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官方微博 欢迎浏览杭州党史与地方志
首页 党史学习 党史专题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起步走向世界:杭州市对外经贸的全面展开

点击率:

起步走向世界:杭州市对外经贸的全面展开

 

杭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20多年时间里,杭州市基本上呈内向型的经济格局,也未设立统一管理全市对外贸易的专业机构。1978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与全国一样,杭州也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杭州经济开始冲破几十年来形成的封闭型、半封闭型状态。特别是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87号文件《关于讨论杭州市改革和开放问题的会议纪要的通知》的下发,杭州市对外经济委员会成立以及1986年杭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局和杭州市对外经济委员会合并成立杭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以后,杭州的外贸、外资、外经工作开始发展,并为下一阶段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动力:“对外贸易要有一个大的发展”

建国以后,浙江省没有独立的对外进出口口岸,杭州市也没有统一的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很长时间内,杭州的外贸业务主要是为上海等口岸公司组织货源,由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部门通过委托市属商业、供销部门加工定货、包购包销。直到1973年,杭州对外经济贸易才有了专门的机构和独立的业务。改革开放后,杭州市的对外经济贸易在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的直接努力和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杭州市对外经贸工作的发展。

1.启动杭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工作。197810月,市革委会召开外贸工作会议,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对外贸易要有一个大的发展”等重要指示,要求各级领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动员和组织力量,加快发展对外贸易,使杭州的对外贸易来一个大发展。这是改革开放以后,市委最早提出的外贸“大发展”的号召。同年128日,中共杭州市委召开全市基层干部大会,强调各级领导要遵循党的十一大路线,从思想到行动搞好三个转变:一是从上到下都要把主要注意力转到生产建设和技术革命上来;二是要从小生产式的甚至封建衙门式的落后管理方法,转到符合社会主义大生产要求的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三是从不敢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转为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会议要求全市广大干部,集中主要精力,大干四个现代化。

2.争取中央和省委对杭州的政策支持。1984年,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城市,并给这些城市以利用外资项目的审批权。杭州未列入沿海开放城市。但是,同年7月中下旬,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谷牧召集有关部委开会,听取浙江省和杭州市负责同志关于杭州市进一步对外开放和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设想和要求的汇报,指出国务院各部门和省委、省政府都要关心和支持杭州市的改革和建设,逐步扩大杭州市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权限,使它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并对杭州的对外开放进行了专题研究。87日至11日,中共杭州市委召开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田纪云、谷牧同志在听取浙江省、杭州市负责同志关于杭州市进一步对外开放和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设想和要求汇报时的讲话精神,并就杭州的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实行开放、开发等问题进行研究。会议确定的工作方针是“双改”(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改造现有企业)、“双开”(开放、开发)1010日,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传达报告会,传达国务院领导原则同意的《关于讨论杭州市改革和开放问题的会议纪要》,《纪要》就杭州市改革开放实施方案和杭州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对外开放和加快旅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五项重要决定。

3.强调落实。19841221,中共杭州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学习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文件,强调要在原原本本学习文件,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调查研究,端正业务指导思想,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和进一步对外开放。26日至30日,中共杭州市委召开工作会议,总结交流1984年工作情况和各方面改革的经验,研究如何加快198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市委在会上提出了五项宏观决策: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2.向远郊和各县扩展杭州工业;3.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加深深度;4.抓紧人才的引进;5.进一步发展国内的经济技术协作,加强经济横向联系。1986128日至29日,市经委、市外经委联合召开第二次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会议,要求把提高产品质量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来抓,抓紧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多渠道地组织资金,有重点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1987525日至26日,杭州市政府召开全市外经、外贸、外事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致力于以增加出口创汇能力为中心,推动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逐步把杭州经济转到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轨道上来。

