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官方微博 欢迎浏览杭州党史与地方志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杭州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概况

点击率:

 

一、解放初期杭州经济和社会形势及其全面恢复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解放初期,杭州市国民经济基础薄弱,1949年的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55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工业企业规模小,技术低劣,结构畸形扭曲,重工业几乎是空白。1949年,杭州市区工业生产单位1415家,百人以上的工厂只有33家,绝大多数是私营、个体的小工场和手工作坊,平均每个单位不足20人,生产设备简陋,机械化水平很低,市区固定资产原值3030万元。全市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只有1.41亿元,其中轻工业占96.2%。工业产品主要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丝绸、棉纺织品,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68.8%。其余较大的是卷烟、肥皂、火柴、造纸、面粉、茶叶、剪刀等少数几家加工厂,居民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大多不能生产自给,需要依赖上海等城市供应。农业生产萎缩,农田荒芜,生产力水平很低。1949年粮食总产量45.75万吨,亩产93公斤;棉花3155吨,络麻11180吨,油茶籽8925吨,茶叶2988吨,蚕茧1160吨,生猪存栏头数25.59万头,淡水产品8760吨。全市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只有3.38亿元。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8.2%,林、牧、副、渔产值分别占13.9%、13.9%、1.0%和3.0%。城市破旧不堪,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很低。市区道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长度仅362公里,基本是泥石路面。城市供电紧张,1949年市区公用配电线路长度只有364公里,全年售电量仅2434万度。公共交通车辆56辆,主要行驶在市区至灵隐、宝善桥至三廊庙营运线上。湖山淤塞荒芜,古迹名胜淹没坍塌。市区园林绿地面积65.1公顷,公园6个。杭州科技人员寥寥无几,没有一所像样的科研机构。全市只有4所高等学校,521名专职教师,3112名在校学生。只有1座体育场,2个露天篮球场和2座游泳池,设施十分简陋。全市有卫生机构79个,医疗病床1590张,年末卫生技术人员3501人。市民家庭经济负担沉重,1950年市区平均每个劳动者负担的家庭人口为3.71人。
新杭州的建设就是在上述经济基础上进行的。人民政权建立后,面对严重的困难,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有关入城后党的工作要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的精神,动员一切社会力量为恢复生产而奋斗,杭州人民以翻身做主人的崭新面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一些工厂、企业在完成接管后,相继复工,商贸业方面也相继恢复。这一时期,在中共杭州市委的领导下,取得了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新民主主义改革的胜利,巩固了人民政权,也为国民经济的顺利恢复提供了保障。到1952年末,全面恢复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胜利完成。1952年,杭州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47亿元,比1949年增长63.8%(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3年间年均增长17.9%。工业总产值完成3亿元,比1949年增长112.6%,年均增长28.6%。轻重工业比例由1949年的96.2:3.8调整到94.3:5.7,市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为4649万元,比1949年增长53.4%。主要工业品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1952年,全市发电量0.51亿千瓦时,烧碱96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42%和638.5%;纱3940吨,布2306万米,丝织品999万米,分别增长39.3%、17.2%和31.3%;肥皂21.35万箱,卷烟2.28万箱,分别增长4.5和5.9倍。195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5.16亿元,比1949年增长52.7%,年均增长15.1%。粮食种植面积为531.24万亩,亩产131公斤,总产量69.77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加8.2%、40.9%和52.5%。棉花、络麻和油菜籽产量分别为3580、62420和18215吨,分别增长13.5%、458.3%和104.1%。财政情况明显好转,1952年国家预算内财政收入8984万元,其中市区5425万元,为1950年的2倍,当年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人民生活得到改善。1952年末,全市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14.96万人,比1949年末增长38.8%,年平均工资473元,增长21.3%。在居民收入增加的情况下,消费支出也不断增加,1952年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比1950年增长29.3%。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1952年末,全市高等学校在校学生4675人,中等专业学校和高中在校学生数12385人,分别比1949年增长50.2%和89.7%;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增长142.5%和117.7%。卫生机构数377个,医疗病床数2010张,卫生技术人员4741人,分别增长377.2%、26.4%和35.4%。市区电影院9家、剧团11个,分别增加3和8家。
 
