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抉择
-
发布时间:2021-08-11
点击率:
1953年1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20次会议,讨论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宪法的问题。会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同时,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由朱德、宋庆龄、李济深、李维汉等32人组成的宪法起草委员会。1953年底,中共中央又决定成立宪法起草小组,由毛泽东亲自领导。小组成员有陈伯达、胡乔木和田家英。与此同时,以政务院内务部为主组成的宪法起草办公室开始收集有关制定宪法的材料。毛泽东提出了宪法起草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他说: “我们社会主义的宪法,一要坚持人民民主的原则,二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在具体条文上又要体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原则。”
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夜以继日地工作,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这段时间,北京与杭州之间电话、电报和信件传递频繁,多是关于宪法问题。宪法起草小组于2月17日拿出了初稿。毛泽东将初稿分送给在北京的刘少奇并中央委员,请他们讨论修改。20日以后,刘少奇主持在京的中央委员进行讨论。同时,宪法起草小组于2月24日、26日又将初稿作了两次修改,称为二读稿和三读稿,派人送北京中央领导讨论。2月28日至3月1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三读稿。与此同时,中央决定由董必武、彭真、张际春等组成研究小组,并聘周鲠生、钱瑞升为法律顾问,叶圣陶、吕淑湘为语文顾问,从法律和文字等方面对宪法草案初稿进行研究和修改。3月8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四读稿。
3月15日,毛泽东离开杭州回到北京。3月23日,毛泽东主持宪法起草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第一次会议,讨论宪法草案初稿。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将宪法草案提交宪法起草委员会并在会上讲话,他说:“这个初稿可以小修改,可以大修改,也可以推翻另拟初稿。”宪法起草委员会全体会议对宪法草案初稿进行了讨论后,交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中央和地方领导机关和社会各方面代表8000多人进行广泛讨论,提出了5900多条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先后召开7次会议,对这些意见进行详细、周密的研究和讨论,共采纳100多条。6月1日,宪法起草委员会召开第七次会议,一致通过宪法草案。1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议通过并公布宪法草案。并再交付全国人民讨论,收集意见,再作修改。全国人民的讨论历时两个多月,共有一亿五千多万人参加。人民群众热烈地拥护这个宪法草案,同时提出了1180420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及建议。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宪法起草委员会对原来的草案再度进行了修改,采纳了全民讨论中提出的许多合理意见于其中。然后又经过1954年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4次会议讨论通过了经过修正的宪法草案,才提交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
1954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正式开幕。毛泽东在开幕词中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必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刘少奇代表宪法起草委员会,在会上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报告》。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正式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人民打败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推翻了三座大山之后,又胜利地进行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产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经验总结,也是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
毛泽东主席对杭州情有独钟,一生中曾经有四十多次来到杭州。他深情地把杭州称为“第二故乡”,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度过了近千个日日夜夜。在这里,他亲自主持党的重要会议,会见重要外宾,起草了许多党的重要文件,研究部署国家大政方针,视察工作,了解民情。他夜以继日,勤谨国事,主持起草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了这部历史性的文献;他读书论史,思想精深,阅读了大量政治、经济、文史方面的书籍,挥就了一篇篇光辉著作;他心系百姓,眷顾群众,时刻记挂人民的衣食冷暖;他谊结五洲,纵论天下,与世界各国的政要友人笑谈风云;他大气磅礴而又风趣幽默,体现了人民领袖的伟人风范和人格魅力;他多次畅游钱塘江,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他还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给西湖、钱塘江、莫干山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西子湖畔的山山水水,处处留下主席坚实的足迹,闪耀着主席睿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