  迎难而上:有力的实施

1.设立专门的机构

杭州的外贸机构的设置起始于“文化大革命”后期。1973814日,中共杭州市委下文建立杭州市对外贸易局,同时建立杭州市对外贸易公司,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合署办公。这是一个政企合一的机构,其主要职能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发展外贸规划,统一管理杭州地区的外贸工作与外贸业务。外贸收购供货与国营商业、供销部门脱钩,全市外贸实行归口管理,由各外贸专业支公司承担省外贸部门下达的收购计划与调拨业务。从次年41日开始,杭州市对外贸易公司负责经营对杭州市及有关县的外贸收购结算业务。经营范围为除商业系统供应出口的畜产品,丝绸系统供应出口的丝、丝棉、绸缎和复制品,杭州茶厂供应出口的红、绿茶叶等,仍维持原结算关系外,其余出口商品均由杭州市对外贸易公司经营。自此,杭州市对外贸易工作和独立外贸业务正式开始。

197895,中共杭州市委批准建立杭州对外贸易领导小组,由市革委会、市计委、建委、工办、财办和有关局24位负责同志组成。1014日,市委决定从杭州市区各局抽调83名青年职工支援充实杭州市对外贸易局。1983924日,杭州市对外贸易局更名为杭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局,主管杭州市及其七县外贸业务。19847月,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组建杭州市对外经济委员会和中国杭州经济开发总公司,同年8月,两机构成立,并实行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杭州市对外经济委员会是杭州市政府管理杭州市对外经济工作的职能部门。19856月,杭州市政府决定,为加强杭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统一领导,杭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局归口杭州市对外经济委员会领导。1986811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报请省政府同意,将杭州市对外经济委员会与杭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局合并成立杭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作为杭州市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市对外经济贸易工作。

2.走出去,请进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对外经济贸易工作日益成为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198454日至7日,中共杭州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中共杭州市委书记厉德馨等分别在广东、福建、江苏等地参观学习的情况介绍。会议确定全市的工作方针是解放思想,放宽政策,改革体制,建设杭州。1111日至25日,厉德馨率杭州市经济及旅游考察团在香港和澳门进行考察,并就杭州市的对外经济合作,与港澳的旅游界、工商界、金融界以及其他各方面的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洽淡,签订了一批经济合作项目的协议书、意向书,初步沟通了杭州与港澳各界的联系。1987222日至37日,钟伯熙市长率杭州经济代表团在香港考察。代表团在港期间,通过举行记者招待会、接受专访等形式,介绍杭州近年来经济发展情况,与港澳经济界人士就发展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洽谈了部分经济合作项目。