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在前3年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的基础上,1953年,按照党中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杭州市制定了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保证实现全市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由此,杭州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展开。这一时期,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掀起高潮,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也在全市展开,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和粮棉统购统销的实行,促进了杭州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1956年,全市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1957年,“一五”计划胜利完成。
“一五”时期是杭州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较快的5年。1957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04亿元,比1952年增长48.2%,年均增长8.2%。工业生产快速发展。1957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6.08亿元,比1952年增长102.8%,年均增长15.2%。一批重工业项目建成,工业经济物质基础有了较大的增强。1957年末,市区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35亿元,为1952年末的2.91倍。“一五”期末轻重工业比例调整为87.5:12.5,重工业比重上升了6.8个百分点。工业品品种增加,一些主要产品产量成倍增长。金属切削机床、空分设备、电石等均是这一时期新增主要工业品。1957年,全市发电量1.07亿千瓦时、烧碱477吨、水泥3.82万吨,分别比1952年增长109.8%、396.9%和679.6%;纱4823吨、布4688万米、丝织品2350万米,分别增长22.4%、103.3%和135.2%;肥皂38.24万箱、卷烟4.9万箱,分别增长79.1%和114.9%。农业生产平稳发展。195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6.4亿元,比1952年增长24%,年均增长4.4%。这一时期,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产值年均分别增长3.2%、4.8%、10.3%、5%和5.7%。1957年全市粮食产量79.03万吨,比1952年增长13.3%,年均增长2.5%;年末猪存栏头数90.78万头,家禽存栏462.16万只,分别比1952年增长193%和30.9%;淡水产品产量1.31万吨,增长27.7%。这一时期,国有、集体、个体商业保持协调发展,市场繁荣。1957年末全市共有商业网点12731个,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亿元,比1952年增长57.5%,年均增长9.5%。1957年全市财政收入1.74亿元,比1952年增长93.5%,年均增长14.1%。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1957年市区公共交通线路13条、营运线路总长度162.9千米、折合标车11辆,均较1952年增长1倍左右。城市园林的改建、扩建,使1957年市区园林绿地面积达到282.58公顷,是1952年的2.7倍;年末市区有公园18个、面积68.76公顷,分别是1952年的2.6和3.2倍。全市医疗卫生机构753个,病床数6347张,分别是1952年的2和3.2倍;卫生技术人员8182人,比1952年增长了72.6%。各类学校在校生大幅增长。1957年末,全年高等学校在校生12004人,比1952年增长156.8%;高中在校生9778人,初中在校生35210人,分别比1952年增长227.1%和70.7%;小学在校生33.52万人,增长22.1%。1952年市区售电量8986万千瓦时,比1952年增长110.6%,其中工业和生活用电分别为7198和1157万千瓦时,比1952年分别增长104.2%和91.6%。市区供水能力4.3万吨/日,全年售水量845万吨,分别是1952年的2.13和3.69倍。1957年末市区道路总长度427千米,实有房屋建筑面积816.9万平方米,分别比1952年增长10.9%、43.5%和18.6%。
三、经历三年“大跃进”的挫折,国民经济在调整中前进
1958年,党的八届二中全会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根据大跃进精神,市委确定了杭州市国民经济发展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提出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0%等高指标。三年“大跃进”,生产上搞大跃进,生产关系上急于向更高的形式过渡,加上自然灾害,使得杭州经济发展欲速不达,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1960年,杭州市工、农业总产值比例由1957年的48.7:51.3变为74.5:25.5,工业比重上升达25.8个百分点;工业中轻重工业比例由1957年的87.5:12.5变为72.4:27.6,重工业比重上升达15.1个百分点。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扩张过快。1958年至1960年,全市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投资额是“一五”时期的3.6倍,其中生产性投资比重达到84.5%,比“一五”时期提高31.3个百分点。粮食生产下滑,全市粮食产量1959年、1960年分别较上年减产1.3%和10.8%,市场农产品供应紧张。
