过戏改舞习班逐步进行。卫生界在1952年上半年继续清理中层,下半年选择一个基础较好的医院进行思想改造的典型试验工作。

1952年春开始,市委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的爱国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的指示,采取了重点掌握,全面照顾的原则,由点到面,分批进行的方法,先后在教育界、文化界、卫生界、工商界和各民主党派中,开展了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学习运动。杭州中学与部分小学教职员的思想改造运动从1952723日开始,到916日结束,历时56天,参加的教职员计1012人(中学627人、小教358人),其中已经镇反学习者670人,占66.5%,未经学习者342人占33.5%。经过一年左右的思想改造运动,广大知识分子在揭发和扫除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影响,以及严肃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和作风的基础上,划清了敌我界限和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思想界限,开始树立起革命的人生观,真心拥护共产党,愿意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知识本领。

三、教育文化事业的初步发展

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杭州市按照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所规定的“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文教工作方针,对各级各类学校分别进行了整顿、调整、改进的工作。在教育经费的投资上逐年增加。据记载“杭州市,如以1950年教育支出经费为100(不包括大专及中等技术学校),则1951年为3331952年为6711953年为837”,意思就是1951年、1952年、1953年的教育经费同比1950年,是以3.3倍、 6.71 倍、8.37倍的速度增长的。1953年动工新建的有幼师、化工、水电、工业等几所学校,1954年又新建了普通中学2所,小学9所。杭州市小学到1953年为止有265所(其中公立小学183所,私立小学76所,企业部门设立的6所)比1949年增加学校82所;班级有1216班,比1949802班增加51.3%;有学生56290人,比194934983人,增加60%。与此同时,干部文化教育和工农业余教育也得到了较大发展。机关干部文化教育从1950年开始创设,贯彻“速成的、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当时仅有学员179人,学习时间是在晚上。到1953年就有2989人,增加15倍多。1953年开始,根据中央加强干部业余文化教育的指示,每周抽出半天办公时间和一个晚上,共6小时学习时间。至市机关业余文化学校已设有校本部及6个分校,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员,1953年下半年新设初中30个班,另有高小28个班,初小8班,共吸收了2989名干部和勤杂人员入学。市区各机关文化程度不到初中毕业的干部和勤杂人员基本上都入学了,文化水平已有一定提高。干部文化教育采取了在职学习(入机关业余文化学校)与离职集中学习(入工农速成初等学校)方式进行。1954年,工农出身的干部的文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1954年入学的干部大部分已是读初中。人民政府关心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解放以来工农业余文化教育也有了很大进展。职工业余教育是工厂、企业的职工和分散的行业工人在业余时间入学的。在1950年学员只有3840人,1953年是16328人,增加了3倍。郊区农民入冬学的在1950年是2828人,1953年增至10016人,增加了2倍半。城市居民业余教育:在1950年入学的有7736人,1953年有16808人,增加了1倍多。

杭州市的文化事业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至1954年止,全市有文化馆5个,电影院7所,其中公营的6所,企业办的1所;戏剧院10所,其中公营的7所,私营的3所。职工文化有工人文化宫1个、区俱乐部2个、基层俱乐部108个、业余剧团66个、电影队2个、篮球队99个、排球队109个,大部分工人都参加广播操。1953年全年放映了617部影片(包括复片),观众279万余人次。放映的影片有国产的(包括民营的)、苏联的、民主国家的,也有其他国家的,还放过印度片、日本片等。艺人的政治地位、物质生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京剧演员盖叫天,越剧演员姚水娟、张茵、屠笑飞及余笑飞等都被选上省或市的人民代表或市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艺人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如国凤昆苏剧团,解放前没有道具、服装,演戏时要租服装来演出,演员只有二、三十人。解放后,人民政府帮助它,剧团人员增加到30多人,生活已有很大改善。如过去是买旧衣服,现在都穿上了新衣服;过去睡得是租来的破、脏、臭的棉被,而现在都有自己的新棉被,有的还有2条,又如杭剧春秋社,过去只有几万一月,现在好的小组的演员已有四、五十万元,最差的也有二、三十万元。1956108日,杭州市委提出对于民间和私营文化事业,应该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加以改造。民间职业剧团,可改为国营剧团或合作剧团;私营戏剧院,可实行公私合营(小的剧院可不实行定股定息);零散艺人,主要是加强对他们的领导,并把他们组织起来,但仍应保持其原来的流动演出方式,不要强求集体化和集中化;旧书古书、美术画像等行业,应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718日的报告执行。111日,由杭州市人民委员会文化处、民政局、劳动局、公安局、商业局等单位联合组成成立杭州市曲艺、杂技、傀儡戏等艺人登记工作办公室,对本市曲艺、杂技、傀儡戏等艺人进行登记安排。当时全市有评话、弹词、杭滩、杭曲、说唱、清唱、魔术、杂技、木偶、动物园等十数种剧种,艺人约400余人。登记后,艺人的生活和业务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帮助他们组合起来,领导他们不断提高艺术水平。对老弱病残者也予以妥善安排,使他们各得其所。到1123日,经杭州市人民委员会文化处多次调查研究,本市救济、扶植民间职业艺术团体和艺人的救济扶植的款共26200元(中央文化部拨款分配本市的有18200元,市人委拨款8000元),款项分配给全市广大的民间职业戏曲艺人。分配是根据救济补助和积极安排相结合的方针进行的,首先使当时生活十分困难的艺人,能够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同时以较大一笔款项用作帮助各个民间职业戏曲团体,添制服饰道具,改善演出设备等,以扶植他们发展。在分配中,对特别困难的剧种、剧团和艺人给予特别照顾和帮助。如星火话剧团(过去的大众歌舞话剧团),在上半年的江苏省巡回演出时,因收入少,连最低生活也难维持,就发给该团2500元。春秋杭剧团分配到了3000元。杂艺改进社的各马戏团、木偶剧团、魔术清唱小组等200余人,也发给救济款5000元。为了使杭滩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特发给保存杭滩艺术的四、五位职业老艺人1000元。

(执笔   徐 勤    编辑   英昌东)


logo3.png
主办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法律声明飘窗维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
电话:(0571)- 852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