3.组织国内外的大型交易会、展览(销)会、研讨会、洽谈会

1980815,配合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在杭州召开对外贸易小型交易会。这次交易会以推销化工原料、医药原料等商品为主。各口岸公司约150人参加。应邀参加交易会的西欧、东南亚和港澳的客商250人,交易会于是月25日结束。1984111日,“中国杭州大物产展”在日本岐埠市开幕,此次大物产展为纪念两市结为友好城市而举办。展品有瓯塑、竹编、红木家俱、花台底座、东阳木雕、国画精屏、雕刻制品、地毯、文房四宝等各式杭产工艺品。展出6天,参观者达6万余人,零售金额22.7万美元。同年117日,“杭州产品展销会”在深圳举办,来自港澳及深圳市各界代表200余人出席开幕式,杭州市6个区、14个工业局和7县均有产品参展,展出品种达2000余种,2万余名深圳市民和国内外客商前来参观和购买杭产品,参展各单位与外商、港澳客商及深圳客户开展了探讨和洽淡来料加工、技术引进、合资补偿贸易等多种形式的业务活动,为以后加强杭州市与深圳及港澳地区的全面经济交流与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8563日,由经贸部、浙江省对外友协、日本静冈县中日友协联合组织的“经济发展研讨会”在杭州举行,市外经委根据省开放办的要求,向日方推荐了一批企业和10个经济技术合作项目。618日,杭州市政府举行对外经贸洽谈会,正在杭州参观访问的29个国家驻华使馆的商务、经济官员出席。钟伯熙市长在会上介绍了杭州经济发展情况和优越的投资环境,以及杭州市期望与各国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的项目。1130日至126日,杭州市外经委、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与香港泛菲有限公司联合在杭州举办“杭州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国内22个省市的467家企事业单位组成了14个贸易洽谈团参加洽谈会。英、美、法、联邦德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79家公司来杭参展,共签合同18项、意向书150项。125日,国家经委副主任朱基专程来杭州考察杭州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情况。198659日至14日,“八六年世界先进酒店设备展览会”在杭州浙江展览馆开幕。展览会由香港丽的呼声有限公司主办,浙江省贸促会、省旅游局、市外经委、市旅游公司、西湖装饰公司赞助,共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32家境外公司参展。展览会上,杭州二轻总公司、友好饭店、天马洗衣公司、淳安千岛湖宾馆与外商签订贸购设备合同金额22.8万美元。123日,第二届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浙江展览馆举办。本次洽谈会是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浙江省进出口公司、杭州经济开发总公司与香港泛菲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于9日结束。海外40家、近400位客商来杭参展。国内参会的有北京、云南、青海、大连、沈阳、南通、天津、上海、南京、厦门等14个交易团。参加交流转让的有纺织机械、制塑机械,化工机械、建筑机械、矿山机械、金属切削、印刷机械、包装设备等200余个项目。洽谈会期间签订合同或意向187份,其中杭州20余家市属企业与外商签订合同、协议书和意向20份,成交金额108万美元。19871021日至27日,“国际服装机械学术讨论会及展览会”在杭州浙江展览馆开幕。展览会由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公司、杭州经济开发总公司与香港新鸿基国际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海外18家公司参展,与外商签订了贸购和期货合同16项,成交额87万美元。

在开展经贸促销、洽谈的同时,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也开始起步。198717日至9日,新年伊始,南京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嘉兴市、湖州市十城市对外经贸委 ()负责人在杭州友好饭店举行联席会议。会议旨在交流信息、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扩大合作,并通过了《江浙十城市对外经贸联席会议章程》、《江浙十市横向交流统计表式》。

  初见成效:一个良好的开端

1978年至1987年,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是杭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初见成效的十年。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全体外经贸战线同志齐心协力的努力下,这一时期对外经济贸易工作取得了三大方面的成效。

1.外贸供货递增

1978年前,外贸供货增长相对缓慢,基本上徘徊3亿至4亿元之间。1978年以后,外贸收购供货才有了较大发展,每年呈递增趋势。自1978年至1987年的10年间,全市的外贸供货总值累计达75.26亿元,年外贸供货值从4.17亿元上升到13.4亿元,增长两倍多,年平均递增13.85%。从1981年到1987年,杭州市的外贸收购总值占全市工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了7.91%7.64%6.74%5.16%4.50%5.70%5.97%,有力地推动了杭州市国民经济的发展。

1978年—1987年杭州市外贸供货总值  单位 万元)

类别\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粮油食品




5624

6178

6348

5845

6711

8108

9233

纺织品




7428

9648

10316

13306

14189

21392

33648

丝绸



14206

17478

12613

11423

11167

12200

15971

17829

土畜产品




12407

17164

15580

12292

14831

20850

19452

轻工业品




3824

4835

4825

4473

5237

10534

12001

工艺品




6480

6674

6026

6397

5506

9547

12467

五金矿产




2041

1958

1929

1686

1783

2615

4795

化工医保




6467

5421

6063

4964

5334

5180

10038

机械




5092

5600

6068

5044

4795

8705

13110

其它









4036

1440

合计

41718

56415

69857

67127

70091

68578

65174

72678

106938

134013

资料来源:本表以计划价统计;另197519761977年外贸供货总值,分别为313293165840168万元。

 