面对经济战线和人民生活的困难局面,市委坚决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提出要按照农轻重发展次序,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经过“二五”后期的调整,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得到压缩,1961年至1962年,全市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投资年平均额下降为三年“大跃进”时期年平均额的29.2%,其中生产性投资比重为74.5%,下降了10个百分点。全市工农业总产值比例1962年调整到62.3:37.7,农业比重较1960年上升了12.2个百分点;轻重工业产值比例调整到78.4:21.6,轻工业比重较1960年上升了6个百分点。“八字方针”贯彻后,经济和社会生活出现了迅速恢复的转机。1962年农业开始增长,1963年工业也转向回升,杭州市国民经济渡过了严重困难时期。由于“大跃进”的影响,“二五”期间,杭州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只增长3%,低于“一五”时期5.2个百分点。按照中央部署,1963-1965年,杭州市国民经济继续贯彻“八字方针”,这一时期的调整,除继续进行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调整,搞好综合平衡外,注重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经过1963年至1965年的三年再努力,贯彻“八字方针”的各项任务基本完成,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新的局面。
尽管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遭遇挫折,“二五”和“三年调整”时期,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二五”前三年,杭州新建、扩建和续建了杭州钢铁厂、杭州锅炉厂、杭州制氧机厂、杭州汽轮机厂、杭州机床厂、杭州齿轮箱厂、横山铁合金厂、杭州玻璃厂、杭州化纤厂、杭州橡胶厂、龙山化工厂等40多家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从艮山门到半山的重工业区、望江门外的食品工业区、萧山龙山化学工业区、拱宸桥轻纺工业区,为杭州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77亿元,比1957年增长53%,年均增长5.5%。工业总产值15.12亿元,比1957年增长148.5%,年均增长12.1%。工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轻重工业比例调整为75.2:24.8。新增了钢铁、硫酸、纯碱、化肥农药、船用齿轮箱、汽轮机、锅炉、缝纫机、自行车、人造纤维、罐头食品等主要工业产品,一些主要工业品产量成倍增长。196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7.86亿元,比1957年增长22.7%,年均增长2.6%。农、牧、副、渔产值分别比1957年增长27%、20.9%、457%、9.2%,林业受“大跃进”影响,下降了16.4%。粮食产量105.54万吨、棉花1.12万吨,分别比1957年增长33.5%和127.8%;络麻产量10万吨、油菜籽1.44万吨,分别比1957年增长10.6%和59.6%。1965年末,全市农田有效排灌面积245.61万亩,比1957年增加43.5%。机电排灌面积161.53万亩,是1957年的4.3倍。1958年至1965年全市农田基本建设完成土石方23618万立方米,是前八年的5.3倍;实际投入用工12012万工日,是前八年的3.51倍。196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亿元,比1957年增长20.8%。国家预算内财政收入2.99亿元,增长72.2%,年均增长7%。1965年,全市高等学校10所,比1957年增加4所;年末在校学生数1.52万人,增长26.3%。高中在校生10136人,初中在校生52095人,分别比1957年增长3.7%和48%。小学在校生49.61万人,幼儿园在园儿童1.98万人,分别增长48%和5.1%。卫生医疗机构985个,比1957年增加232个;医疗病床1.0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万人,分别增长64.8%和22.3%。全市邮电局(所)369处,比1957年增加35.7%;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550门,增长89%;电话机总数19199部,增长257.5%;市内电话到达户数6927户,增长96.1%。1965年末,市区日供水能力达到12.5万吨,是1957年的2.9倍,自来水普及率77.9%,比1957年提高27.4个百分点;市区全年售电量3.49亿千瓦时,是1957年的3.88倍。1965年市区道路长度495公里,比1957年增长15.9%。市区公共汽车营运线路22条、营运线路总长度292.6公里,分别比1957年增长69.2%和79.6%。市区园林绿地面积480.25公顷,比1957年增长70%。市区接待境外旅游者1.2万人,比1957年增长42.2%。
四、“文化大革命”内乱对杭州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破坏
