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官方微博 欢迎浏览杭州党史与地方志

马东林

发布时间:2021-06-16 点击率:

...

马东林(1906—1928)

马东林,字旭初,曾化名施仁。1906年出生于浙江嵊县一个农民家庭,原姓施,未满周岁时,父母因病双亡,由家住杭州东山弄的表伯马阿兴收为养子,改姓马。马阿兴夫妇待他犹如亲生,疼爱有加。东林10岁入小学读书,因好学上进、助人为乐,还十分热爱劳动,深得同学喜爱。

五四运动的风暴和六三大罢工的怒潮,冲击着杭州各个阶层。马东林接受了运动的洗礼,在一批进步教师、书刊的影响下,迅速成为一名反帝反封建运动的积极分子。中学未毕业,养父母相继亡故,他不得不辍学,做了一个有知识的农民。1922年香港海员大罢工和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马东林都以积极参加宣传、募捐等实际行动,支援工人运动,作为一个农民,当时能有这样的觉悟,是少有的。

...

1923年2月7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为争取成立总工会的自由和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

1924年,马东林参加了改组后的国民党,担任杭县的县党部农运主任、西湖区直属党部委员。在国共合作的形势下,深入西镇、泗乡等地农村,了解民情,积极组织农民协会,宣传“二五”减租和废除苛捐杂税;召开西湖区农民抗租减息大会,批斗土豪劣绅,勒令他们按照农会规定减免租息,并交钱纳款,充作农会经费,把当地农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热火朝天。

经过一段时间的农运工作,马东林感到“二五”减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问题,国民党“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具体实行起来遥遥无期,于是转而信仰马列主义,由卓兰芳、郦咸明介绍,于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初,北伐军势如破竹,逼近杭城。盘踞在浙江的军阀孙传芳部企图负隅顽抗,四处抓丁,充当炮灰。马东林闻讯,连夜动员青壮年避走山区,挫败了其拉夫征丁的计划。他还一面发起组织西湖区农民武装,成立“别动队”,制止孙传芳残部散兵游勇的捣乱,加强维持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免遭劫难;一面派人前往桐庐县为北伐军带路,使之顺利进军杭州,并亲自率人到六和塔附近迎接。

...

北伐军进入杭州城,杭城百姓夹道欢迎。

北伐军克复杭州后,正当杭州人民欢庆北伐胜利、新成立的国民政府工作千头万绪之际,国民党右派则加紧策划叛变阴谋,反对共产党和工农运动。中共杭州地委紧密团结国民党左派,组织革命群众,与右派分子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几次重大的群众斗争中,马东林总是一马当先,冲在斗争的最前列。

1927年3月30日,国民党反动当局勒令解散党领导下的杭州总工会,消息传出后,激起了杭州全市人民的极大愤慨。次日,杭州总工会根据党的指示,组织工人、农民和各界代表在湖滨公园里的公众运动场集会抗议。马东林带领一支400多名手持农具为武器的农民队伍,列队于会场正中。会议正在进行中,公安局长章烈率军警气势汹汹地冲入会场,驱赶群众,强行解散大会。人们被激怒了,马东林带头高呼“打倒章烈”的口号,全场齐声响应,农民们举起了各色“武器”,章烈见众怒难犯,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前往省府请愿。在马东林带着队伍途经太平坊公安局门口时,突遭军警开枪镇压,当场打死3人重伤9人、轻伤达50余人、被捕400余人。马东林负伤突围,在群众掩护下脱险。事后,他忍着伤痛,四处奔走,努力筹款,甚至变卖妻子的陪嫁首饰,以救助伤者、抚恤死者。

...

杭州”四一一”反革命政变时,反动军警闯入光华火柴厂抓捕工人时开枪留下的弹洞。

杭州“四一一”反革命政变后,全城陷入了极其严重的白色恐怖中。革命机关、团体被封,大批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人士和革命群众被捕、被杀。1927年4月13日,马东林和宣中华、胡公冕、杨贤江等63人被登报通缉,被迫转入地下斗争。他来到杭县农村,在西镇鸭兰村一带活动,发展了马九成、马云川等10名党员,建立了杭县农村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鸭兰村支部。

1927年6月,中共浙江省委成立。7月,省委决定撤销杭州中心区委,分设6个直属区委,马东林任中共杭州西湖区委书记;8月,改杭州各直属区建制,建立了省辖的杭州支部工作指导委员会,马东林任委员;9月,省委决定建立中共杭州县委,马东林任委员兼西湖区委书记。这期间,除了在杭州从事工人、学生、农运工作外,马东林经常奔波于湖州、金华、衢州一带,整顿被破坏的基层党组织,筹备武装暴动事宜。

当时,马东林身上的担子日益加重,而面临的斗争环境又越来越险恶。养父母病故后,养父的小妾和她的弟弟邵宝康勾结,为独吞马家财产,千方百计欲置马东林于死地。防范他们,比防范敌人更难,以致于马东林很难找到一处安全的栖身之地,有时一个晚上得转移好几次。同时,为了筹措革命经费,他又不得不一再变卖家产。尽管如此,他仍然为革命事业四处奔波,顾不上自身的安危。

马东林胆大心细,很善于做思想宣传工作,利用讲演形式深入浅出地传播党的革命理论。1927年秋,他领导的杭县西镇秋收减租斗争取得了胜利。不久,他在桐庐被抓。桐庐县长钱独罕亲自对他进行审讯。马东林镇定而机警地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县太爷”,觉得此人有一股子正气,便神态从容地侃侃而谈:“我原来也是国民党员,还是西湖区党部委员,一向信仰孙中山先生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立志为农民做点好事,热心推行‘二五减租’。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我发觉这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的问题,而且国民党内部对此也不是很诚心,所以,我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番言辞恳切的自我剖白后,他又坦率地宣讲了共产党的许多主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深深地打动了血气方刚的钱独罕。当天夜里,钱独罕就悄悄放了马东林,与他同赴杭州,成为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后来,钱独罕同志也为革命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1927年11月,中共浙江省委再次改组,同时决定重建中共杭州县委,马东林被选为省委候补委员,兼中共杭州县委常委、武装部长,并重建中共西湖区委,任书记。同年冬,省委军事部组织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马东林奉命组建西湖区“打狗队”,执行处决浙江省特刑庭庭长兼反省院院长钱西樵,然而行动失败,马东林再次被悬赏通缉,暂时撤至湖州、嘉兴一带开展工作。

1928年1月20日(即农历腊月廿八),马东林秘密返杭,在家中与几位同志一起等候上级指示。不料,被叛徒发觉告密。除夕凌晨,百名侦缉队队员包围马家,四处搜索,马东林本来可以开枪拒捕,但考虑到战友的生命安全,便放弃这一念头,趁乱毁掉党的机密文件后,与妻儿一起从容被捕。

...

马东林狱中遗作

在监狱里,敌人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施遍酷刑,耍尽了花招,妄图降服马东林,但这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始终英勇不屈,拒不低头。在狱中,他还写下一首小诗:“马放东林,摇尾嚼草;人囚西牢,卧薪尝胆。”

这充分体现了他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党的事业必胜的信念,表达了对敌人无比的蔑视和将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

1928年2月8日,敌人终于下了毒手。马东林与张秋人、沈资田、叶天底、赵晋生四位同志一起,昂然走上了浙江陆军监狱的刑场。他高呼口号,慷慨就义,年仅23岁。

logo3.png
主办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法律声明飘窗维护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
电话:(0571)- 852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