1974年,全市出口商品有221种,外贸收购值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商品有卷烟纸、冻猪肉、分割肉、棉布、浴巾、汗衫背心、晴纶衫、万里斯、万里斯镶边、机绣品、机制手套、车缝手套、麻袋、脱水蔬菜、兔毛、罐头、拷边纸、热水瓶、皮鞋、闹钟、伞、茶叶、钢材、咖啡因、夫胺酸、硬脂酸、茶碱、白油、痢特灵、千斤顶、齿轮箱、石棉制品等34种。1979年后,出口商品品种逐年增加,至1987年,全市出口商品已形成粮油食品、纺织品、丝绸、土畜产品、轻工业品、工艺品、五金矿产、化工、医保、机械等16个大类700余种,其中年收购值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出口商品150多种,年收购值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大宗出口商品从原来的茶叶、白油、万里斯镶边、罐头4种增加到1987年的麻袋、高级手工地毯、晴纶纱、晴纶衫、伞、棉纱、棉布、涤棉布、腌制菜、机制手套、车缝手套、香料及香料油等20种。

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70年代中期20多年时间里,杭州外贸主要是为外贸专业总公司或省外口岸公司组织收购货源。1981年至1987年,杭州市经贸系统内调省外口岸供货总值达7.6亿元。1980年后,杭州市市属外贸公司在积极完成收购供货任务的同时,经省外贸公司批准,开始尝试“四代”业务(代省外贸公司谈判、签约、发运、结汇),至1987年累计对外成交额达284.7万美元,为全面开展外贸自营出口奠定了基础。

2.引进和利用外资的初步尝试

外商投资企业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简称“三资企业”,举办外商投资企业是引进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与外国资本合作办厂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杭州市利用外资“嫁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最初尝试是197984日,浙江省第二轻工业局所属家具杂品工业公司与香港新艺行就合作成立西湖藤器企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次年78日经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批复同意,同年129日开工投产。该公司为浙江省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也是当时全国仅有的17家外商投资企业之一,总投资200万港币,其中中方股份占55%、港方占45%,协议外资90万港币,年产和销售各类藤器制品20万件,产品所需原料由港方从印尼进口,中方负责加工,产品80%外销,方式为合作经营。

1980年以后,一些外国和香港的投资者先后来到杭州进行考察,并签订了一批投资意向。但由于当时政策条件、审批环节以及贷款资金等因素限制,项目均未实现。这以后,杭州市市属企业举办的第一个非生产性项目是杭州房地产企业公司与香港均威置业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杭州华侨新村项目,19804月签订合营协议, 78日批复同意。华侨新村建址于朝晖三区,总投资为382.5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5792平方米,1981年底竣工。杭州市首家生产型和改造型中外合资项目是杭丰纺织有限公司,该公司由杭州第二棉纺织厂、萧山布厂等企业和香港信丰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经营,19831216日批准同意,项目总投资为280万美元,生产规模为年产六支至十二支棉纱18002 000件,产品90%外销,合资经营年限为15年。

1984年前,杭州市所有利用外资项目均需浙江省转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198492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讨论杭州市改革开放问题的会议纪要的通知》(国办发〔198487号文件),明确把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下利用外资建设生产性项目的审批权下放到杭州市。同时明确利用外资建设旅游设施和涉外宾馆项目,不需要综合平衡的,不分限额均由杭州市自行审批。由于有些政策和条件不配套,之后几年杭州市利用外资的项目主要仍要转报省或国家有关部门审批,但毕竟杭州市已具有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权,在涉外旅游基础设施上对杭州的“网开一面”,为杭州市利用外资的启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外双方通过“投石问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合作,并尝试利用外资来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城市面貌的改善。从1983年到1987年五年间,杭州市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0家,总投资18,228万美元,协议外资4736万美元。其中,杭州黄龙饭店有限公司、杭州新侨饭店、杭州香格里拉饭店、杭州友好饭店等6家涉外宾馆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杭州的基础设施与旅游条件。杭丰纺织有限公司、杭信丝绸印染有限公司、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安全玻璃有限公司、杭丽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等一批利用外资嫁接改造项目的建成投产,迅速推动上述老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并为以后的利用外资、举办“三资企业”提供了借鉴。