1966年开始延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刚刚摆脱困境的杭州经济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发展速度明显下滑。伴随“运动”的潮起潮落,杭州经济出现波动。1967年和196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出现连年负增长,分别比上年下降3.4%和0.8%。1972年“批林整风”使得杭州极左思潮得到初步清算,杭州经济形势一度出现好转。1972年和197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4.4%和3.6%。党的“十大”以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政治势力得到加强,杭州帮派分子对“批林整风” 期间的正确政策措施进行攻击,大搞突击入党,突击提干,全市局势出现新的混乱,前两年好转的国民经济再遭严重破坏。1974年和197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再次连年负增长,分别比上年下降7%和1.3%。
十年“文革”,杭州“三五”、“四五”计划受到严重干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只增长3.3%,是建国以来杭州经济发展最慢的时期,各种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经济管理体制更加僵化,生产和生活陷入困境。工业生产方面,十年间工业总产值年均只增长5.1%,大大低于“文革”前年均增长16%的水平。这一时期,杭州工业强调建立以“五小”(小化肥、小水泥、小钢铁、小煤窑、小机械)为基础的地方工业体系,1970年开始的夺煤大会战,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十年间,杭州生铁、发电量、硫酸、烧碱、电石、合成氨、化肥、齿轮箱、缝纫机等一批产品产量有所增长,并从无到有开始生产平板玻璃、汽车外胎、电视机、收音机、自行车、手表等产品。但是,钢、纱、布、丝织品等工业品产量较1965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农业方面,十年间农业总产值年均只增长1.1%,大大低于“文革”前年均增长5.4%的水平。这一时期,农业片面追求粮食生产,粮食产量1976年达到140.84万吨,比1965年增长33.4%,茶叶、蚕茧也达到了解放后的较高水平。但是,棉花、络麻等产量下降,林、牧、副、渔基本处于停滞和倒退状况。1976年与1965年相比,林业和渔业产值分别下降25.4%和28.1%。在商品匮乏,流通不畅的情况下,杭州商业发展缓慢,十年来杭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只增长4.5%。“文化大革命”对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造成破坏严重。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学校正常教育秩序受到冲击,高考制度被废弃。1976年,全市高校在校学生数8579人,只相当于1965年的56.6%。许多名胜古迹遭到破坏,旅游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76年接待境外旅游者比1965年下降9.8%。十年间,杭州经济有所发展,这是在抵制“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下取得的,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杭州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完全可以取得比这大得多的成就。
五、“文化大革命”结束初期,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恢复性增长
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十年内乱,杭州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有利的环境。1977年至1978年,杭州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出现恢复性增长。197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8.4亿元,比1976年增长42.8%,年均增长19.5%,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年均增速的5.9倍。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1978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43.96亿元,比1976年增长67.5%,年均增长29.4%。农业总产值10.75亿元,比1976年增长21.5%,年均增长10.2%。流通领域渐趋活跃,1978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36亿元,比1976年增长19.2%,年均增长9.2%。财政收入大幅增长,1978年国家预算内财政收入9.41亿元,比1976年增长1倍,年均增长41.3%。1977年,高考制度得到恢复,学校教学秩序得以重建。1978年末,杭州高校在校学生数13319人,比1976年增长55.3%。人民生活得到改善,1978年市区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38元,比1975年增长11.2%。

但是,由于 “左”的指导思想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拨乱反正、百业待兴。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杭州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由此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logo3.png
主办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法律声明飘窗维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
电话:(0571)- 8525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