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方志系统首个以个人命名的年鉴工作室——“郦晶年鉴工作室”在杭州揭牌
-
发布时间:2025-05-15
点击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省委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的部署,引导全市地方志工作者勇担重任、勇挑大梁,不断加强新时代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志办)创新年鉴人才培养模式,成立“郦晶年鉴工作室”,打造年鉴编纂工作品牌。5月15日,浙江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主任郑金月和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志办)主任王紫升共同为工作室揭牌,并对工作室发展提出要打造成人才培养平台、工作推进平台、对外宣传平台的要求。当天,工作室召开首次成员座谈会,正式启动运行。《杭州日报》《都市快报》和杭州电视台等媒体进行报道。
组建“郦晶年鉴工作室”是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志办)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项创新,据了解,这是全国地方志系统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工作室以培养年鉴编纂人才、形成年鉴编纂发展合力为宗旨,以省、市两级年鉴工作相关领导和年鉴专家为业务指导,杭州市入选浙江省地方志151人才工程年鉴编纂类人员为业务核心,形成省、市、区(县、市)三级联动的人员体系,希望成为年鉴领域年轻人才的“孵化器”。领衔人郦晶为浙江省地方志151人才工程年鉴编纂类领军人才、浙江省综合年鉴专家指导组成员、《杭州年鉴》执行主编。
工作室设置五大活动板块: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开展业务研讨,围绕年鉴业务共商疑难问题,实现学习资源共享;采取以老带新方式开展稿件审读,查找年鉴编纂问题,从实践中学习经验;采取现场走访方式开展实地调研,学习年鉴工作优秀地区经验,改进编纂流程机制和质量控制体系;采取文章撰写和课题研究等方式推进成果打造,及时总结编纂经验,深化年鉴后续开发利用;采取外出授课等方式推进经验输出,实现工作室成员人才培养向区域年鉴编纂人才培养拓展。
近年来,在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和浙江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的关心和指导下,在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杭州市年鉴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区(县、市)两级年鉴质量稳步提升,在全国和省级年鉴成果评比中屡获奖项,《杭州年鉴(2018)》《滨江年鉴(2023)》创建为“中国精品年鉴”;乡镇(街道)年鉴编纂工作顺利推进,从试点探索走向提质扩面。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志办)高度重视全市年鉴人才培养,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在2024年浙江省地方志151人才工程第二批名单中,杭州市有10人入选年鉴编纂类人才,其中1人入选领军人才、7人入选省级方志专家、2人入选方志青年英才。相较2022年浙江省地方志151人才工程第一批名单,杭州市入选人数增加,入选层次提升,实现领军人才零的突破。
下一步,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志办)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地方志人才培养机制,深化地方志人才方阵构建,推动全市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生动记录杭州市向着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范例奋斗目标加压奋进的壮阔历程。