1983-1987年杭州市外商投资企业表  (单位 万美元)

批准年份

三资企业家数

总投资额

协议投资额

1983

1

220.0

81.4

1984

8

5122.3

625.8

1985

15

7170.3

1832.9

1986

7

3678.8

1322.7

1987

9

2036.2

882.7

合计

40

18827.6

4735.5

 

3.“三来一补”与外经工作初步开展

 “三来一补”指的是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对外补偿贸易,它是一种集引进外资、劳务出口、技术引进等于一体的灵活的经济贸易业务。由境外厂商提供原辅料、零部件或元器件,必要时提供某些关键设备,中方生产企业负责加工或装配,成品由外方销售,中方收取一定的工缴费。外方提供一定的设备价款,我方以工缴费偿还等。杭州市的“三来”加工装配业务始于19794月。杭州电子计算机厂、杭州仪表标准件厂、杭州童装厂、杭州第一织布厂、杭州家俱厂等企业与香港利乔行、紧固件有限公司、维大洋行、立森有限公司、日本连带交易株式会社等就加工生产电子计算机、木螺丝、细布、滑门产品,首批签订了40万美元的加工装配合同。从1979年至1987年,杭州市已与日本、美国、香港、澳门、西德、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对外来料加工项目合同累计为297项,合同工缴费总额为2630万美元。

补偿贸易一般由外商提供技术、设备和必要的材料,中方进行生产,然后以产品偿还技术、设备价款。杭州市对外补偿贸易业务始于19792月,杭州红雷丝织厂率先与日本郡是产业株式会社签订和服面料6万段补偿贸易项目合同,引进设备95.6万美元。同年,经有关部门批准的补偿贸易合同还有杭州第二棉纺织厂由香港客商提供资金234万美元,订购国内纺织设备,由加工坯布偿还;杭州市水产试验场由日本客商提供资金12万元人民币,购买国内鳗鱼养殖设备,以鳗鱼偿还;杭州闲林埠铁矿由外商提供149.5万美元,引进运输汽车,以钼精矿石偿还。此后,对外补偿贸易作为杭州市外经工作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展开。从1979年至1987年,杭州承接补偿贸易合同27项,合同金额2420万美元。

杭州市在境外开办企业始于1985年。最早洽谈并开业的项目为杭州第二中药厂与加拿大朱树豪(原为香港瓦通纸业厂商会副理事长,19846月举家移居多伦多市)共同出资创办的加拿大A·T·B健康产品有限公司(加拿大青春宝保健饮料有限公司),英文名A·T·B HERLTH PRODUCTS INC)。该项目注册资金2万加元,实际投资190万美元,双方各占股份50%,朱树豪出资现金95万美元,杭州第二中药厂出资现金10万美元,另以78.2吨青春宝原浆折价85万美元投入。公司经营范围为生产和销售青春宝保健饮料,生产规模为14400/小时。1987326日,国家经贸部颁发了项目批准证书,公司于19874月开业,合营年限为无限期,设址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市。公司将盈利部分投入广告宣传,打开了市场。19896月以后,因销路受阻,经济效益顿减。此外,19861219日,杭州民生药厂和上海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北京中国土木工程公司与泰国合众化工进出口公司创办泰国施努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成立。198710月正式开业。项目总投资为2000万泰铢,注册资本1 050万泰铢(约合40.54万美元)。19898月,上海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北京中国土木工程公司股份,转让给杭州民生药厂、泰国合众化工进出口公司。杭州民生药厂、泰国合众化工进出口公司股份分别占34%13.7836万美元)和66%26.7564万美元)。生产经营范围为西药。杭州第二中药厂、杭州民生药厂等为杭州资本走向世界市场进行了最早尝试。

(执笔 丁贤勇)


logo3.png
主办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法律声明飘窗维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
电话:(0571)- 852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